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3章(2 / 2)

以後又允許集體組織村民開辦選礦廠,麻新民辦起了全縣第一家選礦廠。就這樣,這個自小在峪道裏挑柴草的硬漢,帶領全村人向貧窮展開了不屈不撓的鬥爭。自1985年以來,麻峪金礦累計向國家交售黃金萬餘兩(現已按照新政策,把企業轉化為鎮辦),全村樓房林立,家家戶戶都成了十萬元戶。政策調整了,手中有了錢,一些人無事生非,吃喝之風大興,鋪張浪費嚴重,有的甚至嫖賭吸毒,誤入歧途。更有人不惜違法亂紀,繼續在金礦上做著發財夢。這時候,站在秦嶺山下的麻新民,心焦如焚。不能眼看著好容易掙出貧窮冰窖的村民,再落入紙醉金迷的火坑。正當麻峪人的生活出現新的危機,麻新民的眼光,穿過黃土原野,延伸得很遠很遠。此刻,這個識字不多的農民,這個從瘦小的外表上看不出任何特別的普通的農村黨支部書記,卻表現了超脫凡俗的眼界。他立誌率領村民擺脫精神的貧窮和愚昧。這其實比物質上的治窮致富要艱難得多。他決心開辟一個新的事業,這事業必須同時有益於人們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經過一番考察論證,麻新民決定率領村民走出黃金礦區到西安附近的臨潼幵發文物古跡旅遊業。1993年6月,陝西第一家由農民發起的旅遊展覽服務公司宣告成立,麻新民擔任公司董事長。他在成立大會上宣布過去我們靠采金實現了物質上的富裕,今後我們還要靠淘金,實現精神的富裕。尚未開發利用的文物古跡資源,是我們陝西的一大優勢,也是一座有待開采的金山、我們農民在開采這座金山中,要努力提高自己頭腦中的金品位,“他的一席話,引起了前來參加開業典禮的一位省上領導的關注。事後,這位領導同誌深有感慨地說麻新民這個農民不簡單,他的一席話,叫人聽著像金子一樣沉甸甸的”也不光想到了發展經濟,還想到了對人民的思想教育,這恐怕是我們整個國家麵臨的大問題。農民想到了,我們各級領導更應當想到麻新民的“西安廣林旅遊展覽服務公司”,是以經營旅遊業、展覽業、酒店業和旅遊紀念品的生產銷售、工藝裝飾裝璜等為主的股份製企業。新的事業剛剛開始,他感到又像麵臨一個神秘莫測的古礦洞。他將再次以探險家的精神勇敢地朝前走,無論遇到什麼妖魔鬼怪,無論洞有多深,水有多冰,蛇有多凶,他都不會止步,就是爬也要爬出個結果來。他要帶領麻峪村民,淘一種比黃金更貴的金子,一種能夠使人們同時實現精神富有的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