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 參議院中最善於拉關係的議員(2 / 3)

“最後,培養奧巴馬出道的芝加哥‘三一教堂’實在令我感到不寒而栗。這個教堂裏麵充滿了各種各樣瘋狂的信念與舉動,種族主義和黑人至上論在那裏大行其道。能夠在這個教堂中呆上二十年,奧巴馬內心深處是否也認同那些極端的信條,實在令人生疑。起碼,他聽著那些話並不反感。將心比心,我在那裏麵連兩分鍾也呆不下去。要知道,領袖們內心深處的情感不僅會左右而且會推動他們的政策決定。奧巴馬雖然會作激動人心的講演,但他實際上是個基本不流露內心真情的人。他的感情,隻能通過他願意與什麼樣的人交朋友來判斷。”

作者最後總結道:“在這次競選中,奧巴馬很巧妙地將他自己做成了一個意識形態的空殼,外麵非常漂亮,但是裏麵卻沒有什麼內容。正因為如此,支持他的人可以將自己的想法放到這個空殼裏麵。在奧巴馬身上,自由派知識分子看見了推行各種各樣改革計劃的機會,外交政策的鴿派看到了世界和平的曙光,黑人看到了自己種族地位的上升,年輕人看到了好玩的政治集會。可是,奧巴馬這個看上去是空殼的葫蘆裏到底賣的是什麼藥?我想他的支持者們並不怎麼清楚。至於我自己,看到狂熱的年輕人和高高在上的知識分子結合在一起的群眾運動,我本能是要躲開的。”

這篇文章對奧巴馬的批評不能說一點道理沒有,但還是忽略了美國總統大選中候選人的命運最後決定於中間選民和搖擺州的核心選戰秘密,因而有點就事論事了。

從美國曆史上的總統到現任總統和共和黨參選人,為了適應選舉的形勢變化都是幾次轉換立場。奧巴馬在初選結束後說話的口徑和基調大變,開始明顯向中間派靠攏,奧巴馬這樣做,並不能說明他是“變色龍”,但可以說他是一名務實主義者。向中間路線靠攏,並不說明他不誠實,而是為了拉攏立場搖擺的中間選民的迫切選戰需要。

美國的選民有個傾向:大部分選民是選黨不選人,這些人隻選黨,而不管是由誰出來代表黨參選,這些人決不會因為副總統人選、代表大會成功與否而改變投票決定。各種各樣的競選花招根本無法改變他們基本的黨派立場。

以對2008年9月26日舉行的大選首場總統候選人辯論的觀感為例,74%的民主黨選民認為奧巴馬表現較佳。72%的共和黨選民則認為麥凱恩表現較佳。而《今日美國報》與蓋洛普民意測驗中心共同公布的民調則顯示,46%的美國選民認為,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奧巴馬在26日的首場總統候選人辯論中表現較佳;隻有34%認為共和黨總統候選人麥凱恩表現較佳。這顯示兩黨選民先入為主的觀念強烈,各自支持自己的候選人,看完辯論後,隻會更加強原先的支持度。因此,獨立選民的看法較能反映實際情況。民調顯示,43%的獨立選民認為奧巴馬表現較佳;33%認為麥凱恩表現較佳。

在本屆大選中,抱持著前麵所論述的愛國主義信念的奧巴馬一直想打破美國選舉政治中支持民主黨的“藍州”和支持共和黨的“紅州”的選民不看人選、不聞政見,隻看黨派、隻認敵我來決定投票給誰的涇渭分明局麵,奧巴馬希望通過攻入“紅州”來開創新的票源,這在一定程度上隻能是個難以實現的夢想。很多保守的共和黨選民仍然十分保守,共和黨的一些鐵盤依然十分堅固,因此,奧巴馬的希望在於重點拓展自己在那些顏色不鮮明的“搖擺州”的支持度,把這些“搖擺州”擺平,自己勝選的幾率就會大升。

