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心量定律(1 / 3)

我們說,心量大的人,比較大氣、從容、善忍、謙和、通脫,這類人比較容易成就事功,比較能體驗生命的愉悅,沒準,還能夠活得相對長一些。

我們說,心量不夠的人,比較氣促、敏感、易愁、固執、自我,這類人比較容易陷入困局不得而出,容易感染灰色情緒而不能自拔,相對來說,成就事功比較困難些。當然,一定程度上也會影響生命的愉悅度,甚至生命的長度。

這個簡單的規律,老夫且名之為“心量定律”。

考察曆史,確實,能夠成就事功的人,同時又能夠善始善終的人,多是虛圓之士。所謂虛圓,即心量大,能變通,當然還要有些臉皮厚的功底。比如說,三國時候的劉備,本事沒有多大,但是心量大,能容各種各樣的人,為他所用。他比較善於幹的,也就是哭而已。再如唐朝的郭子儀,那真是個有大大的心量的人。郭在平定“安史之亂”和抵禦外族入侵中屢立奇功,卻遭到了皇帝身邊的紅人、太監魚朝恩的忌恨。郭子儀率兵在外征戰,魚朝恩竟派人毀了郭子儀父親的墓穴,拋骨揚灰。郭子儀領兵還朝,大家都以為會掀起一場血雨腥風。不料皇帝提及此事時,郭子儀伏地大哭,說:“臣將兵日久,不能禁阻軍士們殘人之墓,今日他人挖先臣之墓,這是天譴,不是人患。”這麼大的仇恨竟被他寬容的淚水熄滅。郭子儀手握兵權,魚朝恩擔心早晚會被郭子儀收拾,想來個先下手為強,在家中埋伏刀斧手,然後請郭子儀赴宴。魚朝恩的險惡用心連郭子儀的下屬都看得一清二楚,都勸他不要去。但郭子儀還是帶上幾個家童從容赴宴。魚朝恩見了驚訝不已,陰毒的奸臣竟被感動哭了,此後不但不以郭子儀為敵,反而處處維護他。郭子儀這招硬得比誰都硬(能打仗)、軟得比誰都軟(善謙退)的本事,讓他在險惡的環境中,不但建功,而且得享天年。相反的一麵,我們比較熟悉的北宋改革家王安石,人品、文采、才幹、識見都是一等一的,但惜乎心量的匹配度不夠,導致一些措施的配套不夠,急於實施,霸王硬上弓,產生了很多負麵效果。特別是在政治上,不問人品,凡是支持變法的就提拔,不支持的靠邊站,讓許多小人借機混進來,占據要津,排除異己,欺上瞞下,致使變法失敗,王安石也因此鬱鬱而終。

就這個心量問題,本文著重談兩個曆史人物,一是賈誼,二是謝安。

賈誼,西漢初期儒家學者,政論家、文學家。他的《過秦論》,我們可能都學過。他年紀輕輕就很有學問和見識,漢文帝很賞識他,二十出頭就讓他當博士、太中大夫。他提出了很多治理國家的意見和建議,比如重農抑商,削弱藩王勢力,取締私人鑄錢等,不少好的意見得到了朝廷的采納。但是由於這些政策觸及了權貴的利益,因此遭到了周勃、灌嬰等權貴的忌恨。另外,由於他的恃才傲物,不太看得起漢文帝的寵臣鄧通(曆史上著名的守著金山餓死的那個家夥,皇帝太喜歡他了,讓他私人鑄錢),因此又得罪了這個小人。由於賈誼太有才了,皇帝打算讓他去做公卿這麼大的官。不料這下捅了馬蜂窩,遭到了許多權貴的反對,紛紛說賈誼的壞話,而鄧通這家夥說得最起勁。所以漢文帝有點迷糊了,不但疏遠了他,而且把他貶到長沙去做異姓王吳芮的太傅。當時的長沙是一個還沒有開化的地方,賈誼在那兒感到又憤怒又鬱悶。好在賈誼十分喜歡給皇帝上書,所以幾年之後,漢文帝又想起他,隨即又把他召回。這個時候反對他的灌嬰已死,周勃也啥事不管了,情勢對賈誼來說,相對好些。但漢文帝不知道是聽了別人的壞話,還是認為賈誼還年輕,還要繼續鍛煉,仍然沒有給他公卿的位子,而是讓他去當自己的小兒子梁懷王的太傅。上任後,賈誼上了著名的《治安策》(又叫《陳政事疏》),談居安思危、弱化藩王力量的策略等問題,雖然皇帝沒有立即采納他的建議,但是給皇帝不少啟發。這篇策論影響很大,以後的幾代帝王都采用了他的策略。可惜的是,在太傅任上,梁懷王劉揖入朝,不慎騎馬摔死。賈誼感到自己沒有盡到責任,陷入深深的自責當中,經常無端哭泣,心情十分憂鬱。沒有多久,三十三歲的賈誼便在憂鬱中死去。

