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覺得他繼續做那份工作,一定會毀了自己。於是他寫了一封悲壯的長信給他的老校長,說他心已死,不想再活下去了。他的老校長給了他一些安慰,並且稱讚他確實很聰明,應該獲得好一點的工作,於是請他當一名老師。
這份稱讚扭轉了這位青年的一生,也為英國文學史留下了不朽的一頁。這位男孩陸續地撰寫了無數本暢銷書,並且賺了好幾百萬。你也許聽說過,他叫韋爾斯。
人都不願聽批評話,甚至一聽批評就產生逆反心理,批評也許可以讓人們進步,但不適合大多數人。隻有激勵才會讓人們更有效地不斷進步,我們如果用讚揚來代替批評其不足,效果會更好。
用讚揚來代替批評,是史金納的主要觀點。這位偉大的心理學家以動物和人的實驗來證明,經常得到鼓勵的人,做事的成功率就會比一般的人高些。
約翰·林傑波夫就是用這種方式來對待他的孩子。在許多個家庭裏,父母與孩子關係的形式是吼叫。這些家庭的例子表明,經過一段時期之後,孩子與父母的關係就緊張了。
林傑波夫先生利用在課堂上學的一些方法來解決這個情形。他報告說:“我們決定以稱讚別人來代替挑剔別人的過失。當我們看到他們做的是負麵的事情時,要稱讚他們,這很難做到,真的是很難。但是我們想辦法去找他們值得讚美的事情,這樣做之後,他們以前所做的那些令人討厭的事真的就不再發生了。接著,他們一些別的缺點也都消失了,他們開始向好的方麵去做,他們變得連我們都不敢相信。當然,他們並沒有一直持續下去,但總是比以前要好得多了。現在我們不必再像以前那樣去糾正他們,孩子們做對的事情會比做錯的多得多。這些全都是讚美所帶來的效果,即便讚美他們最細微的進步,也比斥責他們過失要好得多。”
讓我再強調一遍,這本書所教的原則,必須端正態度才會有用。我不是擁護滿腹詭計的人,我說的是一種新的生活方式。
每個人都擁有各種能力,但往往不去運用它。在這些未能運用的能力之中,有一種你肯定沒有發揮出來的能力,就是讚美別人、鼓勵別人,鼓勵人們發揮潛能。
再來談談怎樣改變人。假如你我能夠激勵一個人來發揮他所擁有的內在能量,那我們就能徹底地改造他。
聽聽美國有史以來最傑出的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是怎麼說的吧:
“若與我們的潛能相比,我們隻是半醒狀態。我們隻是利用了我們的身體和心智能源的極小部分。從大的方麵講,每一個人離他的極限還很遠。其實他擁有各種能力,但往往不去運用它。”
在這些未能運用的能力之中,有一種你肯定沒有發揮出來的能力,就是讚美別人、鼓勵別人,鼓勵人們發揮潛能。
能力會在批評下萎縮,而在鼓勵下綻放花朵。要成為有效的領導者,你應該掌握第二十七個技巧:
讚美最細小的進步,而且是讚揚每一次的進步。要誠懇地認同和慷慨地讚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