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養孩子,更要育孩子(1 / 3)

養孩子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孩子的吃飯、穿衣、上學、教育,事事都讓父母操心。孩子上學後,有些父母如釋重負,認為教育孩子是學校的事,把對孩子未來的希望,完全寄托於學校的教育上,自己隻要把養的職責做好即可。事實上,這種做法是錯誤的,家庭對孩子的教育不可忽視,孩子的性格、品質、意誌、情操以及生活習慣的形成,都與家庭教育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隻有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聯手,才能培養出一個健康、積極、善良、上進的優秀孩子。

1提高孩子的自我保護意識

美國的一項研究表明,在兒童誘拐案件中,極少采用暴力的手段,大多數試圖采用語言誘騙的手段。而中國的一項調查也顯示,兒童被拐騙現象非常嚴重,每年都有兒童失蹤。那麼,家長該如何有效增強孩子防拐騙的自我保護意識呢?

小傑是朝陽區懷特幼兒園的小朋友。這天,小傑媽媽剛到家,傑西顧不上放下書包就慌慌張張地跑上來,氣喘籲籲地說:“媽媽,媽媽!我們班的彤彤被壞蛋拐走啦!”

“啊!你說的是真的嗎?寶貝!”小傑媽媽大吃一驚。小傑讀的是貴族幼兒園,按理說,這家幼兒園的管理非常嚴格,應該不會出現任何漏洞,怎麼可能會發生孩子被拐走這種事呢?

“真的!我和小天親眼看見的!”小傑睜大眼睛,一臉嚴肅地強調著。

“告訴媽媽,壞蛋是怎麼騙走彤彤的?”小傑媽媽問。

小傑立刻繪聲繪色地描述起來,“放學的時候,有個穿西裝的叔叔開著輛黑色的小轎車,他能說出彤彤爸爸和媽媽的名字,然後和彤彤說了幾句話,然後彤彤就跟他走了。”小傑一邊說著一邊用胖乎乎的小手比畫著。

小傑媽媽聽完後嚇出一身冷汗,趕緊撥了彤彤媽媽的電話問情況,萬幸的是,彤彤媽媽說那是彤彤的舅舅,他們兩口子今天都加班,沒時間去幼兒園接孩子,所以讓舅舅幫忙接孩子去了,沒想到鬧出這樣的誤會。放下電話,小傑媽鬆了一口氣,但是小傑的警惕意識很高,讓她很欣慰。平時向孩子灌輸的安全知識,孩子也能領會了。小傑媽媽決定趁此機會再強化一下孩子的防範意識。她問小傑:“你說彤彤怎麼就沒發現他就是壞蛋呢?”

“媽媽!那壞蛋一點也不像電視裏的壞蛋!他開著黑色的小轎車,穿西裝,打領帶,比我們英文老師還帥呢!”小傑西歪著腦袋,用右手托起下巴,頓了頓又說,“爸爸說,是不是壞蛋是不可以看外貌的,有的壞蛋就裝得很像好人。可是我覺得帶走彤彤的就是壞蛋。”

“寶貝!你真聰明!外貌是可以偽裝的,要不怎麼會有披著羊皮的狼呢。壞人不會在自己的頭上寫‘我是壞人’幾個大字,所以我們要學會分辨,多一些警惕心理。”傑西媽媽撫摸著傑西的大腦門,說,“寶貝,你知道彤彤為什麼會被壞蛋騙去嗎?”

“當然知道啊!老師說過不可以相信陌生人!傻瓜彤彤沒聽老師的話,還以為那個壞蛋是好人呢。嘿嘿!天下第一傻瓜!”

小傑媽媽笑起來,“你說得對!不能相信陌生人!記住:碰到這樣的情況,一定要打爸爸媽媽的手機確定是不是真的,或者報告老師。隻有爸爸媽媽或者老師同意了,才可以跟陌生人走。”傑西媽媽想了想,說,“那如果壞蛋裝成問路人,讓你幫忙帶路怎麼辦?”

小傑抬起頭,傲慢地說:“以後誰讓我帶路,我都不帶!”

小傑媽媽的臉變得嚴肅起來,她注視著傑西的眼睛說:“那可不行!樂於助人是種美德。你想想,有什麼辦法既能幫助人,又不會被人拐騙?”

小傑思索一下,小心翼翼地問:“媽媽,我可不可以用手指路給他們看呀?這樣我就不用帶路了。”媽媽從包包裏取出一塊巧克力,對小傑說:“寶貝真聰明!知道分辨壞人、不和陌生人說話,還能幫助別人,媽媽獎給你一塊巧克力。”

小傑興奮極了,媽媽在廚房裏做飯,他一直跟前跟後地幫忙著。

吃過晚飯,小傑要媽媽玩遊戲。媽媽說:“我們玩識破壞蛋的遊戲怎麼樣?媽媽扮演壞蛋來考考你。”小傑一聽蹦起來,“好啊!媽媽做壞蛋!我一定不會上你當的!”