自2000年美國大選以來,“紅州”、“藍州”的說法就開始在美國廣泛流傳。共和黨得票較多的州稱為“紅州”,民主黨得票較多的州稱為“藍州”。在媒體中,不同的投票結果導致不同的地區被塗上不同的顏色,可以便於選民辨別誰在某個地方獲得了選舉的勝利。兩黨得票差距越大,顏色就越深,而兩黨得票較為接近的“搖擺州”一般用紫色表示。這樣用顏色反映政治,能夠取得強烈的直觀視覺效果。

2000年大選,布什贏得30州271張選舉人票,戈爾贏得20州1區266張選舉人票,布什贏得2439個縣,戈爾贏得674個縣。因此,美國大多數地盤是“紅色”的。2004年大選,布什贏得31州286張選舉人票,克裏贏得19州1區251張選舉人票(明尼蘇達的1張投給了愛德華茲),布什贏得2530個縣,克裏贏得583個縣。美國大多數地盤依然是“紅色”的。

民主黨的堅固陣地(指民主黨能確保領先10%以上,括號後麵是選票數,在總數538張的選舉人票中,要贏得白宮寶座,至少要拿下270張選票。各州的選票按勝者通吃的原則全部歸在該州獲勝的候選人)有:加利福尼亞(55)、紐約(31)、伊利諾伊(21)、馬薩諸塞(12)、馬裏蘭(10)、康涅狄格(7)、艾奧瓦(7)、夏威夷(4)、緬因(4)、羅德島(4)、特拉華(3)、哥倫比亞特區(3)、佛蒙特(3)。民主黨占據優勢的州(領先6%—10%)有新澤西(15)、俄勒岡(7)。

共和黨的堅固陣地有:得克薩斯(34)、佐治亞(15)、北卡羅來納(15)、田納西(11)、阿拉巴馬(9)、路易斯安那(9)、肯塔基(8)、俄克拉何馬(7)、阿肯色(6)、密西西比(6)、堪薩斯(6)、內布拉斯加(5)、猶他(5)、愛達荷(4)、懷俄明(3)、阿拉斯加(3)、南達科他(3)。共和黨占據優勢的州有:佛羅裏達(27)、密蘇裏(11)、亞利桑那(10)、南卡羅來納(8)、西弗吉尼亞(5)、蒙大拿(3)、北達科他(3)。

搖擺州中,傾向民主黨(領先3%—6%)的有:華盛頓(11)、明尼蘇達(10)、威斯康星(10)、新墨西哥(5)。傾向共和黨(領先3%—6%)的有:印第安納(11)。

差距在3%以內的搖擺州有:賓夕法尼亞(21)、俄亥俄(20)、密歇根(17)、弗吉尼亞(13)、科羅拉多(9)、內華達(5)、新罕布什爾(4)。

正是有鑒於此,2004年7月27日,奧巴馬在美國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上發表基調演講,雄心勃勃地宣布要打破這一局麵:“當我們在這裏聚會的時候,也有人正準備分裂我們,那些操縱輿論的人和製作負麵廣告的人,他們熱衷於沒有原則和不擇手段的政治鬥爭。今晚我將告訴他們,不存在一個自由主義的美國和一個保守主義的美國,而隻有一個美利堅合眾國。不存在黑人的美國和白人的美國、拉丁族裔的美國和亞洲人的美國,而隻有美利堅合眾國。很多所謂的專家喜歡將我們的國家分割為紅色的州和藍色的州:紅色的州由共和黨人控製,藍色的州是民主黨人的天下。但我要跟他們說:我們‘藍州’的人信仰莊嚴的上帝,我們‘紅州’的人不喜歡聯邦政府的官員在圖書館打探我們的閱讀興趣。我們在‘藍州’也給小棒球隊做教練,我們在‘紅州’也有同性戀朋友。有些愛國者反對伊拉克戰爭,有些愛國者支持它。我們是一個民族,所有人都宣誓效忠星條旗,所有人都保衛美利堅合眾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