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生殖係統(3)(1 / 2)

子宮位於盆腔的中央,在膀胱和直腸之間,下端突入陰道的部分叫做子宮頸,兩側連有輸卵管和子宮闊韌帶。它是一個壁厚、腔小的肌性器官,胎J在此發育成長。成年未產婦的子宮像一個前後稍扁的倒置梨形,長7—8厘米,最寬徑4—5厘米,厚2—3厘米。子宮形態可分為子宮底、子宮體、子宮頸三部分:兩側輸卵管子宮口以上圓突部分為子宮底;下端呈細圓柱狀的部分為子宮頸,子宮頸為腫瘤的好發部位;底與頸之間的部分為子宮體。

在妊娠期,子宮增大以容納胎J。它會從盆腔內的小器官增大到占據腹腔大部分空間。這時,增大的子宮會將腹部器官推向膈肌,胸腔受到擠壓容積變小。胃和膀胱在妊娠後期被壓縮到內腔幾乎消失,很容易就會被充滿。妊娠期結束後,子宮迅速縮小,但會略大於未孕子宮。

月經

女性排卵後,卵泡裏殘留的細胞迅速生長、增多,並呈現黃色,稱為黃體。它能分泌黃體激素,促使子宮內膜腺體分泌一種含有營養物質的黏液,為接受受精卵做好準備。如果排出的卵子沒有受精,則往往於排卵後9—10天,黃體萎縮,雌激素和孕激素分泌量下降,子宮內膜逐漸萎縮、脫落、出血,此即表現為月經來潮。一般經過4—5天,子宮內膜大部分脫落完畢,在女性激素的作用下,又重新長出一層子宮內膜,並逐漸增厚,這時月經也就幹淨了。月經初潮多在青春發育期出現,一般年齡為12—18周歲,極少數早於10歲或遲於18歲才來月經。

中醫視點

中醫認為,子宮和心、肝、脾等髒器有密切關係。月經的來潮和周期,以及孕育胎兒,是女性生理功能的重要方麵,者依賴於人體氣血的充盈和血液的正常調節。而心主血、肝藏血、脾為氣血生化之源而統血,對於全身血液的化生和運動均有調節作用。因此,月經的來潮又與;肝、脾的生理功能及狀態有關。

體檢指南

(1)在您18歲的時候做第一次宮頸塗片檢查!以後每1—3年檢查1次。在獲得連續3次陰性結果以後,檢查間隙可以延長。經常做宮頸塗片可以發現最早期的癌前病變。屆時醫生會用一個溫度適宜的窺器插人陰道,來分開陰道壁以檢視宮頸,並用一個木擊U的刮板收集宮頸的細包,然後E它塗在玻璃片上,並送到實驗室。整個過程可能不到1分鍾,大概1周後就會有結果。

(2)研究表明,女性一生中如果有一次完整的孕育過程,就能增加10年的免疫力,這種免疫力主要是針對婦科腫瘤的。臨床發現,未生育的婦女易發生激素依賴性疾病,如子宮肌瘤、子宮內膜異位症,同時,未生育婦女的卵巢良性腫瘤及卵巢癌的發生率亦高於生育過的婦女。鑒於這些因素,建議那些由於某種原因選擇不生育的女性,35歲以後每2年體檢1次,40歲以後每年體檢1次,體檢包括婦科係統和乳腺。45歲以後除每年體檢1次外,還須檢查體內的激素水平,以便早期發現激素水平的變化,以應對更年期的提早到來。

曰常養護

日常經常按摩三陰交穴,對婦科病有預防作用。三陰交穴位於內腳踝上方3指寬處。按摩時,雙手抓住4、腿,用雙手拇指抵住穴道周圍,然後拇指逐漸用力向下按壓、揉搓穴位周圍。

常見不適病症

痛經

月經痛大多數都是完全正常的,但如果疼痛影響了正常活動,你就要考慮一些治療方法了。對於那些疼痛程度越來越重、疼痛時間越來越長的人,及時就診才是正確選擇,因為子宮內膜炎、盆腔炎以及卵巢疾病等都可引起痛經!

(1)痛經患者在治療中,要注重自我保健,經期要防寒保暖,避免淋雨、下水!在月經來潮前3—5天內宜以清淡易消化飲食為主。忌食生冷食品,因生冷食品能刺激子宮、輸卵管收縮,從而誘發或加重痛經。

(2)痛經患者平時飲食應多樣化,不可偏食,應經常食用些具有理氣活血作用的蔬菜水果,如薺菜、香菜、胡蘿卜、橘子、佛手、生薑等。身體虛弱、氣血不足者,宜常吃補氣、補血、補肝腎的食物,如雞、鴨、魚、1蛋、牛奶、動物肝腎、魚類、豆等。

(3)熱敷對於痛經有很好的緩解效果。可以在經期快到之前準備好熱敷墊或是冬季常售的保暖包,隨時放在你的腰部或下腹部上保暖;或是以熱毛巾熱敷、溫熱水輕衝下腹部,可幫助循環,減低疼痛。

(4)在腰骨最突出的部位上用力纏上長筒襪和寬皮筋,兩足與肩同寬,兩手叉腰,並開始慢慢地像轉圓圈一樣轉動腰部,分別往左、右各轉20圈。此動作可促進下半身血液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