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3部分 旅遊安篇3(1 / 3)

旅遊時怎樣防止傳染病?

出發前要了解不同傳染病的傳播途徑、高發季節、高發地區以及易發地區。可根據每種傳染病的特點進行預防,及早地切斷傳播途徑,例如,避免蚊子叮咬,以預防乙腦、瘧疾等。

發現傳染病要及時報告疾病控製部門。旅遊者發現或懷疑自己得了傳染病應及早進行檢查,也應動員其他傳染病患者去防治單位診治。

對傳染病患者要進行隔離。不同的傳染病有不同的隔離方法。腸道傳染病主要是避免與病人直接或間接接觸。呼吸道傳染病人要保持室內空氣流通,其生活用品也應與健康人分開。通過昆蟲、動物傳播的疾病應設置防護用品。

預防動物源性傳染病。有些傳染病的傳染源是家養動物,它們可通過接觸、飲食用具、空氣以及飲水等途徑將病原體傳播給人類,在

旅遊中應特別注意預防。

對傳播疾病的媒介物進行消毒,直接或間接接觸傳染病人的健康人的手也應消毒。

旅遊時怎樣防止腰肌勞損?

腰肌勞損主要是指腰骰部肌肉、筋膜、韌帶等軟組織的慢性損傷。此病屬積累性損傷,是慢性腰痛中最為常見的一種。其主要表現為腰骶都一側或兩側酸痛不舒,時輕時重,反複發作。纏綿不愈,休息後減輕,勞累或天氣變化時疼痛加重。本病不但在日常生活和勞動、工作中發生,亦可發生於旅遊及長途旅行中。因此,旅遊時也要預防。其預防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①保持良好的坐姿。連續十幾個甚至數十個小時乘坐車、船時,除經常活動下肢和腰部外,還應注意要有良好舒適的坐姿,不可長時間地使髓、膝關節處於屈曲位,或上身斜扭向一側,還要不斷地變換體位,否則腰部肌肉等組織就會處於緊張或牽拉狀態。

②取物、負重、行走姿勢要正確彎腰。取物、負重、登山下山、上下樓梯、徒步長途行走等,要注意養成和保持能夠持久的、不易引起疲勞的良好姿勢。如正確的走路姿勢是挺胸、身體稍向前傾、上肢平衡擺動;登山和上樓梯時的正確姿勢是身軀前傾,重力主要集中於前方的下肢,並主要用足的前部著地;下山和下樓梯時的正確姿勢是身軀前傾,為了避免下滑,須使整個足底著地;跳躍時著地的正確姿勢是身體作蜷曲狀,足的前部分著地,頭向上望,而不能用腳跟部著地,軀幹不能後伸。

③不能露宿潮濕之地。避免風寒濕邪侵襲,因風寒濕邪可以降低機體對於疼痛的耐受力,可使肌肉痙攣,亦可使小血管收縮,從而影響肌肉的代謝和營養。肌肉長時間缺乏營養可產生纖維變性,而造成勞損性慢性腹痛。

④防止和處理好急性腰扭傷。旅遊中易發生急性腰扭傷,有相當一部分腰肌勞損是由於急性腰扭傷處理不當而造成的。急性腰扭傷後,未作及時治療或治不徹底,或因多次反複損傷,腰部的某些肌肉、筋膜、韌帶撕裂未得到較好的修複或愈合,局部出血、滲液未充分吸收,產生纖維性變或瘢痕組織,壓迫刺激神經而形成慢性腰痛。此外,正在修複中的組織,需要有相對的休息,脊柱的不斷活動,可以幹擾其修複過程,可延緩其痊愈時間,可使症狀延續存在變為慢性勞損。因此,對於急性腰部扭傷,給予必要的休息時間,亦是預防慢性腰肌勞損的重要措施之一。

旅遊時怎樣防止腹瀉?

腹瀉是一種常見病,外出旅遊尤其應當注意。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外出旅遊期間有43%的遊客有患腹瀉的經曆。

旅遊飲食要小心:

①學會鑒別飲食店的衛生狀況是否合格。合格的一般標準為:有衛生許可證,有清潔的水源,有消毒設備,食品原料新鮮,無蚊蠅,有防塵設備,周圍環境幹淨,收款人員不接觸食品且錢票與食品保持相當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