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具有思維和感情,因此人人都有情緒的波動,這也是人和其他動物的不同之處。不過,現實生活中有人控製情緒功夫一流,喜怒不形於色;有人則說哭就哭,說笑就笑。
隨意哭笑的情緒表現到底是好還是壞呢?有人認為,這是一種“率真”的性格,是一種很可愛的人格特征。這麼說也不是沒有道理,因為喜怒哀樂都表現在臉上的人,別人容易了解,也不會對他持有戒心,而且,有情緒就發泄,而不積壓在心裏,這也有利於心理衛生,但這種“率真”實在不適合在現實社會中行走。
首先,不能控製情緒的人,往往給人一種不成熟或還沒長大的印象。
如果你仔細想想,隻有小孩子才會說哭就哭,說笑就笑,說生氣就生氣,這種行為發生在小孩身上,大人會認為這是一種天真爛漫,但如果發生在一個成年人身上,人們就不免會對這個人的人格發展感到懷疑了,就算不當你是神經病,至少也會認為你還沒長大。如果你還年輕,這還沒有多大關係,如果已經做過好幾年事,或是已經過了三十歲,那麼別人會對你失去信心,因為別人除了認為你“還沒長大”之外,也會認為你沒有控製自己情緒的能力,這樣的人,一遇不順就哭,一不高興就生氣,怎能做成大事?這已經和你個人能力無關了。
此外,一個人容易哭,會被他人看不起,被人認為是一種“軟弱”,容易生氣則會傷害別人。
所以,在社會上處事,控製情緒是很重要的一件事,你不必“喜怒不形於色”,讓人覺得你不可捉摸。但情緒的表現絕不能過度,尤其是哭和生氣。如果你是個不易控製這兩種情緒的人,不如在事情發生,並引發你的情緒時,趕快離開現場,讓情緒過了再回來;如果沒有地方可暫時“躲避”,那就深呼吸,不要說話,這一招對克製生氣特別有效!一般來說,年紀越大,越能控製情緒,也不易被外界刺激情緒,所以你也不必太沮喪。
你如果能恰當地掌握你的情緒,那麼你將在別人心目中呈現一種“沉穩、令人信賴”的形象,你雖然不一定能因此獲得重用,或在事業上很快就有很大的幫助,但總比不能控製情緒的人好!
還有一種人,他們學會控製自己的情緒已經到了很高的境界,能在必要的時候說哭就哭,說笑就笑,說不生氣就不生氣,而且還表現得恰到好處,這種人控製情緒已經練就了一種功夫,你如果有心,也可以學得到。這對你在人性叢林中行走是大有好處的。
良好的工作心態
卡耐基說:你對工作感到厭煩嗎?為何不讓自己做個“假裝”的遊戲呢?你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凱恩的音樂喜劇《畫舫璿宮》劇中的主角安迪船長,在一段頗有哲學意味的台詞裏說:“能做他們喜歡做的事情的人,就是最幸運的人。”這種人之所以幸運,就是因為他們的體力更充沛,快樂更多,而憂慮和疲勞都比別人少。你興趣所在的地方,也就是能力所在的地方。陪著一路嘮叨不休的太太走一條街,一定比陪著你心愛的情人走10裏路,感覺要疲累得多。的確有道理,但現實生活中,有時人們不得不去幹某件自己並不喜歡幹的事情,那麼怎麼辦呢?
下麵是一位打字小姐的故事。她發現,假裝工作很有意思,會使人得到很多的報償。她以往常常不喜歡她的工作,可是現在不會了。她的名字叫做葛頓,下麵就是她在信上告訴卡耐基的故事:
“有一天,有一個部門的副經理堅持要我把一封長信重打一遍,使我大為發火。我告訴他,這封信隻要改一改就可以了,不必一定要重打一遍。而他對我說,如果我不重打的話,他就會去找願意重打的人來重打。我突然意識到有很多很多人都會跳起來抓住這個機會,來做我目前正在做的這件事情。再說,人家付我薪水也正是要我做這份工作,我就開始覺得好過多了。接著我有了這一個重大的發現,如果我假裝很喜歡我的工作的話,那麼我就真的能喜歡到某一個程度,我也發現當我喜歡我的工作的時候,我工作的速度就能快得多。所以我現在很少要去加班了。這種新的工作態度,使大家都認為我是一個很好的職員。後來有一個單位主管需要一位私人秘書的時候,他就找我去擔當那個職務。因為,他說我很願意做一些額外的工作而不抱怨。這件事情證明了心理狀態轉變所能產生的力量。”
葛頓小姐是無意中用了心理學家維辛吉教授的“假裝”哲學,維辛吉教我們要“假裝”我們很快樂。
如果你“假裝”對你的工作有興趣,這一點點的假裝就會使你的興趣變成真的,也可以減少你的疲勞,你的緊張,和你的心煩。
卡騰堡是位有名的新聞分析家。他22歲那年,到了巴黎,在巴黎版的紐約先驅報上登了一個求職廣告,得到一份推銷立體觀測鏡的差事。
卡騰堡開始挨家挨戶地在巴黎推銷這種觀測鏡,而他又不會說法語。可是頭一年他就賺到5000美金的傭金,而且使他自己成為那一年法國收入最高的推銷員。
他既不會法語,又怎麼能成為一個推銷專家呢?他先讓老板用很純正的法語,把他該說的那些話寫下,然後再背下來。他很坦白的承認這個工作實在很不容易做。他之所以能撐過去,隻靠著一點信念:就是他決心使這個工作有意思。每天早上出門之前,他都要對著鏡子,向他自己說:“卡騰堡,如果你要吃飯,就一定得做這件事。既然你非做不可,幹嘛不做得痛快一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