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管理其實並不是笨辦法,它的最大特點是將精英集中於領導階層。中國的管理層都是最聰明的人,如何讓這些聰明人能各安其心、各盡其分,一條最簡單可行的辦法就是分配權力。權力一經分配,各人就開始畫自己的樣板葫蘆,推廣葫蘆模式。也於是,聰明人之間出現了權力製衡,上下級之間就比賽忠誠,忠誠不忠誠,就看葫蘆畫得像不像。又於是,世界就成了幾種葫蘆的樣式。所以思想路線老是要強調一切從“實際”出發,人們總是要歌頌“不唯上,不唯書,隻唯實”,偉人的“實事求是”四個大字也老是被作為座右銘掛在牆上,大家老是反思教條主義。
我們無意於探討中國式管理的成敗得失,以上隻是為杭州廣發的一件事做些鋪墊,這件事就是“值班行長製”。杭州廣發內部,十分淡化權力的分配,也不重視權力級差的比較,誰是“值班行長”—也許他並不是什麼行長,隻是今天的現場管理的領班,他就是最高責任人,他就有現場的決斷權。這種事情,倒隻有“老大”決心推行才能辦到,老大不在意自己的權力受到“挑戰”,願意推行“事情”本位而不是“官”本位,方能實行。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說,因為有一個金海騰,所以才可能有杭州廣發的現在。
現在我們真正進入實質問題:“值班行長製”實際上也隻是一個表征,這一機製並不是金海騰把權力交給另一個值班員那麼簡單,而是在值班員的背後,有一個嚴謹的“辦事原則”和一套嚴謹的“流程機製”,那才是問題的核心。這就像不管誰來當總統,國家總有一大嚴謹的“實體法”和“程序法”。
沒有流程,實體的原則也無法得以實施。這就像生產隊長不到,所有的農民隻能在地頭排成一字長蛇陣。
2004年,一線的客戶經理提出,有一家叫青油高科的公司,專注於改性瀝青,它的上遊為中石化或中石油的下屬企業,而下遊均為各地重大路橋項目,其中有杭州灣跨海大橋工程。2003年銷售2.78萬噸,總營業額1.4億元,而本年從承接的合同看,銷售量在15.2萬噸以上,營業額為7.1億元。因業務快速發展,需要補充流動資金。一線認為,青油高科發展潛力大,可以成為爭取的目標客戶;瀝青使用的旺季為路麵施工的5~10月,因而季節價格波動幅度大,若能及時鎖定貨源價格,客戶利潤空間大,相對應的融資成本不敏感,杭州廣發也可獲得較高收益。但是難點在於企業資產不足以抵押,老板為人謹慎,沒有與其他企業互保,短期內難以找到合適的擔保。
這是來自一線的鮮活需求,是營業拓展的機會,但是如果沒有創新的金融對策,這個機會就轉瞬即逝。
信息傳達到了杭州廣發的公司銀行部,這是一線信貸信息的總入口。公司銀行部對一線客戶經理的報告立即進行了討論。按照“一線永遠是對的”原則,公司銀行部要麼有充分理由否定提議,要麼啟動實現它的程序,但是有一條:不能擱置不理。公司銀行部的初步意見是“有實現的價值”,實現的新途徑初步設計為“利用其優質的上下遊客戶”來做好文章。為了判斷這一構想是否有程序上的問題,他們立即請了信貸審查部門參與,按規定,信貸審查部也不能擱置不理,除非有充分理由否定。於是信貸審查部立即參與到方案設計,提出更為具體的方案細節,即由授信申請人提供的瀝青儲罐和改性設備作為抵押,同時追加申請人實際控製人個人連帶責任保證擔保。這一具體方案一經確定,風險控製部門和合規部門也啟動響應程序,提出各自的補充完善意見。風險控製部門認為,設備抵押是一般不被接受的擔保方式,可以通過對下遊回籠款的控製,確保第一還款來源,同時應當與跨海大橋工程指揮部簽訂貨款回籠的三方協議。於是這一方案正式由客戶經理與青油高科溝通,提出正式授信申請,緊接著,貸審會召開了,所有部門的意見已經胸有成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