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坐標的背後——對稱經濟學與對稱哲學(2 / 3)

對人彈琴 對稱的經濟理論體係

對稱經濟學就是宏觀經濟與微觀經濟對稱、宏觀經濟學與微觀經濟學對稱的經濟理論體係。

對稱的經濟理論體係,就是以對稱哲學為理論基礎建立起來的形式與內容相對稱、觀點與方法相對稱、理論與實踐相對稱、有著對稱結構的經濟理論體係。

對稱哲學就是對稱的哲學,對稱的哲學就是把對稱看成世界觀和方法論的哲學。

對稱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就是把對稱看成宇宙的本質和根本規律、人類認識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什麼是對稱?男人的一半是女人,女人的一半是男人,就是人類性別結構的對稱。

什麼是對稱?一方水土一方人,就是人類性格結構和環境結構的對稱。

什麼是對稱?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就是人類付出與索取的對稱!

此外,還有質子和中子的對稱,物質與反物質的對稱,能量與暗能量的對稱,陰電和陽電的對稱,聚變和裂變的對稱,南極和北極的對稱……

客體的意義要靠主體來賦予。同樣一部《紅樓夢》,道學家看見淫,才子看見纏綿。主體的價值要靠客體來界定。對牛彈琴,再美妙的旋律也不會得到知音。這就是對稱。

人類為什麼進步?對稱!社會為什麼發展?對稱!

對稱是世界觀。

世界是對稱的,

天與人的對稱。

無與有的對稱。

思辨與實證的對稱。

主觀與客觀的對稱。

主體與客體的對稱。

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的對稱。

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對稱。

民主與法製的對稱。

貢獻與索取的對稱。

公平與效益的對稱。

價值與價格的對稱。

科學本質與客觀本質的對稱。

科學規律與客觀規律的對稱。

感性認識與客觀現象的對稱。

宇宙是對稱的,

陰與陽的對稱。

質子和中子的對稱。

聚變和裂變的對稱。

南極和北極的對稱。

形上與形下的對稱。

物質與反物質的對稱。

能量與暗能量的對稱。

時間、空間、層次的對稱。

宇宙空間的要素、結構、功能是對稱的。

對稱並不神秘。對稱就在你身上,就在你身邊,

人體結構是對稱的。

人和自然是對稱的。

經濟社會是對稱的。

經濟發展是對稱的。

哲學發展是對稱的。

經濟學發展是對稱的。

天與人的對稱關係是哲學的出發點。

思辨與實證的對稱關係是科學的出發點。

主體與客體的對稱關係是經濟學的出發點。

主體性與科學性的對稱關係是經濟科學的出發點。

思維經濟原則就是對稱思維原則,就是用對稱的方式認識世界。

用對稱的方式認識世界,就是用建構的方法把握世界。

用建構的方法把握世界,就是用經濟的工程建設世界。

用經濟的工程建設世界,要有經濟思維的運動。

經濟思維與經濟工程是對稱的。

不能混淆參照係與慣性係這兩個不同概念。參照係隻能是相對於人而言,因而具有主觀的特征,而慣性係是客觀存在的。參照係與參照係對稱,慣性係與慣性係對稱。同時性在不同的參照係之間隻能是相對的,但是在不同的慣性係之間可以絕對存在。參照係與慣性係之間是否對稱,必須放在主客體相統一的更大範圍、更高層麵來考察。整個宇宙是一個慣性係,不以人的意識為轉移。在宇宙這個慣性係中,宇稱是守恒的。當我們取宇宙中的一個局部現象——弱相互作用為參照係進行考察時,宇稱是不守恒的。但弱相互作用下的不守恒,是局部的、微觀的、暫時的現象;由於這個不守恒本身是可重複的,所以從整體和長期來看,弱相互作用下宇稱也是守恒的;隻是這個守恒通過不守恒表現出來,守恒是本質,不守恒是現象。宇稱守恒是絕對的,不守恒是相對的。宇宙本身作為一個慣性係統,無所謂複雜與簡單。所謂複雜係統與簡單係統的區分,完全是以人類為參照係而產生出來。所謂複雜係統,是由有序與無序兩個層麵組成的係統;簡單係統是由有序一個層麵組成的係統。有序與無序、複雜與簡單的區別是相對的,僅取決於主體的參照係。就慣性係來講,宇宙空間無中心;就人類參照係來講,社會空間、人類生存的空間是宇宙的中心。愛因斯坦把參照係與慣性係混為一談,違背了對稱性的原理,就會把人類認識的局限性誇大為對宇宙整體和本質的認識。主客體間的不對稱必然得出錯誤的結論。

