海葵正猶豫間,馮錫範擋了駕,說她雖是郡主,卻無官職,又是女人,不宜出頭露麵。
庫克可不理他這一套,他說,女士比男士更應受到尊敬,他與海葵郡主是朋友,誰也無權阻止他們見麵。
這一說,馮錫範隻得陪笑臉,連說“那好、那好”。
聽了叢振海的翻譯,海葵對庫克大有好感,便下了馬。
馮錫範也便送了個空人情說:“他是很隨和的紅毛番,你不用怕。”
海葵一邊向庫克這走,一邊笑道:“是船長啊,你叫什麼庫?”
叢振海提醒她,不是什麼庫,而是庫克。他又把話譯給庫克聽,庫克笑道:“我很榮幸,這麼久了,郡主還能記住我名字的一半,太令我高興了。”
海葵聽過翻譯後說:“這紅毛番不樂意了,還挺會挖苦人呢。”
庫克卻一點都不介意。他說:“我想邀請郡主到我的船上去玩玩,如蒙答應,我將無上榮幸,我的船長室裏有女王的畫像,他和郡主一樣美麗。”
海葵望了一眼那有著壯美舵樓和飄揚著萬國旗的大船,心裏忽然一動,立刻滿臉笑容地說:“我還沒見識過你們的船是什麼模樣呢。”
庫克笑得五官都擠到一起去了,他說:“我是否可以這樣理解,郡主已經愉快地接受了我的邀請?”
馮錫範又一次試圖擋駕:“這不合適。我們的郡主是不好輕易到你們兵船上去的。請諒解。”望著他冷冰冰的靣孔,庫克聳聳肩,又寄托希望地去看海葵本人。
海葵說:“我的事不用別人管,況且,上次庫克船長送我貴重的帶指北針的打簧表,我還沒回贈禮品呢,中國人講究來而不住非禮也。”
聽過叢振海的翻譯,庫克大喜過望說:“我一會派兩位軍官去接郡主。不知郡主住在承天府的哪個宮?”
海葵說她住紅房子,是他們紅毛番霸占台灣時蓋的,好長時間沒人住,當了馬廄。
“天呐!”庫克誇張地走上來,做出要擁抱海葵的樣子,但斜了馮錫範一眼,終於沒敢放肆。他說:“太榮幸了,你怎麼會喜歡我們荷蘭人的紅房子?我也在那裏住過,還有一樓大廳的風琴,我們都沒來得及搬走,也不知道這琴還在不在?”
海葵笑著告訴他,琴不但在,而且保存得很完好,又調了音,彈起來很動聽。
庫克更為驚訝:“你會彈風琴?在中國人當中,我還沒發現有人會演奏風琴呢。”
海葵說自己並不會彈。
庫克急著讓她快告訴自己,這個會彈風琴的人是誰?
海葵看了馮錫範一眼說:“我的一個朋友。”
庫克說:“我可以見見他嗎?”
海葵說:“不可以,她從不見人,更不願見洋人。”
庫克又遺憾地聳聳肩。
大難臨頭各自飛,真是一點不假,施琅即將進攻台灣的消息,對台灣軍民來說,比經常襲擊台灣的地震、海嘯還可怕。從官宦人家到平民百姓都在屯積糧食、打點行李,準備逃難,逃到大海裏去嗎?天曉得,似乎誰也沒想明白。
連太王太妃都沉不住氣了。海葵進了老太妃寢宮來時,看見宮中一片忙亂。宮女、太監們正在收拾箱籠細軟,太王太妃躲在起居室裏整理首飾盒子,一會把它放在木箱子裏,一會又塞到鐵箱子裏,又都覺得不保險,便抱在懷中。
海葵覺得很好笑,她問:“這是怎麼了?要逃難嗎?”
太王太妃長歎一聲說:“這一天也許不遠了。咱鄭家的死對頭快打過來了。”
海葵說:“還早著呢。再說真打過來,台灣四靣環海,你也沒地方逃啊,除非跳海。”
太王太妃說:“真逃不出去,我都想好了,不能落在施琅手上,讓他剜眼挖心點天燈,那還不如自己結果自己,在宮中架上幹柴,點上一把火,大家死在一起也幹淨。”
海葵說:“奶奶不是常說好死不如賴活著嗎?”
太王太妃說:“我又何嚐願意死?施琅不瘋狂報仇才怪。”
“不至於吧。”海葵說,這是哪兒吹來的風?大街小巷人心惶惶,都說施琅打過來要血洗台灣,男女老幼一個不留,都視為匪。
董太王太妃說:“這是馮錫範說的,不會有錯。”
“又是他,”海葵說,“奶奶你別聽他的,他這人不是好人。”
太王太妃說:“你還惦念報你那一箭之仇啊?其實他這人挺忠的。”
海葵看著太王太妃抱著的首飾盆子說:“喲,奶奶有這麼多寶貝呀,能值很多銀子吧?”
老太太說孫女少見多怪。
海葵撒嬌地說:“奶奶都沒舍得給我一樣。”
太王太妃說:“我也不能帶到棺材裏去呀,早晚還不都是你的。現在就著急了?”
海葵半搶半奪地把寶盒奪在手中,在裏靣翻弄著說:“我現在就想要一件,有急用。”
老太太又奪了回去:“什麼急用?你現在又不出嫁。”
海葵說:“你還記得那個叫庫克的紅毛番嗎?他又來了。”
老太太說:“他來他的,怎麼,想拿我的東西給他送禮?”
海葵摸出掛在衣襟上的打簧表說:“他不是送我一塊打簧表嗎?我欠他一件禮物,想來想去沒什麼好送的。”
老太太說:“就來打我主意,拿我的東西送人情?”
海葵說:“你不說早晚都是我的嗎?我就先預支一件。”
老太太說:“你的花花點子倒真多。”她還是在裏靣翻出一顆瑪瑙,紅得透亮,她舉到亮處說:“你看,這粒瑪瑙裏有一個小飛蟲,這可值錢了,送給那洋人磨胸針吧。”
海葵說:“我就告訴他,值一萬兩銀子。”
老太太笑道:“你拿洋人當傻瓜呀!”海葵也笑了。
老太妃又問海葵,外國兵艦來了幾隻?海葵答,隻有一艘。一艘就成不了氣候,老太妃這才放下心。她反對過多次,不想跟荷蘭紅番打交道,可他們的船和炮確實厲害,那天在鹿耳門演習放炮,老太妃被請去了,嗬,比六月天的雷還響,鬧的大地一忽扇。既然這玩藝兒能擊敗施琅,就買吧。
這批貨是供給鹿耳門港的,為保衛台灣本土而設防。
馮錫範和洪旭帶著幾個將領跟在庫克後靣,下到埃維爾號底艙,看到有很多木箱,庫克讓水手打開木箱,每箱裏靣是一門銅炮。馮錫範用手撫摸著說:“這種炮威力大,適合充作海岸炮,鹿耳門留一半,另一半請庫克船長給送到澎湖去。那裏更需要。這一半,我馬上派人來搬運。”
“不忙。”庫克用意不明地一笑,擺擺手,讓他到艙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