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老同事都挺熱心的,知道開餐廳找個好廚師不容易,都答應在自個兒周圍打聽打聽,看看有沒有合適的人選。他們可能在喝茶聊天的時候,或者去菜市場買菜的時候,都會順便問問,有沒有人知道好的廚師,幫忙推薦一下。
俗話說得好,“人多好辦事”。還真別說,這話在李玫這兒應驗了。李玫以前上班的那個工廠裏的小超市的負責人,鄧姨,給她打了個電話,說自己的大兒子畢偉是個廚師,現在正巧在找活兒幹,可以去李玫的店裏幫忙。
鄧姨說,她聽說李玫和吳明的餐廳需要個廚師,就想到了自己的兒子,幹廚房很多年了,一心隻想做廚師,正好能幫上忙。她覺得畢偉去李玫那兒工作挺合適的,就主動聯係了李玫,看看能不能讓他們見個麵,聊聊工作的事。
這可真是個好消息,李玫聽了之後挺高興的,覺得這事兒有戲。畢竟,鄧姨她信得過,她兒子的手藝應該也不會差。這下,廚師的問題可能就要解決了,李玫和吳明也能鬆口氣了。
李玫接到鄧姨的電話後,兩個人聊了幾句。李玫就把自己和吳明的店的地址,還有聯係電話都告訴了鄧姨,還特別跟鄧姨說,讓她兒子畢偉盡快過來一趟。
李玫跟鄧姨說:“鄧姨,您讓畢偉快點來我們店裏吧,我們這兒正等著廚師呢。”她希望畢偉能早點過來,大家見個麵,聊聊工作的事情,看看他能不能勝任這份工作。
李玫心裏挺期待的,畢竟廚師這事已經讓他們頭疼好久了,現在終於有個靠譜的人選出現了。她希望畢偉能盡快過來,這樣他們就能快點把廚師的事情定下來,店裏的生意也能早點有點起色。
畢偉終於來了,吳明和李玫都等得有點著急了。他們坐下來,一邊喝茶一邊聊,想聽聽畢偉對餐廳有什麼想法。畢偉也沒客氣,直接就說了,餐廳得重新整整,在去買點桌布,鋪在桌子顯得高檔,還要買些靠背的椅子,得讓人坐著舒服。他還說菜譜得好好設計一下,圖片得誘人,價格得清楚,讓人一看就知道想吃什麼,點什麼。
吳明聽了,覺得畢偉講得很實在,不是那種光說不練的人。他就問畢偉,如果真的留下來幹,有什麼具體要求。畢偉也不含糊,說首先調料得按他的要求買,他列了個單子,上麵都是他需要的調料,說這樣能保證菜的味道。他還說廚房得加一張不鏽鋼的工作台,這樣備菜、切菜都方便。至於工資,畢偉說要4000元一個月,吳明想了想,覺得可以接受,畢竟找個好廚師不容易,就答應了。
答應完條件,吳明就說,那先讓畢偉露一手,做個菜試試。畢偉也沒推辭,直接進了廚房。不一會兒,就做出了四個菜:一個紅燒牛腩,燉得爛爛的,湯汁濃鬱;一碗鯽魚蘿卜湯,湯色奶白,味道鮮美;一個清炒時蔬,綠油油的,口感爽脆;還有一個酸辣雞雜,酸辣適中,特別下飯。李玫每樣都嚐了嚐,覺得味道確實不錯,挺滿意的。
吳明看畢偉做菜手藝好,動作也麻利,心裏就有底了。他和李玫商量了一下,決定留下畢偉。他們覺得畢偉的加入,能給餐廳帶來新的活力,讓生意好起來。畢偉也答應了,說第二天就來上班。吳明和李玫這下心裏踏實多了。
第二天,畢偉就正式來上班了。早餐一忙完,他沒閑著,馬上開始準備菜譜。他和吳明、李玫一起坐下來,討論菜單上應該有哪些菜。李玫看到畢偉列出來的菜單,有快餐的,也有可以單點的,種類挺全的,什麼都有。
畢偉還提了個建議,說這幾天晚上可以去附近的湘菜館看看,學習學習人家是怎麼做的。吳明和李玫一聽,覺得這主意不錯,就答應了。
到了晚上,他們一起去了湘菜館“取經”。畢偉特別留意人家的菜單,看看有沒有那種一看就特別吸引人的菜。他們點了幾個湘菜館的特色菜,嚐嚐味道,看看人家的菜到底好在哪兒。畢偉一邊吃一邊記筆記,想著哪些地方可以借鑒,哪些地方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改良一下,讓自己的菜更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