以人類為參照係,宇宙是有序與無序、確定與不確定的統一。宇宙在爆發與膨脹時,是無序的。但這個無序中包含著質量和能量相互轉化定律。一個地方的熵增加,有序度降低,就是另一個地方的熵減少,有序度提高。熵本身是有規律的,宇宙是有序的,有序通過無序表現出來,無序包含著有序。從微觀來看是無序的、不確定的,從宏觀來看是有序的、確定的;從短期來看是無序的、不確定的,從長期來看是有序的、確定的。微觀與宏觀的區分是相對的,有序與無序、確定與不確定的區分也是相對的。基本粒子的世界表麵上看起來是無序的、不確定的,但從整體來看也是有序的、有規律可循的。

以人類為參照係,宇宙的發展,是從本質到現象、從有限到無限、從簡單到複雜;人的認識,是從現象到本質、從無限到有限、從複雜到簡單。這是一個對稱的過程。社會的發展介於上述對稱的兩極之間,本身也是一個對稱的過程:一方麵是有序化、共性化、法製化,另一方麵是無序化、個性化、自由化;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綜合;既全球化又區域化。社會的調節機製也越來越簡單:從超經濟強製(暴力、戰爭、人身依附關係、計劃安排)到市場,市場從價格機製到價值機製,從人治經法治到法製。和諧社會就是民主與法製對稱的社會,對稱經濟就是公平與效益對稱的經濟,對稱經濟學就是在自由與法製、價格與價值、公平與效益、理性與非理性的碰撞中,用有序去整合無序、用無序去填補有序、使不對稱向對稱轉化的、宏觀經濟與微觀經濟對稱、宏觀經濟學與微觀經濟學對稱的經濟理論體係。

從邏輯和曆史以及經濟的現實發展來看,哲學和經濟學的關係不但不是並列關係,而且也不是通常所理解的,是抽象和具體的關係,而是部分和總體的關係——哲學應該成為經濟學的組成部分。而經濟學為作整體學科,應該是哲學的相容超越。如果認為哲學是研究事物質的關係,經濟學是研究量的關係,無非是把哲學和經濟學看成是並列的兩門學科的關係,這隻能使經濟學脫離經濟現實。

對稱經濟學的範式,使社會經濟化、經濟社會化,社會成為經濟有機體,經濟學就是研究社會作為經濟有機體的發展規律。在知識經濟時代,經濟發展規律就是社會經濟發展規律,社會經濟發展規律就是社會發展規律。經濟學成為綜合學科,各門社會科學、甚至自然科學都隻不過是經濟學的分支。

裏外都是人 對稱經濟學的思維方式

“天人合一”是對稱的思維結構。“天人合一”是對稱經濟學的思維框架。

對稱經濟學的思維方式就是對稱的思維方式,對稱的思維方式就是“天人合一”的思維方式。“天人合一”即對稱,是思維與存在的對稱關係。“天人合一”說明:思維與存在是同一的,世界是可知的。“天人合一”說明:天與人之間同一是絕對的,差異是相對的。“天人合一”說明:世界是可知的,信息是對稱的。

以人類經濟社會為參照係,思維和存在的對稱關係是宇宙基本的對稱關係。

“天人合一”是對稱的思維結構。建立對稱的思維結構是建立對稱的社會結構的前提。對稱的社會結構就是和諧的社會結構。在和諧社會中,以人的自由自覺的勞動——創業——為“天人合一”的橋梁,吸收西方抽象哲學和具體科學發展的最新成果,中國傳統“天人合一”的對稱思維結構將衍化為科學的對稱邏輯,演化出對稱哲學,並促進科學的極大發展。“天人合一”是對稱經濟學的思維框架。

