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忌情緒波動。由於憂思惱怒、大喜、爭強好勝,心肝之氣易耗,心血受損,而致心絞痛大作。因七情太過或抑鬱,胸陽不展,血脈不和,是引發心絞痛的常見誘因。
十一忌勞逸過度。《素問·宣明五氣篇》所說:“久視傷血,久臥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這說明勞逸失宜會給病人帶來損害,這對於冠心病病人同樣是重要的,過勞易耗傷心氣及其他髒腑的氣血陰陽;好逸則易致氣血停滯,對於心絞痛都是不利的。做到“飲食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這對預防心絞痛的發生、發展是很重要的。
十二忌寒冷刺激。如飲食生冷,受寒著涼等對心絞痛的發生、發展亦有明顯影響,寒邪可使人的氣血凝滯,經脈流行不利,心之氣血受遏,而心絞痛發作。一些單位調查中指出,因陰雨寒冷等誘發心絞痛者占1/2以上。因此,平素做到寒暖適宜十分必要。
十三忌自作主張隨意聯合用藥。在臨床上發現,心得安合用異搏定,可發生心動過緩、低血壓、心衰,嚴重者甚至心髒驟停;而洋地黃和異搏定合用則發生猝死,所以服藥要聽醫囑,不得自己濫用,以免發生危險。
十四忌突然停藥。曾有患者長期服用心得安治療心絞痛,由於某種原因突然停藥,心絞痛複發導致心肌梗死,所以怎麼吃藥,吃多久,怎麼停藥都要聽醫生意見。否則,驟然停藥,可引起“反跳”,使病情加重。
十五忌隨意加減藥量。有些病人治病心切,擅自加量,反而欲速則不達,如硝酸甘油是緩解心絞痛的速效藥,個別人用一次含服不見效,就在短時間內連續服好幾片乃至十多片,結果不僅療效不佳,反而疼痛加劇。因為,任意加大硝酸甘油量不僅產生耐藥性,而且還直接造成冠狀動脈痙攣。
急性腎炎患者有何禁忌?
一忌鹽的攝入過量。為了控製水腫,急性腎炎病人的飲食中應限製食鹽用量。究竟攝入多少合適,應根據病人的水腫程度來確定。一般輕度浮腫可進低鹽飲食,鈉量限製在每天3克以內;稍重的病人進無鹽飲食,鈉量應限製在每天0.5克以內。如果臨床上有明顯的全身性水腫,用利尿藥療效不佳者就應毫無遲疑地嚴格限製食鹽用量,即所謂的低鹽飲食,需要禁吃一切鹹食,如鹹菜、火腿、香腸、臘腸、燒肉、肉類罐頭等;在烹調時,允許加入少許食鹽或醬油;每日可進食鹽2~3克。無鹽飲食,除禁止一切鹹食外,烹調時也不能加鹽或醬油。甜麵醬裏也含有鹽,所以也不能食。急性腎炎主要是以低鹽飲食為主,其主要目的是防止浮腫和血容量增加,造成心腎負擔加重,排尿功能受損,使浮腫加重,故應當限製食鹽的攝入。
二忌飲水過少。一般認為急性腎炎應限製水量,因急性腎炎有尿少、眼瞼浮腫、全身水腫及高血壓,這是水液代謝紊亂的表現,故限製液體量攝入對消退浮腫,減輕心髒壓力有意義。但近期對此有新的說法,認為急性腎炎如果不出現少尿或無尿,雖有浮腫等症亦不需進行限製,還要補充大量的水分。這是因為高燒容易陷入脫水狀態,同時也是為了增加尿量,促使細菌排泄掉。我們認為在急性腎炎期,如果出現了少尿或無尿,說明腎功能造成嚴重損害,除低鹽飲食外,仍需限製水的攝入,包括口服和靜脈輸液,以免造成心力衰竭,加重腎髒的損害。如尿量正常,其他症狀較重,亦無需過分限製水的攝入,攝取的量可按前一日的尿量加500毫升計算即可。這樣就可避免了因多飲而造成的腎髒損害或因過分限製水的攝入而不能滿足機體需要的影響。
三忌糖的攝入過量。食鹽被限製使用後,很容易誘使人們用糖調味,這也是有害的。特別是白糖,它隻是一種失去了天然營養素的單純糖類食品,多食糖除易導致動脈硬化外,它還對腎動脈有不良影響。另外,多食糖會使體內白細胞的殺菌作用受到抑製,加重病情。還易造成齒性病灶感染,所以應限製攝入。