媽媽問:“如果你放學的時候,有一個陌生的阿姨和你搭訕:‘小朋友,我的車裏麵有一個禮物給你。想知道是什麼嗎?’你應該怎麼應對呢?”

小傑想了想,用爸爸的經典語錄應對:“俺們無功不受祿!我不認識你,不要你的禮物。”

媽媽又說:“真乖!一看就是個聰明的孩子!這個禮物是你媽媽讓阿姨帶給你的,就放在阿姨車裏,咱過去拿,好嗎?”

小傑笑著說:“媽媽,我才不會跟陌生人走呢,我會給你打電話確定了,才能相信她!”

媽媽對小傑的自我保護意識非常滿意,她又問:“如果你在公園裏玩遊戲,一個陌生人慌慌張張地跑來問你:‘小朋友,我的寵物狗妮妮不見啦!你幫我找找好嗎?’你該怎麼辦呢?”

小傑西想了想,為難地說:“媽媽,我不幫叔叔找小狗可以嗎?萬一叔叔的狗真的丟了呢?老師教育我們要助人為樂才是好孩子呢。”

“助人為樂是種美德,但是也不能放鬆警惕意識。你可以和那個叔叔說:‘我媽媽就在附近,你把手機給我,我打電話讓媽媽也過來幫你找吧!’這樣,你也算幫助了別人,而且還保護了自己。記住,在任何情況下,都應該有自我保護的意識。”

小傑若有所思地點點頭。睡覺前,小傑在自己的日記本上寫下一句話:今天我很快樂,因為我學到很多對付壞蛋的絕招。

生活中處處都有新鮮好玩刺激的事情,但也充滿了各種各樣的危險。為了避免一些無法挽回的事故的發生,加強孩子自我保護意識,是父母的責任和義務。讓孩子知道哪些東西能玩,哪些東西是危險的不能玩的;認識各種安全標誌和緊急情況下可撥打的救援電話;熟記爸爸媽媽的電話號碼和家裏的地址;知道哪些事情能做,哪些事情不能做;懂得不跟陌生人走,外出要得到大人的同意;過馬路要遵守交通規則等等,讓孩子逐步形成較強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但是,說教,並不是教育孩子的最好方法。讓孩子主動地獲得、主動去領會,才是正確的做法。讓孩子在各種教育實踐活動中去獲得,從豐富多彩的遊戲中去領會,才能強化孩子的自我保護意識,讓孩子健康安全地成長。

教育小貼士:

通過引導,打破孩子的思維定式,讓孩子更深刻、全麵地理解壞人的真正含義。

通過設計一連串的問題,引導孩子深入思考,在交流中讓孩子明白,麵對陌生人的任何理由或請求,一定要直接給家長打電話確認後,才可以相信他們。這種方法比起一味說教,更樂於為孩子所接受。

由於受到年齡特點和經驗的限製,簡單地灌輸不容易產生深刻的印象。家長可通過情景劇,讓孩子在生動有趣的表演中識破並應對各種各樣的拐騙手法。這樣使孩子更加牢固地掌握自我保護的方法。

2我見義,但不莽為

會展中心正在舉辦美食節,據說有300多個各具特色的風味小吃彙聚一堂。為享受到各地的地道美食,周末,薛琳夫婦帶著兒子宇宇匆匆前往。

會展中心人流湧動,各種香味撲鼻而來,什麼汕頭的達濠魚丸、正宗的北京烤鴨、阿裏山的綿羊肉串,色香味俱全,應有盡有,讓人眼花繚亂。兒子宇宇嚷嚷:“我要嚐遍天下無敵手。”薛琳拍拍腰包,忽悠道:“保準能讓你大飽口福,滿肚而歸!”宇宇爸開始部署工作,“我負責占個風水寶地!兒子你呢?”宇宇摸摸腦袋,自告奮勇,“我還是做媽媽的護花使者吧。”

薛琳剛想擠進去買天津狗不理包子時,一眼瞥見前麵有一個留著胡楂的男子,將手指頭伸進一個年輕女孩的口袋裏。麵對突如其來的情況,薛琳緊張得不敢吭聲,心裏正盤算著如何想個兩全其美的方法既讓歹徒收手,又確保自己的安全。因為她深知自己絕非歹徒的對手,小偷一般不會單獨行動,而是集體作案,魯莽行事,反而會使自己陷入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