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曆社會的十四個特征(1 / 1)

中國有科舉傳統,所以對學曆極為看重。錢鍾書《圍城》裏方鴻漸對唐小姐說:“現在的留學跟前清的科舉功名一樣,我父親常說,從前人不中進士,隨你官做得多麼大,總抱著終身遺憾。”這是中國人重學曆的最好寫照。

保安,要研究生學曆;科員,要博士學位;小學教員,要碩士學位等等,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中國已進入學曆社會,學曆社會有如下特征:

一、學曆本身超越學曆對應的專業訓練,也就是說,學曆本身比專業重要,現在碩士、博士多從事不了自己的專業,但他們需要這個學曆在社會中增加自己的競爭力。

二、學曆和能力背離。學曆社會,學曆本身所象征的專業訓練必然是降低的,學曆本身成為唯一目標。

三、社會誠信急劇下降,公正衡量個人能力的評價習慣蕩然無存,學曆成為社會唯一具可信評價意義的標準。就業難度大幅攀升和社會公信力急劇下降,使學曆成為唯一可以標識個人能力的符號,因為此外沒有什麼可信的標準。

四、學曆不代表專業水準,隻說明應試能力。

五、學曆對應的專業貶值,但社會總體競爭力上升,因為社會不願意付出複雜的管理成本,最習慣以學曆衡人。

六、官場高學曆成員急劇上升,意味著官員評價體係和上升資格中能力評價地位下降,學曆地位趨高。這是中國官員喜歡混文憑的根本原因。

七、學銜急劇貶值。學銜本意是專業訓練標誌,但在學曆社會中,它下降成一般應試資曆符號標誌。

八、學曆成為社會選擇人才的主要標準後,必然導致未來社會階層構成的相對同質化和單一化,尤其是精英階層。因為中國政治無非公體製成員上升通道,未來中國政治精英構成一定是同質、單一的。

九、學曆社會助長虛榮,打擊自信。

十、學曆社會客觀鼓勵教育成本無限上升,排斥無成本教育,比如自學。

十一、中央黨校和名校的MBA、EMBA學位,加劇了學曆社會的形成。

十二、學曆社會對強勢群體有利,對弱勢群體不利。對農民和城市貧民尤其不利。

十三、學曆社會容易形成社會成員間的鴻溝,製造新的不公平和不公正。

十四、學曆社會不應當是健康社會追求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