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女人是天生的營銷者和管理者

現代社會是一個銷售的社會,我們每一個人都需要銷售,我們每一個人都在從事銷售。我們無時無刻不在銷售自己的思想、觀點、產品、成就、服務、主張、感情,如此等等。銷售無時不在、無處不在,上至國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無一不需要銷售。上帝賦予了女性許多特殊的品質,但也因此,他對女性有更多的要求——每一件女性接觸過的事都應是高貴的。女性銷售員在銷售中有很多潛在的優勢。女性總是給人一種溫柔、婉約、美麗的印象。一般男性都不會在商業談判或者生意上很直接、粗魯地拒絕女性。這就為銷售贏得了時間和麵談的機會。實踐證明,女性談業務比男性更容易被對方接受,當然,願意和你談並不意味著能談成功,你想取得業績,同樣要掌握豐富的專業知識和產品信息,你的產品也同樣要具有各項優勢。西方國家公布的一些調查結果顯示,女性比男性更適合擔任職業經理人。與男性相比,女性管理者更腳踏實地、更易接近,而且,比起傳統的“好大喜功、剛愎自用”的“男性管理缺陷”,女性更善於通過溝通來解決問題,更願意去激勵和啟發下屬,總是致力於解決實際問題。在現代的社會交往中,溝通變得越來越重要,越來越多的公司需要專業的女性職業經理人來給別人講道理,幫助公司完成對員工的溝通和管理。在大多數人的眼裏:女性一般都能從小處著眼,注重細節,這也為銷售的成功創造了條件;女性在大多數人眼裏沒有威脅,而且天生就會博得一定的同情,在同等的條件下,男人會把生意交給女性做。對此董明珠的反映是更嚴格地要求自己,她始終認為在管理當中,女性和男性管理者是不能有差異的。董明珠從來沒有承認“女性特質”在她事業中的作用,或強調自己女性的身份,也反感女性把自己的性別當成一種依賴。在她看來,男女並沒有什麼不同,不會因為你是女性就能少做工作。格力的女員工在公司裏占不到什麼便宜,地位和男性完全平等。對於有些女性沒有勇氣改變自己,不願意努力奮鬥,滿足於找個有錢的老公把自己嫁掉的行為,她是非常不屑的。作為領導者,董明珠堅持不能單純利用女人味,而是以製度來管理下屬。

經常有人問董明珠,是不是因為你是女性,所以更有親和力?因為你是女性,所以你管理得更細?她的回答是,如果親和力能夠辦好事情的話,那麼管理者索性全由女性來擔任好了。是的,女性管理者和男性管理者是不能有差異的,作為女性,在心理上、思想上、社會價值上都不應該遜於男性。多數創業成功的女性都有共同的特征,即擁有過人的智慧及社會閱曆,處事懂得進退,識大體。在“硝煙彌漫”的商戰中,女性的微笑、細膩和親和力都是利器,可以用來打動人心,也使得商場不至於成為男人的世界。那個時期,人們大都對營銷行當如此理解:就是“跑業務”,喝酒加回扣加“特殊服務”,男的要能吃能喝,八麵玲瓏;女的要青春漂亮,善於公關。雖然初涉銷售界,董明珠做事原則性卻很強,不喝酒,不會逢場作戲。她對有些傳聞似信非信:有的業務員陪客戶喝酒,客戶說喝一杯就買多少多少貨,結果就拚命灌自己,醉倒在地上不省人事。有的女性業務員認為自己是女性,就有優於男性做營銷的條件,如何如何陪客戶,等等。對於這些伎倆與手段,董明珠是堅決不會使用的。董明珠不是交際家,不是那種與商業夥伴在酒桌上推杯換盞的人。她明文規定,格力的市場人員不能和經銷商一起吃飯,如果實在要吃必須製,格力也很少請客,如今格力已經是4萬人的企業,年銷售額二百多億,招待費僅為300多萬。董明珠很少在外吃飯,請別人吃飯時也一定會仔細核對賬單,而且還會打包,以免增加公司成本。客人經常會說,這麼大的老板在乎那一點錢嗎?董明珠的回答是,積少成多。她出差總是一個人,住很一般的房間,以此為公司節省費用,這就是董明珠的性格,已經跟格力融為一體。當今的商業社會,推杯換盞的請酒吃飯已經是家常 便飯,董明珠向來不搞這一套,她堅持要發揮自己的優勢去贏取生意,而不是靠喝酒吃飯。董明珠想,既然男業務員的優勢是喝酒聯絡感情,女人自然也有女人的優勢。站在商場中賣空調的畢竟都是營業員,營業員大都是女人,就容易有共同的語言。她們有時候對一種品牌的宣傳和推廣起著巨大的作用。即使男業務員當上了經理,也需要和這些女業務員進行溝通,而她如果直接和這些女業務員進行交流溝通,豈不是更直接,更簡便?想到了這一點,董明珠便主動和這些女營業員接觸,她不但和營業員一起賣空調,還使出渾身的解數教她們如何向顧客介紹和推銷格力的產品。此時的董明珠,更像一位親赴戰場的將軍。前兩年,由女性消費趨勢專家費絲·波普康(faithpcorn)所撰寫的《爆米花報告》,其中一章提到“女性思維將在21世紀更得到肯定與認同”,讓女性們大為振奮。

