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6章(2 / 3)

這些作品,顯然已經開始形成一種獨立不群的風格。如同當年古元的木刻作品一樣,艾生的版畫,像一片悄悄生長在黃土山窪裏的山丹丹花,於人們並不留意的某一天早晨,突然披著早霞,帶著朝露開放了。不禁使人意識到,這是超群脫俗的全新的美,是帶著泥土純香的藝術,是古老深厚的黃土文化中醞釀的結晶。艾生的版畫,既是寫實的,又充滿了浪漫主義的理想色彩,是方言敘事詩,是山川風情畫,於陝北農民的家常故事中,融入了深刻的哲理和純美的詩情。他的作品裏,陝北的剪紙、布堆畫,說書、道情、腰鼓,秧歌舞的造形、韻味和旋律應有盡有,他的畫麵圖和形象設計,把陝北山川風貌、陝北人的性情和生活習俗表現得維妙維肖,淋漓盡致,一招一勢,一起一落,無不叫人心領神會,拍手叫絕0版畫是詩,而不是小說,也許意識到這一點以後,他的作品畫麵,開始又出現了一次藝術上的“跨越”。這比較集中地體現於他近期創作的那一組更加耐人尋味的《陝北暢想組畫這使得他的黑白版畫躍上了一個新的高度,也標誌著他刻意追求的一種藝術風格開始趨於成熟。

《陝北暢想組畫》把寫實與象征有機和諧地結合起來,巧妙地采取種種最富表現力的透視角度,賦予平凡樸素的具象以某種哲理的暗示和詩趣的凝聚。較前更加講究洗練的構思,使得木刻畫麵越發單純、簡約、樸拙,含義越發豐富多彩、深刻。形成了別的藝術形式絕難達到的風格,也收到了令人意想不到的藝術效果。有一幅《十七八姑娘詮畔上頭站》,是直接取材於陝北民歌中的一句直白的“酸曲”。畫麵不僅僅著力刻畫了一個像山杏子一樣成熟了的青春勃發的土女子的女性美,而且通過具有剪紙風格的花鳥人獸的點綴,巧妙地暗示了成熟女子對生活的美好想象和淡淡的性苦悶。可見作者的刻刀,已經探入人物的內心世界,著力刻畫、揭示著一個隻可感知而難以透視的藝術境界,但當你麵對這幅畫,進一步審視每一個細節與其相互間若有若無的關照和聯係,便又有一種更深層次的意境潛伏在其中。再如用重疊跑動著的兩個挽羊肚子毛巾的農民,似乎在暗示時光的流逝,光陰的交錯。但這些優美的畫麵,往往又不僅僅是表現某種確定的主題。就如同你麵對陝北人和陝北山川一樣,你感到很親切,很美,但又說不清這“美”意味著什麼,要表現什麼。你隻是感到很耐看,看過之後覺得感慨良多,回味無窮0往往是,一幅貌似簡簡單單的畫麵,你看了又看,隻覺得看不夠,你想了又想就覺得想不明白。等你暫時放下,過些日子再翻開看時,發現又像初次見到時一樣的新鮮動人。漸漸你明白了,艾生的版畫,自有一種生機和魅力在其中。就像根深葉茂的一棵樹,總令人覺得生機盎然。這就是《艾生黑白版畫作品集》給我的初步印象。願他不停步,再突破,繼續埋頭於屬於自己的那一塊土地上耕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