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葉煲雞蛋:艾葉12克,雞蛋2個,將艾葉和雞蛋一起放到瓦煲裏煮,等雞蛋熟了以後,去掉殼後取出蛋再煮。切記不可用鐵器煮。
艾葉不僅有健胃、促進胃液分泌和增進食欲的作用,還溫經、止血、鎮痛,散寒除濕。古方“膠艾湯”治胎漏就是有安胎作用,我們現在再配以雞蛋,有營養作用。需要注意的是,艾葉的用量不宜太多,一般每次6~13克為宜,多了就會有惡心、嘔吐的副作用。
中醫所說的“滑胎”,也就是我們常講的習慣性流產,通常來說是由於氣血虛、脾虛、腎虛,或肝鬱氣滯,與衝任二脈的病變有關。因為“衝為血海,任主胞胎”,氣血虛則衝任不固,不能攝血保胎;脾虛則不能運化水穀精微以生血,致衝任虛損,胎失所養;而腎虛則腎氣虧損,難以固胎;肝鬱則氣機不暢,胎氣受阻而胎動不安,而艾葉煲雞蛋對治療滑胎有一定效果。
黃芪鱔魚湯:鱔魚500克、黃芪50克、生薑1片、紅棗5個。將黃芪、生薑、紅棗去核洗淨;鱔魚處理幹淨。油鹽起鍋,放入鱔魚、生薑,炒到鱔魚半熟。把水煮開,放入全部用料,煮開後,改文火煲一兩個小時即可食用。
黃芪補氣、升陽、固表,又是補氣生血之藥,《本草正義》認為“其皮味濃質厚,力量皆在皮中,故能直達人之膚表肌肉,固護衛陽,充實表分”。鱔魚可補氣益血、通脈養顏。《隨息居飲食譜》說“鱔甘熱,補虛助力,善去風寒濕痹,通血脈,利筋骨”。生薑、紅棗和營衛、益氣血。一起煮為湯,可補氣血、利血脈,改善貧血容貌,而奏悅色養顏之效。
產後調養
女人十月懷胎,一朝分娩,很多人都有“曆劫歸來”的感覺。十個月的小心翼翼,現在終於修成正果,然後再回頭想想,實在是太奇妙、太不容易了。不過,這個時候,也是最關鍵的時候。因為很多女性在分娩後往往是氣血兩虧,再加上還要給孩子哺乳,身體更需要調理。另外,我們女人生產後身體各個器官的恢複大概需要3~6周的時間。
在飲食上,最好均衡營養、少量多餐、飲食清淡,同時要充分補充水分,由於在分娩過程中流失了大量的水分和血液,因此水分的補充十分重要。
由於分娩“大傷元氣”,所以在產褥期氣血虛弱,體力疲乏,因此,如果是由於在分娩過程中失血較多而引起的血虛,睡不好覺、頭暈眼花,可用15~20克當歸加上龍眼和紅棗用水煎後飲用;氣虛的,可以用10克人參克煎水服用;氣血兩虛則用紅棗、黨參和龍眼進補;腹痛可服用益母草膏或益母草衝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