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1章(3 / 3)

附錄:

晚峰同誌:

來函及畫刊收到。祝賀你的作品在《美術》、《中國畫》發表。我是先看了你的畫,才見到你的。我很願意為你的作品寫一篇評介文章。隻是目前還缺乏理性的思考,對你的成長經曆和藝術探求過程也缺乏應有的了解。望你能提供有關的情況。

我很喜歡美術,對中國水墨畫有一種特殊的感情。希望我們能多交流,我的印象中,你的畫在表現形式上還是較傳統的,但內容上又在刻意創新。你的創新的可貴,正在於此。對繪畫內在蘊含的探求,遠比形式上的別出心裁要難。你的畫麵構圖貌似清新洗練,但往往含義豐富深刻。你的作品帶給人的美感很耐人尋味。你對陝北山川美的把握是準確純正的,對陝北人性格和心態的把握也是客觀獨到的。這使我聯想到,當你進入創作時,既像一位意識清醒的高明的雕刻家,一刀一鏟地把那些醜陋的東西去掉,讓“美”突現出來。你那種貫穿於始終的淒婉激憤的情緒,又使你的作品有一種音樂的節奏和抒情詩的意境。讓人覺得你的畫作,無論表現的是什麼,都有一個活的靈魂孕育在其中。我初步構想,你的畫風是否可以歸於“陝北鄉土畫派”。這一畫派的創始人大約首推劉文西同誌。你的畫作為其中的一個重要分支,又是獨具風采的。我這裏所提出的“陝北鄉土畫派”,是一個題材界定上的概念,更有藝術風格上的特定的內在含義。我在此隻是首次籠統地提出問題,以供專門家進一步的研討和商榷。總之,我所說的“陝北鄉土畫派”,是一個擁有眾多畫家和不少力作的新近崛起的畫派。它同西北地區五六十年代形成的“長安畫派”雖有著密不可分的共同淵源,又具有獨特的風姿。二者相比,“陝北鄉土畫派”更少些書卷氣息和文人味道,而以鄉土氣息和民間裝飾味道見長,發展了大俗大雅以致大氣磅礴的西北畫風。這一類畫作是我早已關注著的,隻有當我看到了你的畫,才突然產生“陝北鄉土畫派”這個命題。當然我所關注的並不是其中色彩的淺淡簡約,線條的明快洗練,也不僅僅是那種民歌似的情調,而是浸潤於筆墨水彩中的強烈的呼之欲出的黃土地子民的生命意識和那熱愛生命的刻骨銘心的宣泄。這使我聯想到陝北激動人心的腰鼓舞和大秧歌,重溫到嗩呐調的悠揚和三弦琴的昂奮。我認為你的創作道路,是獨特而有出息的。你的麵前是一座高山,你在沒有路的岩崖上攀援上行。我深信,更美妙的風景在更奇險的前途上等待著勇敢者的領略。

我的思緒很雜亂,隨手記下這些,僅供參考。問候你愛人和孩子好!

忽培元1994年1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