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序(2 / 2)

以上的意思為什麼必須辨明白?自然因為這是對於寫作訓練的一種正當認識。有了這種認識,才可以充分利用寫作這一項技能,而不至於作文章的奴隸,一輩子隻在文章中間討生活,或者把文章看得高不可攀,一輩子不敢跟它親近。

這本小書中選錄的二十四篇文章可以作為前麵的話的例證。第一,這些文章都不是無聊消遣的遊戲筆墨,各篇各有值得一寫的價值才寫下來的。第二,這些文章都不是魔術那樣的特殊把戲,而是作者生活的源泉裏流出來的一股活水,所以那樣活潑那樣自然。我決不說這些文章以外再沒有好文章,我隻想給讀者看看,這樣的文章就是好文章了。要寫好文章決不是鋪一張紙,拿一支筆,搖頭擺腦硬想一陣就能辦到的事兒:讀了這二十四篇之後至少可以悟到這一點。

我在每篇之後加上的一些話,性質並不一致。有的是指出這篇文章的好處,有的是說明這類文章的作法,有的是就全篇說的,有的隻說到其中的一部分。讀者看了這些話,猶如聽老師在講解之後作一回概說。於是再去讀其他文章,眼光就明亮且敏銳,不待別人指點,就能把文章的好處和作法等等看出來。如果文章中有不妥當的地方或者不合法度的地方,自然也能隨時看出來,不至於輕輕滑過。這不但有益於眼光,同時也有益於手腕。自己動手寫作的時候,什麼道路應該遵循,什麼毛病必須避免,不是大致也有數了嗎?總之,我編這本小書的意思跟認真的老師同其誌願,隻希望對讀者的閱讀和寫作方麵有些幫助。

末了還得說明,閱讀和寫作都是人生的一種行為,凡是行為必須養成了習慣才行。譬如坐得正站得直,從生理學的見地看,是有益於健康的。但是決不能每當要坐要站的時候,才想到坐和站的姿勢該怎麼樣。必須養成了坐得正站得直的習慣,連“生理學”和“健康”都不想到,這才可以終身受用。閱讀和寫作也是這樣。臨時搬出些知識來,閱讀應該怎麼樣,寫作應該怎麼樣,豈不要把飽滿的整段興致割裂得支離破碎?所以閱讀和寫作的知識必須化為習慣;在不知不覺之間受用它,那才是真正的受用。讀者看這本小書,請不要忘了這一句:養成習慣。

1936年12月20日作。

單行本於次年2月由開明書店出版,署名葉聖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