到底什麼是女性思維?波普康歸納出新的女性思維的特色包括:運用團隊合作、問正確的問題、有多種心思、尋求改變、以關係為導向等等,不同於舊企業的透過階級驅動工作、需要知道答案、一心一意、抗拒改變、以執行為導向等主張。不論美國或中國,許多年來數不清的傑出女性努力在男性思維主宰的世界中出人頭地,她們勉強自己采用男性的思考方式、行為模式,長時間嚐試的結果,是不但適應得很辛苦,而且許多女性仍然不免碰觸到“玻璃天花板”(大企業歧視女性主管升遷的隱形障礙)。結果,愈來愈多女性在大企業磨練之後,嚐試以“女性思維”去經營自己的事業。董明珠的成功無疑是一個最好的案例。因此,每一個女性應該像董明珠一樣信任自己的商業潛力、商場嗅覺。董明珠是一個任何時候都堅持原則的女性,一次在接受采訪的時候,一直以營銷著稱的董明珠對營銷的闡述讓人頗感意外。董明珠認為一個企業的成功源於很多的方麵,首先要不依賴於別人的技術,別人的資本。營銷重要,企業的管理更為重要,營銷不是絕對的,企業更應該注重內部的管理,如果沒有好的管理就沒有好的營銷。空調已經是成熟的產品,企業麵對的是競爭激烈、風雲變化莫測的市常一個企業的成功,靠的不僅僅是營銷,還要靠技術領先和管理領先。在中國的企業界,女企業家是個特殊群體,這個群體不僅數量非常少,而且都集中在餐飲、美容等服務類行業,很少有出類拔萃、為萬眾所矚目者,所以偶爾跳出一位女首富,就是一件屈指可數的事情。隨著國內市場經濟改革的持續深入,女性高層管理者的比例在不斷地提高,所在領域也一度拓寬到生產、零售和高科技行業,她們在各自的崗位上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巾幗不讓須眉,讓眾多男性企業家汗顏。管理學大師德魯克提出,企業管理的目標可以歸結為這三個:一是完成企業目標;二是讓工作卓有成效,讓員工有成就感;三是要擔負一定的社會責任。

在實現企業管理目標的效能上,女企業家通常 表現得更為優秀。這一方麵是由於女性是天生的領導者,有著與生俱來的細心和體貼,她們往往能夠密切關注員工的工作狀態,察覺員工細微的情緒變化,並及時加以關懷和指導。在言談舉止上,女性管理者通常更具有親和力;而另一個方麵,是幾乎所有女性管理者都擁有程度不一的統治欲,隻不過絕大多數表現在家庭生活中,而較少表現在職場生涯中。正是這個原因,但凡走上管理工作崗位的女性企業家,都表現出了極強的統治力和強悍的管理作風。同時,為了彌補女性體能和感性認識上的的不足,女性企業家往往會以細致的觀察和堅持不懈的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和管理水平,這一點使女性企業家在職場中變得令人敬畏。董明珠就是這樣一位令人敬畏的女性,不僅下屬怕,同事怕,競爭對手和戰略夥伴都怕。董明珠是一個老練的女人,一個總讓員工感覺很自信的女人,一個通過笑容就能去征服同行和員工的女人,一個受人尊敬的女人。她秉持著簡單信念和誠實守信,成為中國家電行業的風雲人物。董明珠在商場中是個不折不扣的狠角色,很多人怕她,但是還離不了她,並且愛戴她。如果說這是她給人留下的第一印象的話,她的深謀遠慮更是令人佩服之極,這正是董明珠與一般女性企業家的不同之處。

二、“我永遠是對的!”

