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有一位商人,做海上運輸的生意。經過幾年的辛苦努力,獲得了不小的成功。後來,他還建立了自己的船隊。就在他躊躇滿誌,想要大展宏圖的時候,不幸降臨了。在一次遠洋運輸途中,他的船隊遇到了一場罕見的海上風暴,他的船隊被無情的大海吞沒了,隻有他和幾名船員僥幸被路過的船隻救起,才算保住了性命。
突如其來的災難使這位商人大病一場後,對所有的事情都失去了信心,幾乎成了一個廢人。
一天,他在外麵胡亂轉悠時,不知不覺來到一座寺院裏。當他走進大殿裏的時候,看到一個人正跪在觀音菩薩的座像麵前,在喃喃地祈禱著什麼。
他和那人並排著跪了下去,用目光掃了一眼那人,覺得好生熟悉。他又仔細看了一眼,發現跪在他身邊的不是別人,正是和蓮花寶座上跏趺而坐的塑像一模一樣的觀音菩薩。
過了很久很久,他才從驚詫中清醒過來。他不明白,觀音菩薩怎麼會自己來求自己呢?於是,他試探著問:“您是觀音菩薩嗎?”
那人說:“是。”
“那……您怎麼會自己求自己呢?不是所有的人有事都來求您的嗎?您……怎麼會自己也來求自己了呢?”商人有點語無倫次起來。
觀音菩薩並不看他,隻是對他說:“不錯,世上的人有什麼事情都來求我。可是,我自己有了事兒又去求誰呢?就隻好求我自己了啊。”
商人聽著觀音菩薩的話,頓時如夢初醒。等他剛想再問什麼時,看身邊的人,已不知什麼時候不見了。
十年之後,這位商人憑著獨立自主的堅強信心,終於重建了自己的海上運輸王國,規模是原來的幾十倍,他也理所當然地被業界擁為船王。
有時,我們無形中丟掉了自救,總希望他人伸出援助之手,否則就抱怨別人缺乏愛心;即便是自救,也充滿哀怨,覺得自己是天底下最可憐的人,一邊自救一邊落淚。對於自己應當履行的責任和義務,何需顧影自憐?何需等待外援?何需抱怨連天?
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
把自己放在可以依靠他人或是指望得到他人幫助的地方是危險的,就猶如在一個一觸到底的淺水池裏無法學會遊泳,而在一個很深的水域裏我們會學得更快、更好道理一樣。當無路可退、無人可靠時,我們就會安全地抵達河岸,這就是船王從觀音菩薩求自己的行為裏悟到的真理。
大千世界,芸芸眾生,每個人都在求生存、求發展,隻有自立自助,不依賴別人,不安於現狀,勤奮、進取,靠自己的勞動生活,依靠自己的努力不斷向上,才能獲得精神與物質的滿足。自立自強的人,不論在工作、學習還是在生活上,凡是能自己做的,都不會依賴別人,把依賴別人、不思進取、不努力看作是沒有出息的表現,是不光彩的行為,將通過自己的努力創造的美好生活和獲得的事業成功看作是一種莫大的榮耀。
自立自強的人懂得做人的道理,知道生存的原則,他明白如果不自立自強,總有一天會被社會所淘汰。自立自強,會給人帶來更多的豐富的生命體驗,如同蝸牛一樣,總有一天會長出堅強的外殼。
心有靈犀一點通:
求人不如求己,生活本來就不相信眼淚,靠山,山會崩,靠水,水會竭,最可靠的就是“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飯,自己的事情自己幹”,讓自己成為自己最堅實的靠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