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開餐廳(6)(3 / 3)

他們這次“取經”收獲挺大的,不光吃到了好吃的湘菜,還學到了不少做菜的竅門。吳明和李玫都覺得,畢偉真是個有心人,做事認真,他們對餐廳的未來更有信心了。

畢偉帶著吳明和李玫連著試了好幾家不同的餐廳,每去一家,他都特別留心,把每家餐廳的特色和亮點記下來。回去之後,他就根據自己的筆記,把這些好的想法和做法融合到自己的菜裏麵。

畢偉還拿出之前列的菜單,根據他們這幾天的體驗和收獲,重新調整菜單,把新想到的菜加進去,還標上了價格。他一遍遍地修改菜單,每次都根據吳明和李玫的反饋,還有自己的新想法,不斷完善。

經過幾次修改,菜單終於定下來了,看起來挺滿意的,可以開始印製了。畢偉和吳明、李玫都挺高興的,覺得這個菜單既有他們自己的想法,也吸收了別人家的優點,應該能讓客人滿意。

菜單確定下來之後,畢偉就趕緊列出了一份他需要的調料清單,交給了吳明,讓他去準備。清單上寫的都是他做菜時要用到的各種調料,比如醬油、醋、料酒、各種香料等等,這些都是做出美味佳肴必不可少的。

除了調料,畢偉還特別提到需要一些廚房設備,比如一張不鏽鋼的工作台,這樣可以方便他準備食材;一個火力強勁的炒菜爐,這樣炒菜的時候火候才能跟得上;還有帶耳子的炒鍋,這種鍋方便翻炒,而且耳子可以方便端鍋;另外,還需要兩把長柄的炒菜勺,這樣炒菜時翻勺更順手。

吳明拿著這份清單,就出發去采購了。他知道這些工具和調料對畢偉來說很重要,是做出好菜的關鍵,所以不敢怠慢,一樣一樣仔細地買。

畢偉這邊也沒閑著,他在廚房裏忙前忙後,整理整理這裏,打掃打掃那裏,準備迎接新的廚房設備和調料。他要確保一切就緒,等設備和調料一到,就能立刻開始大展身手,做出讓客人滿意的菜肴。

畢偉在忙完了菜單和廚房的事情後,站在店門口,抬頭看了看現在的招牌,然後跟吳明和李玫提了個建議。他說,既然餐廳現在不光賣米粉了,還加上了很多湘菜,那招牌也應該改改,把“常德牛肉米粉”換成“常德湘菜餐廳”。

畢偉解釋說,招牌就是店麵的臉麵,得讓人一看就知道店裏賣的是什麼。現在餐廳的菜係豐富了,不光有米粉,還有很多湖南特色的湘菜,所以招牌也得跟上變化,讓人一看就知道店裏的特色。

吳明和李玫聽了畢偉的建議,覺得挺有道理。他們也覺得,現在的招牌確實有點不符合餐廳現在的定位了。於是,他們決定采納畢偉的意見,換個新招牌,就叫“常德湘菜餐廳”,這樣既體現了餐廳的湖南特色,又能讓路過的客人知道店裏現在主打的是湘菜。

他們打算盡快找人來做這個新招牌,好讓餐廳的新形象盡快展示出來,吸引更多的客人進來嚐嚐他們的湘菜。吳明和李玫對畢偉的這個建議很滿意,覺得他不光做菜有一套,連經營方麵也有自己的想法,真是請對了人。

最後,他們還做了個小小的改變,就是把新買的桌布鋪在了桌子上。這桌布一鋪上,店裏的感覺立馬就不一樣了,顯得高檔多了。

這幾天,來吳明和李玫店裏吃米粉和烤魚的客人都說感覺店裏變高檔了。他們說,店裏的新桌布看起來挺漂亮的,整個環境也感覺不一樣了,比以前舒服多了。

聽到這些話,吳明和李玫心裏挺高興的。他們發現,隨著店裏環境的提升,來吃飯的人也開始慢慢多起來了。客人們一傳十,十傳百,越來越多的人知道他們的餐廳變漂亮了,都想來試試看。

就這樣,店裏的生意漸漸好了起來,每天都比前一天多幾個客人。吳明和李玫忙得不亦樂乎,雖然累,但看著越來越多的客人,心裏別提多開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