天人相分的思維方式,在科學發展的分化階段,有它的積極意義,但也是科學技術與人類異化的根源。在科學高度分化又高度綜合的今天,“天人合一”的思維方式是推動科學發展的必要條件。從“天人合一”思維模式產生出來的天人和諧的觀念,更是揚棄科學技術的兩麵性、使科學技術更好的為人類可持續發展服務的催化劑。和諧經濟、和諧社會的源頭是天人和諧,天人和諧的源頭是“天人合一”。

對稱邏輯以對稱規律為基本的思維規律,是天與人、思維與存在、思維內容與思維形式、思維主體與思維客體、經濟科學本質與經濟客觀本質對稱的邏輯。對稱邏輯就是對稱的思維方式,對稱的思維方式就是和諧的思維方式。和諧的思維方式是與和諧社會對稱的思維方式。

中國近代以來自然科學不發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周易以來“天人合一”的思維方式,而是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計劃體製及在此基礎上形成的封建宗法製度、官本位、人生依附關係和行政化的學術方式、行為方式,限製了人的創業精神、人勞動的自由自覺性和人的主體性的發展。缺乏創業自由和人的主體性,創新精神將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沒有創新精神,科學的發展將缺乏內在的靈魂,思辨與實證、天與人之間將缺乏內在的聯結。中國自然科學不發展的根源,不在於“天人合一”的對稱思維結構,而在於以官統學的一元社會結構。

對稱的思維方式,

對稱的思維方式是對稱的方式。

對稱的思維方式是直覺的方式。

對稱的思維方式是整體的方式。

對稱的思維方式是文化的方式。

“文化”是動詞而不是名詞,是自上而下的整合、滲透、運營。

西方經濟學的“正統”地位,源於西方哲學的“正統”地位;西方哲學的“正統”地位,源於西方思維方式的“正統”地位,西方思維方式的“正統”地位,源於傳統“形式”邏輯的惟一性、普適性的絕對性。隻有建立起思維內容與思維形式、思維觀點與思維方法、思維主體與思維客體、思維層次與思維對象相對稱的對稱邏輯,確立對稱邏輯和對稱哲學的正統地位,對稱的經濟學範式才能建立。

站而論道 對稱經濟學模式

對稱經濟學的模式就是對稱的模式、五度空間的模式、主體性和客體性對稱的模式。

轉型經濟、知識經濟、經濟全球化與人類二次創業呼喚對稱經濟學模式。

對稱經濟學模式就是對稱的模式、五度空間的模式、主體性和客體性對稱的模式。

對稱經濟學模式主導對稱經濟發展模式。對稱的經濟發展模式,就是通過創意→創新→創造→創業→二次創業,使知識運營帶動資本運營,資本運營帶動資產運營,資產運營帶動產品運營,使企業和其他經濟主體的經濟活動和社會政策環境對稱、和社會法製環境對稱、和社會信息環境對稱、和社會心理環境對稱、和市場競爭環境對稱,從而擺脫經濟運行的困境,消除經濟危機的根源,使企業和社會經濟結構協調有序可持續發展。

對稱經濟發展模式主導對稱經營模式。對稱的經營模式,就是通過強化主體的創造性、主客體關係的和諧性,強化以主體為中心同客體、相對主體為中心同相對客體的對稱與統一,使知識主體化、個性化、功能化、價值化、增值化,使主體和客體、主觀與客觀、相對主體與相對客體的統一具體化、微觀化。

經濟模式的轉軌與經濟學範式的確立不僅僅是經濟學科學化,而且是經濟學主體化;二者的融合都是現代化。經濟主體性與經濟科學性的統一,對稱經濟學的創立,是人類文化發展的大趨勢。

對稱哲學範式是對稱經濟學的坐標,對稱經濟學範式是對稱哲學的應用模式;對稱經濟學是對稱管理學的坐標,對稱管理學是對稱經濟學的應用模式。對經濟的全新定位,產生經濟學的全新定位;對經濟學的全新定位,產生經濟學的全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