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耳朵:啟動氣血的開關(1)(1 / 1)

中醫有“耳有宗脈之所聚”的說法,想要不費力就能達到氣血暢通,那每天拿出三五分鍾的時間來揉揉耳朵,拉拉耳朵,就能使人神清氣爽、精神振奮、疲勞消除。

除了手足之外,我們的耳朵上也有不少穴位,每當身體出問題時,耳朵上相應部位就會出現反應點。因此,對耳朵施以柔和的按摩,不僅能防病、保健、美容,而且還可以調氣血。

我曾經有一位IT界的朋友,平時經常加班,每天除了睡覺之外估計都像機器人似的定在電腦跟前,時間一長,再加上平時也不怎麼運動,他的健康狀況便急速下降。首先是失眠、健忘,還有就是腰背疼痛,最後搞得連正常的工作都不能好好地完成了。

事實上,我們的生活中,像他這樣的人估計也不在少數。後來,我給這位朋友介紹了一種保健方法,那就是按摩耳朵,因為耳朵在中醫上來講是人體保健的重要部位。我們身體上的許多經絡穴位都跟耳朵有著密切的聯係。你別看耳朵不大,它可集中了人體的七十多個穴位。

中醫有“耳有宗脈之所聚”的說法,而清代的《雜病源流犀燭》也強調:“肺主氣,一身之氣貫於耳。”當年,乾隆皇帝的十六字養生歌裏就有“耳常彈”這一項。乾隆的方法很簡單,就是用食指壓在中指上,然後輕輕叩擊後腦枕部,每次100次。但是,這個方法隻是對防治頭暈和耳鳴有些效果,我要講的方法有三步:第一步是揉耳,就是用雙手的掌心輕輕捂住耳廓,順時針、逆時針各揉動36次,感覺到耳朵發熱為止;第二步是鑽耳眼,用兩手的小指分別插入兩側的耳孔,像鑽孔似的來回轉動36次;第三步是捏耳垂,用拇指、食指捏住耳垂,反複揉搓,並輕輕向下拉耳朵各36次。我那位朋友依我的方法堅持了半年之後,再見到他已經是滿麵紅光,身體也明顯比以前強健多了。

對耳朵給予一定的按摩,可以刺激耳部的穴位,促使氣血運行。再加上耳部有不少經絡,還可以調動體內的正氣,達到增強機體對疾病的抵抗力、免疫力的目的。如果經常按摩耳朵,能夠消除疲勞,振奮精神,使人耳聰目明,對耳鳴、頭痛、眼花、失眠等有良好的輔療效果;能活躍腎髒內氣,延緩衰老;能促進膽汁分泌,有利於膽道的通暢。

下麵,我們來講講怎樣通過按揉耳朵來啟動氣血的開關。

鳴天鼓:雙手手掌分別緊貼於耳部,掌心將耳蓋嚴,用拇指和小指固定,其餘三指一起或分指交錯叩擊頭後枕骨部,即腦戶、風府、啞門穴處,耳中“咚咚”鳴響,如擊鼓聲。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