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章 修養與個性(2)(2 / 3)

3.人類的“稟性”

跟別人相處的時候,我們要記住,和我們來往的不是邏輯的人物,而是充滿感情的人。

世界著名的心理學家史京納以他的試驗證明,在訓獸方麵,一隻一有良好行為就得到獎勵的動物,要比一隻一有不良行為就受到處罰的動物學得快得多,而且更容易記住它所學的東西。進一步研究顯示,人類也有著同樣的情形。我們用批評的方式,並不能夠使別人產生永久的改變,反而常常會引起憤恨。

批評所引起的憤恨,常常會降低員工、家人以及朋友的士氣和情感,而所指責的狀況仍然沒有獲得改善。

恩尼德市的江士頓先生,是一家工程公司的安全協調。他的職責之一是監督在工地工作的員工戴上安全帽。起初,他一碰上沒有戴安全帽的人,就官腔官調地告訴他們,要他們必須遵守公司的規定。員工雖然接受了他的糾正,卻滿肚子的不高興,而常常在他離開以後,又把安全帽摘了下來。

他決定采取另一種方式。當他發現有人不戴安全帽的時候,他就問他們是不是安全帽戴起來不舒服,或者有什麼不適合的地方。然後他以令人愉快的聲調提醒他們,戴安全帽的目的是在保護他們不受到傷害,建議他們工作的時候一定要戴安全帽。結果是遵守規定戴安全帽的人愈來愈多,而且避免了造成憤恨或者情緒上的不滿。

跟別人相處的時候,我們要記住,和我們來往的不是邏輯的人物,而是充滿感情的人物,是充滿偏見、驕傲和虛榮的人物。

我們不要責怪別人,我們要試著了解他們,試著明白他們為什麼會那樣做。全然了解,就是全然寬恕。

學會做人與處世

卡耐基說:如果成功有秘訣的話,就是具備了解對方觀點,並且從他的角度和你的角度來看事情的那種才能。

卡耐基每年夏天都到緬因州去釣魚。他非常喜歡用草莓和乳脂作魚餌;但他奇怪地發現,這裏的魚兒較喜歡小蟲。因此,每次去釣魚,他的釣鉤上不裝草莓和乳脂,他在魚兒麵前垂下一隻小蟲或蚱蜢,說:“你不想吃吃這個嗎?”

當你要與別人打交道的時候,為什麼不同樣地使用這種常識呢?

當然,你永遠對自己想要的感興趣,但對別人想要什麼並不感興趣。其他的人,正跟你一樣,隻對他們想要的感興趣。

惟一能影響別人的方法,是談論他想要的,教他怎樣去得到。

記住這點!當你明天要別人去做某件事的時候,譬如說,當你不要你兒子抽煙的時候,別跟他講什麼大道理;隻讓他知道,抽煙會使他無法加入籃球隊,或贏得百米競賽。

這是值得記住的一點,不論你是對待小孩子,或牛兒,或黑猩猩。有一天,愛默生和他的兒子要把一隻小牛關入牛棚。但他們犯了一個一般人常犯的錯誤,隻想到他們所要的。愛默生在後麵推,他兒子在前麵拉。但那隻小牛做的正跟他們做的一樣,它想的隻是它所要的;因此它蹬緊雙腿,頑固地不肯離開原地。那位愛爾蘭女仆看到了他們的困境,她不會著書立說,但至少在這一次,她比愛默生擁有更多關於牛馬的知識。她想到了那隻小牛要的,因此她把她的拇指放入小牛的口中,讓小牛吮著手指,同時輕輕地把它引入牛棚。

奧佛史屈教授在他那本啟發性的《影響人類的行動》一書中說:“行動出自我們基本上的渴望……而我所能給予想勸導他人的人,不論是在商業界、家庭中、學校裏和政界,最好的一個忠告是:首先,撩起對方的急切欲望。能夠做到這點的人,就可以掌握世界。不能的人,將孤獨一生。”

談論對方想要的。

明天,假如你要勸別人做些什麼事情。在你開口之前,先停下來,問:“我如何使他心甘情願地做這件事呢?”

這個問題,可以使我們不至於冒失地、毫無結果地去跟別人談論我們的願望。

卡耐基向紐約某家飯店租用大舞廳,每季用20個晚上,舉辦一係列的講座。

一次,在季度開始的時候,卡耐基突然接到通知,說必須付出幾乎比以前高出三倍的租金。卡耐基得到這個通知的時候,入場券已經印好,發出去了,而且所有的通告都已經公布了。

當然,卡耐基不想付這筆增加的租金,可是跟飯店的人談論這些又有什麼用?他們隻對他們想要的感興趣。因此,幾天之後,卡耐基去見飯店的經理。

“收到你的信,我有點吃驚,”卡耐基說,“但是我根本不怪你。如果我是你,我也可能發出一封類似的信。你身為飯店的經理,有責任盡可能地使收入增加。如果你不這樣做,你們的營業額不會增加。現在,我們拿出一張紙來,把你可能得到的利弊列出來,如果你堅持要增加租金的話。”

然後,卡耐基取出一張信紙,在中間劃一條線,一邊寫著“利”,另一邊寫著“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