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 唯利是圖的公司說客和利益集團腐蝕了民主(3 / 3)

在傳播口徑上,不同政治傾向的媒體都具有明顯的政策傾向性,而新聞報道的客觀性因此大打折扣:自由派、左派的媒體在經濟上主張政府幹預、增加稅收和政府開支投入社會服務、實行福利政策;關注少數群體;強調公平貿易、主張貿易保護;政治上傾向民主黨;主張通過協商解決國際問題;社會文化上支持墮胎;主張對同性戀采取寬容接納的態度;反對對非法移民(最新說法是“無證移民”)嚴格執法;支持幹細胞研究;支持槍械管製;廢除死刑;反對用宗教信仰來指導人們的世俗生活。

像美國著名的無線電視新聞網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無論其前方的采訪記者,還是後方的新聞主播,都是民主黨的熱烈支持者。在2004年總統大選中,CBS的員工共向民主黨候選人克裏等人捐款11萬美元,而捐給共和黨的錢隻有1000美元。這樣的政治傾向不可避免地會反映在他們的新聞報道中,最後出現丹·拉瑟那樣的失實報道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而保守派、右派的媒體在經濟上主張減少政府幹預、降低聯邦赤字、低稅收;強調自由競爭和市場調節作用;主張自由市場、反對貿易保護;政治上傾向共和黨;支持強硬對待專製獨裁國家;強調傳統道德觀念,重視宗教和家庭的作用,反對同性戀婚姻和墮胎合法化;主張嚴格控製非法移民;反對幹細胞研究;反對槍支管製;主張保留死刑。以上關於自由與保守、左與右的劃分主要適用於美國,並非自由就一定是好的,保守就一定是落後的。

布什主政和“9·11”之後,美國保守主義意識形態影響加強,左派報紙的發行量有所下降,立場偏右的《華爾街日報》發行量出現上升,目前《華爾街日報》的發行量已經超過《紐約時報》,位居第二。在伊拉克戰爭期間,其他媒體為了追求中立、客觀的效果,在報道時都特意把美國軍隊稱為“美軍”(U.S.army),福克斯(FOX)卻一反常態地將美軍稱為“我們的軍隊”(ourtroop),又將布什稱為“我們的總統”(ourpresident),而不是“總統布什”(PresidentBush)。福克斯在“9·11”後通過與美國出現的新保守主義思潮互相推動,目前已經成為全美收視率最高的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屈居第二。

在大選中,奧巴馬竭力避免被對手貼上自由派這一標簽。因為美國政治從總體上說仍然是中間偏右。對於政治家過於依賴媒體、美國的民主政治越來越落入媒體陷阱的事實,奧巴馬呼籲“對我們的民主進行技術修複”以“減輕政治家的部分壓力”。奧巴馬讚成“對競選投入公共資助或提供免費電視和廣播廣告”,以便讓“候選人不必一直為乞討資金而奔波”,同時可以“極大地削弱特殊利益集團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