對手們這樣形容她的厲害:“董姐走過的路,都長不出草來。”董明珠,空調界一個擲地有聲的名字。曾有人自費飛到格力,隻為了“看看董明珠究竟是個什麼樣的女人”。“我從來就沒有失誤過,我從不認錯,我永遠是對的。”董明珠這句話看起來充滿著霸氣與固執。在我們這個以謙虛為傳統美德的國家,許多人盡管也很優秀,但對於自己的優勢往往顯得過於謙虛,所以才有句話說“過度的謙虛就是驕傲”。一個企業領導如此高調地麵對大眾評價自己,簡直是冒天下之大不韙。可是,因為這個人是董明珠,也就沒人敢去懷疑這句話。

最起碼,到目前為止,董明珠從業務員到總裁,所做過的一切決策,都還沒有出現過失誤,也正是因為如此,董明珠說這句話,不但沒有受到人們的嘲諷,反而得到了人們的尊敬。對於外人的評價,董明珠總是一笑而過,她有自己的原則,自己的決策,認為自己肯定是對的。她的每一個判斷,左右著空調市場競爭的風向;她的每一個決策,影響著行業領域的發展。董明珠說話聲音洪亮,語速很快,說話的語氣中又透露著一種超人的自信,這種自信讓旁人無法質疑,這就是她招牌的講話風格。她形容自己要麼不說,要說就非得說贏,逼得人家認錯服輸,這種不知是娘胎裏帶來的還是後天練成的強悍的性格,讓她自中學起就得了個“常有理”的綽號。董明珠坦言自己在工作上是認死理的,但不工作的時候也很隨和,吃虧受累也嘻嘻哈哈就過去了。身為江南女子的董明珠性情溫婉,敞開心扉時柔情似水,但在管理中她卻鐵麵無私。在一次空調價格大戰中,格力表明絕不降價,表現了她極為堅決、剛強的一麵。當時格力電器最大的一位經銷商——國美,每年的銷售額幾個億,占格力電器銷量的10%以上,當時已囤積了大批空調,正悄悄低價傾銷。對這種不誠信的行為,董明珠察覺後立即對國美停止供貨。“我之所以敢於這樣做,敢於較量,因為自己無私無畏,是從符合市嚐正確的角度出發去看待問題”,董明珠表示,正確的東西當然會贏。董明珠不僅強硬,更有著驚人的自信。“我從不認錯,我永遠是對的”,這是董明珠經常提及的一句話。“檢討和反思過去的一些決策,沒有做過錯誤的決定,”董明珠告訴記者。隻要從別人的角度考慮問題,從市場規律考慮問題,就不會出錯。“我們要追求完美,就隻有不斷地否定自己,不斷地找出不足和缺陷,不斷更新、完善、提高。”董明珠自言,有時嚴厲到了近乎苛刻的程度,“工作上嚴格、嚴厲,不講情麵,誰做錯了,一定會指出來。我把生活和工作分得非常明顯,工作就是工作,生活就是生活。工作中沒有柔情,就像打仗一樣,在戰場上能用柔情來解決問題嗎?必須用嚴格的製度和紀律來完成、管理,需要剛性的東西。”

2008年9月28日,廣州市政府采購中心對外公開發布了“廣州市番禺中心醫院空調采購項目”的招標信息,格力參加了其中一個空調采購項目的投標。按照工程預算,該項目最高限價2220萬元。

11月4日,該項目進行了開標、唱標,格力以1707萬元的投標報價及其他方麵的綜合實力位列第一預中標供應商。

11月5日,格力接到了廣州市政府采購中心發出的“中標候選供應商”的通知函。

但此後,事情急轉直下,在格力按照中標程序提交有關投標資料原件予采購人核對後半個月,即11月21日,廣州市政府采購中心在其官方網站上卻發布了中標供應商是報價金額為2151萬元的廣東省石油化工建設集團公司。番禺中心醫院聲稱:“格力空調投標的設備實質上不能滿足招標文件打‘★’的條款。”

在董明珠看來,這次采購中,圍標串標的痕跡極為明顯。在投標前幾日,廣州格力空調投標代表李強接到了另外一個投標單位代表的電話,讓他們“開個價碼,放棄投標”——在一些招標活動中,部分企業靠做“陪襯”賺點費用,格力斷然拒絕了。

2009年年底,廣州格力將廣州市財政局告上了法庭,雖然天河區法院駁回了訴訟,但董明珠堅持認為,格力一定能贏。格力怒告廣州市財政局後,格力被定義為潛規則的“破壞者”,董明珠也被扣上了“敢和政府叫板”的帽子。但董明珠毫不客氣地質問,政府公務員應該按照規矩和標準來辦事,“你不但代表不了政府,還破壞了政府的形象!”“政府采購潛規則很多。很多企業和我說,多年來他們不敢講、不敢做的事情,格力做了,也幫他們出了一口氣。”但對於格力“和政府叫板”的說法,董明珠卻反駁說,格力恰恰是和政府站在一邊,“我們不是要搞掉誰,我們隻希望政府采購環境更加公平有序,格力不是靠搞關係做上去的。”董明珠不僅對自己要求嚴格,對屬下也同樣嚴格要求。她“喜歡天天帶個放大鏡找問題”,她對於一些員工在辦公室裏打打鬧鬧、吃零食的行為很是不滿,擔任經營部長時特地製定了一條“不能在辦公場合吃東西”的紀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