我們考察這個賈誼。他飽讀諸子百家之書,更兼才氣縱橫,目光敏銳,用世之心強烈。應該說,他這短短的三十三年,還是挺有光芒的,一是文章流傳千古,二是用世抱負基本上也得到實現。雖飽受讒言,受到貶謫,沒有做到公卿那麼大的官,但他的很多建議皇帝都采納了,正如王安石詩所說的:“一時謀議略實行,誰道君王薄賈生?爵位自高言盡廢,古來何啻萬公卿!”王安石認為,皇帝對臣子之厚薄,不在於爵位之高低,而在於是否用了他的主張。用了,就是恩深;否則,即使爵位再高,也隻能算薄待。從這個角度上來講,賈誼是夠可以的了,因為,他畢竟是小年輕呀!

但是,他給人的感覺好像總是不高興,以至於短命夭亡。他的問題出在哪裏呢?我們說,問題出在他的心量小了。或許是年輕的緣故?也許,老天太早地賦予一個人高才,不一定是好事情。少年心量,還來不及拓展,容易衝動、偏激。所以,從這個角度上講,人還是要按部就班、穩紮穩打、大器晚成比較好,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心性逐漸成熟;隨著閱曆的積累,心量逐步拓展,更有益於成就事功。看我們的大學少年班製度,也高明不到哪裏去,似乎沒有造就幾個“絕世高手”。

賈誼的問題出在:一是報恩心切,急於求功,隻問目標,不及其餘。他沒有把得失利害考慮得十分清楚,就貿然向領導提出“變法改製”的建議,一下子就讓那些恪守祖製的勳貴、老臣氣得吹胡子瞪眼,好在領導還比較清醒,認為時機不成熟,沒有貿然實行。第二,少年心性,不會做人,恃才傲物,眼高於頂。就拿那個領導的寵臣鄧通來說,這號人顯然是小人,成事不足,壞事有餘,一般來說大家會敬而遠之,虛應故事,不去得罪。比如,張居正他就從不得罪太監,徐階也不會在麵子上與奸臣嚴嵩過不去—盡管心裏必欲置之死地而後快。但是賈誼不是這樣,他經常在人麵前對鄧通冷嘲熱諷,讓鄧通心裏氣得打結。是呀,我是不學無術呀,但是領導喜歡我呀,他喜歡我總有喜歡我的理由呀,我也不是一無是處呀!小人就是這樣,你要招惹我,就有你好果子吃。我一向是朋友妻,不放過,恩可放一邊,仇可是一定要還的!於是惹得鄧通經常在領導麵前編派賈誼的不是。第三,心胸不寬,敏感易傷,患得患失,隨想入陰。貶到長沙,賈誼總是咽不下這口氣,無才的小人達官厚祿,逢迎的臣子誌得意滿,有德的聖賢落魄倒黴,正直的君子遭貶受罪,這世道還正常嗎?我一個讓領導這麼賞識的才子,就這樣讓你們這些小人整到這個卑濕之地喝涼風,鬱悶啊鬱悶!在湘江邊上,他寫了《吊屈原賦》一文,表達了對屈原的同情,大發了自己的牢騷怨憤。其實,屈原也是一個心量不開闊的人,貶到湘楚,整日遊於江潭,行吟澤畔,顏色憔悴,形容枯槁,眾人皆醉他獨醒,眾人皆濁他獨清。“寧赴湘流,葬於江魚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塵埃乎?”實在想不開了,就投了汨羅江。對賈誼來說,為成就大事,當初就不應該招惹小人;受小人之陷害,又擺脫不了對小人的怨恨之心,大好年華總與小人糾纏不休,多不值。想想後來的蘇東坡,如果也像屈原、賈誼一樣,恐怕在黃岡的時候就投長江喂魚了。在太傅任上,梁懷王摔死,他責任是有些,但基本上屬於意外事故,皇帝也沒把他怎樣,但賈誼還是過度自責,憂鬱難解。我以小人之心猜度,他的憂鬱,有自責,是不是也有患得患失之心,生怕皇帝領導因此疏遠他、不重用他,生怕今後公卿之位不果,生怕今後抱負不展呢?現代有個才子柳亞子,新中國成立以後也頗感沒有受重用,寫詩給毛澤東,抱怨“奪席談經非五鹿,無車彈鋏怨馮”。毛澤東不客氣寫詩回敬:“牢騷太盛防腸斷,風物長宜放眼量!”如果賈誼能夠做到“風物長宜放眼量”,就不會這麼短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