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有些時候,沉默才能更好地表明態度!
想當年劉備剛進入荊州時,身邊能用之人非常少,正是在諸葛亮、龐統等為代表的荊州人士的效力,才使他有了三分天下的資本。
後來入主蜀中,劉備身邊最親信、最有戰鬥力的,也是從荊州帶來的兵馬。
所以這幾十年來,荊州人士早已成為了蜀漢政權的支柱。
但如今荊州失守,在蜀地的荊州人士失去了親人,失去了賴以為生的家園,作為哀兵的他們,又怎會無動於衷呢?
同樣的,對於那些身處“淪陷區”的荊州人,也並非就全心全意接受東吳的統治。
所以,無論是出於道義,還是出於穩定軍心的需要,劉備是無論如何也不會坐視荊州人士的激憤而不顧的。
但此時的劉備畢竟是一國之君,他不能隻考慮荊州人士的心情,他還得兼顧各方麵的想法,比如跟他一路摸爬滾打過來的丞相諸葛亮的想法。
那麼,諸葛亮又是怎麼想的呢?
三
事實上,諸葛亮的想法很簡單,那就是—不建議東征。但諸葛亮在這方麵表現得比較矛盾,也很複雜。
在劉備東征前,諸葛亮雖然不同意,但並沒有像趙雲那樣慷慨陳詞,表達自己的想法,而是在劉備兵敗後,說出了那句感歎的話:
“法孝直若在,則能製主上,令不東行;就複東行,必不傾危矣。”
諸葛亮說,如果法正在就好了,他肯定能阻止劉備東征。就算不能阻止,也不至於敗得那麼慘。
諸葛亮這句話,是不是有點“事後諸葛亮”的味道?
首先是時間上,法正是在建安二十五年去世的,而關羽敗走麥城是在建安二十四年,這也就是說,法正親眼目睹了整個荊州事變。
作為劉備最信任的謀士之一,法正自然會跟劉備商量一下日後對東吳的方針戰略。
正如諸葛亮所言,如果法正還在的話,那麼一定能阻止劉備東征,但劉備最後還是執意東征,這不就從側麵表明了法正也支持劉備東征嗎?
諸葛亮後麵的一句感歎更為有趣:“就複東行,必不傾危矣。”這就像一個賭徒在賭桌上輸光了全部家當後,不由得發出一句感慨:“要是在前兩把收手,那就不至於輸得那麼慘了。”
當然,不管怎麼樣,諸葛亮本身還是反對東征的,畢竟蜀國剛剛建立不久,需要維持足夠的穩定局麵,發展國力。
但劉備毅然決然選擇東征,也並非是因為荊州人士的需要,也不是單單出於個人意願,其關鍵還是在於政治形勢的需要。
而其中最明顯的一個問題,就是要打擊、挫敗孫權的野心。
四
也許在很多人看來,劉備東征是主動出擊,而東吳則是被動防守。但其實,孫權擊敗關羽,獲得荊州之地後,其野心已經膨脹到了蜀中之地。
在《三國誌·周泰傳》中,就有這樣一則記載:
“後權破關羽,欲進圖蜀國··…”
所以由此可見,孫權也是一個極富野心之人。當然了,或許“得荊望蜀”,本身就是東吳的國策呢?
要知道,當年周公瑾在世時,就曾有過與劉備共取蜀地的想法;即便是後來魯肅、呂蒙等人,也大都有此想法。
所以,東吳以白衣渡江的方式襲取荊州後,下一步就應該是圖謀劉備的蜀地了。
既然這樣,劉備出兵伐吳,其目的就不單單是為了給關羽報仇,也不是為了所謂的戰略反擊,而是典型的—以攻代守,目的就是為了讓蜀國獲得長久的和平。從而奪得失地安撫荊州黨的人心,並且也可以震懾吳國的野心。劉備出兵伐吳也是為未來做準備,關羽之敗失去了荊州,不僅是失去了肥沃的土地和廣闊的疆域同樣也失去了以後進攻北方的的道路,這個對於劉備統一理想重塑大漢政權是一個致命傷,因為失去荊州就隻剩下了益州進攻關中這一路,從而失去了荊州向南陽攻洛陽這一路。從漢中到關中,地形曲折危險路途艱難。而且失去了荊州向南陽攻洛陽這一路,曹魏必將將防守之力專於漢中向關中這一路,防守之力量專於一麵獲勝的希望也會渺茫。這也是後來諸葛亮屢出而無成,多是因為這樣吧。所以說失去荊州,對於劉備統一是一個致命傷。
不過這裏麵也有一個問題,那就是:夷陵之戰劉備大敗後,為何東吳不乘勝進軍,一舉拿下蜀地,反而要求和呢?
在《三國誌·先主傳》中就有這樣的記載:
“聞先主往白帝,甚懼,遣使請和。”
你是不是很奇怪,東吳作為夷陵之戰勝利的一方,竟然害怕了,想要求和,這究竟是為什麼?
原因很簡單,劉備雖然東征失敗了,但卻表現出了“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氣勢,隻要你東吳生了異心,那我就要不惜一切代價與你決戰。
簡單來說,劉備東征的目的,就是為了讓東吳徹底放棄圖謀蜀地的念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