四忌食變態反應原食品。在急性腎炎的病因中可以考慮與廣義的變態反應有關,也可考慮與牛乳中的變態反應有關,故牛乳、乳製品、雞蛋、雞肉等應控製食用。
五忌蛋白質攝入量過多。急性腎炎若出現少尿浮腫,血壓增高和氮質滯留時,蛋白質應減至每日20~40克,以減輕腎髒的負擔,避免非蛋白氮在體內的積存使腎小球硬化,但絕對禁止蛋白質的攝入不利於腎的修複,故蛋白質攝入量應視腎功能情況而定。
六忌刺激性的調味品。帶有刺激性強的香辣料有咖喱粉、生薑、胡椒、辣椒、芥末等。這類調味品可刺激腎髒、尿路,而致使排尿困難,水腫加重。味精亦應少用,因為味精中含有鈉鹽成分,如大量食用,引起口渴而飲水多,會導致體內鈉的增多,使水、鈉瀦留而加重水腫,故應限製食用。
七忌酒精飲料。白酒、啤酒、果酒等有刺激、興奮的作用,所以在急性腎炎期間應嚴禁飲用,即使在病情比較穩定的情況下,也還是控製或不飲為好。
八忌寒冷刺激。受涼會使腎髒的血症狀,使病情漸漸加重。所以,要注意皮膚清潔,不感冒。如已患感染或感冒要盡快休息、治療。如有齲齒、牙槽膿腫等感染灶,則更應抓緊治療。
慢性腎炎患者有何禁忌?
一忌鹽、水的攝入過量。水腫是慢性腎炎病人的主要症狀。這是因為腎髒有病時功能減退,小便減少,腎髒不能排泄水分,使大量的水分積聚在組織內所造成。此時要盡量減少水分的攝入,同時必須忌鹽及其他鹹味食品和調味品。若浮腫,尿量每天少於1000毫升,血壓高,甚至出現心力衰竭時,應該嚴格忌鹽,連含鈉的饅頭、油條、蘇打餅幹、豆腐幹、肉鬆等也盡量不吃。據實驗,每克鹽可攜帶水分200—250毫升,吃鹽越多水腫越重。同時慢性腎炎多數伴有高血壓,而鈉鹽對血管有刺激作用,可致血管痙攣,促使血壓升高,加重心髒負擔,往往導致心力衰竭。腎炎病人忌鹽多長時間要根據病情改善而定,急性期1~3個月內逐步恢複正常飲食,有人認為忌鹽時間越長越好,甚至半年、一年或更長時間,這種做法也不利於健康。一定要根據醫生的意見酌情處理。
二忌低蛋白質飲食。慢性腎炎患者每天從小便中丟失很多蛋白質,是造成血漿蛋白質減少和浮腫的主要根源。因此,飲食中補充豐富的優質蛋白質不僅可補充尿蛋白的丟失和糾正血漿蛋白質低下等病態,還有修複病灶,提高抵抗力,增強體力等功效。但血漿尿素氨增高者卻需低蛋白飲食為宜。另外,植物蛋白質中含有大量嘌呤堿,能加重腎髒中間代謝的負擔。如豆類食品雖含蛋白質較豐富,也應忌食。
三忌高熱量、高脂肪飲食。慢性腎炎患者多伴有高血壓和貧血的症狀,高熱量油膩食物可促使血壓增高和抑製造血功能。尤其在浮腫基本消退後,依然進食大量的糖類、動物油、各種燒烤炙熱之品,往往引起體重增加,形體肥胖,造成高脂血症。用過腎上腺皮質激素的病人,就更應避免進食過多的脂肪類食物。在日常飲食中可用植物油代替,以改身體虛弱的狀態。
四忌煙、酒、辛辣刺激之物。辛辣刺激之物如辣椒、蔥、薑、蒜、芥末、胡椒等,可刺激食欲,使鹽、水、脂肪的限製量難以控製。另外,這類物質味辛性熱,易於化燥傷陰,耗損正氣,影響本病的康複。
五忌勞逸過度。慢性腎炎除急性發作期和有大量蛋白尿、高度浮腫、貧血以外,一般不必過多臥床休息,在體力不覺疲勞的情況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輕工作,往往使心情舒暢,精力充沛,有助於消除慢性病帶來的自卑和抑鬱感。若尿有大量蛋白丟失,全身浮腫、貧血嚴重或見心衰者,必須充分休息,以減輕腎髒負擔,解除血管痙攣,改善腎髒缺血狀態,促進病變恢複。每2—3周檢查尿常規1次,堅持半年以上,待尿常規檢查結果正常或症狀明顯好轉後再恢複活動。切不可一見病情稍有好轉就過多地活動,以免影響療效和預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