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選資金捐助人之手正在緊緊地扼住我們的喉嚨”
投入大選以來,奧巴馬不止一次痛心疾首地批評美國的民主製度的墮落,最明顯的標誌就是美國的民主已然演變成金錢的傀儡,任何競選人,不管你懷抱什麼樣的雄心壯誌,如果你得不到有錢人的青睞和捐助,你就無法開展競選活動,而一旦你拿了利益集團和公司說客的錢,你就無法再忠實於自己的理想和選民的意願。美國的民主是代議式民主,當公職人員尤其是國會議員們被金錢操縱時,這些議員會代誰說話也就大有問題了。對此,奧巴馬呼籲,改革美國政治人物在競選中過度依賴出資人捐款,從而避免使競選公職的人員常常被利益集團和遊說者操縱的現象。
但是不管奧巴馬怎樣憎恨美國當下的競選籌款機製,在法律沒有新的規定之前,奧巴馬還必須按照他所深惡痛絕的舊的法則行事。按照法律的要求,奧巴馬陣營和麥凱恩陣營都在8月份競選活動結束後不久逐條公布了他們在8月份所有的競選開支的明細。賬單顯示,雙方在8月一共花掉了9450萬美元:奧巴馬花掉5350萬美元,麥凱恩用去4100萬美元。雙方陣營均在大選的最後階段招募了更多工作人員,因此賬單數字飛漲。最大的支出部分是廣告,集中在大約十二個選戰爭奪激烈的州,麥凱恩砸出了2300萬,奧巴馬3300萬。交通費則是奧巴馬450萬,麥凱恩300萬。
盡管奧巴馬的籌款團隊成功地從小額捐贈人那裏籌得了數百萬美金,8月過後,銀行裏還剩7700萬美金;麥凱恩這邊,財大氣粗的共和黨為麥凱恩籌集了7600萬美金,這一數字比民主黨給奧巴馬提供的1700萬美金多得多了。
奧巴馬在著作《大無畏的希望》裏曾多次披露自己在競選資金問題上麵臨的難堪,以及他自己對這一問題的深入思考。奧巴馬認為,美國的民主最近已經變得越來越糟糕。美國正在被一夥陰謀集團所劫持。那些競選成功的議員們“得趕忙奔回辦公室與委托人見麵,回複電話,還要去附近的飯店結交政治捐助者”。對於競選資金的來源,奧巴馬坦言:“如果沒有萬貫家財,聯邦參議員競選經費的籌集主要就是一個方式——伸手向有錢人乞求讚助。”
奧巴馬直言不諱地批判美國的遊說團體和利益集團對政治的滲透和幹涉:“在我看來,唯利是圖的公司遊說團體,與為了改善生存狀況而聯合起來的團體是不同的,前者顛覆民主思想,後者是民主的支柱。”“利益集團對競選公職的候選人的操縱是令人反感的。對競選施加影響的利益集團根本無意於尋找並支持最有思想、最有能力並且胸襟開闊的候選人,相反,他們卻關注於狹隘的問題和一己的私利。”
奧巴馬認為,“競選中一切罪過之源是必須獲勝,而且不允許失敗。無疑這與金錢有關。在實施競選經費法以及記者炒作新聞成風之前,通過明目張膽的行賄,金錢決定了選舉;政客將競選資金當成個人銀行賬戶,誰出價最高誰就能製定法律。”正因為大部分時間被用來同捐款人周旋,美國的議員們接觸老百姓的時間越來越少,“擔任參議員的時間越長,你交際的範圍就越窄,你也許想努力擺脫這種狀況,你參加市政廳會議,在破舊街區巡回訪問,並駐足聽取民眾的心聲,但是你的工作安排迫使你遠離你所代表的民眾。當下一場競選即將來臨時,你體內也許有另一個聲音告訴自己,你不想再經曆籌集資金、眼巴巴看著它一點點積累的種種痛苦。你意識到,你已不再是一顆新星,這張麵孔也不再令人感到新鮮;你並沒有改變華盛頓,你已經因為某些棘手的投票表決讓許多人不快。這時,來自特別利益集團、公司的政治行動委員會以及高層遊說機構的募捐者對你的反感最少,他們強烈地誘惑著你投入他們的懷抱。”
奧巴馬自己是怎麼解決競選資金問題的呢?在大選中,網民的小額捐款一直是一個重要的渠道。但是在奧巴馬剛進入政治生涯的時候,他也不得不一再放下身段去“為稻粱謀”。奧巴馬在自傳中以自己為例說:“過去我向陌生人伸手索要大額資金時曾感覺羞恥,這種感覺現在蕩然無存。過去我打電話懇求捐助時總會和對方先開開玩笑閑聊幾句,競選快結束時這些都省略了,我直奔主題,並力爭得到肯定答複。……我發現我和闊人打交道的時間越來越多——法律事務所合夥人以及投資銀行家,避險基金管理者以及風險投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