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 三輪體空:菜根嚼之五(1 / 2)

◎為惡而畏人知,惡中猶有善路;為善而急人知,善處即是惡根。

◎施恩者,內不見己,外不見人,則鬥粟可當萬鍾之惠;利物者,計己之私,責人之報,雖百鎰難成一文之功。

—《菜根譚》

我們平常幫別人做點事情,總希望別人記著。逢到節假日時,所幫助的對象往往會捎點水果煙酒到家裏表達謝意。一般我們嘴裏會說:別客氣,一件小事啦。但心裏還是挺受用的。說不定,煙酒也不要了,讓它帶回去,送人家出門後,感覺到自己特別高尚。如果說別人沒來這道程序,嘴裏不說,心裏未免會嘀咕:這人不識好歹,這人忘恩負義。

不是太為難的情況下,本人也算是個熱心腸。有一個家境比較貧寒的親戚,大學畢業了,找不著工作,家裏人急得很。我主動幫他聯係了一家比較好的單位,並動用了一個我輕易不肯動的大人情,總算進去了。進去之後呢,這女孩和她家裏人不知是真憨還是假憨,一兩年過去了,反正是電話沒有收到一個,短信沒收過一條。盡管我讀了很多遍的《菜根譚》,但一想到這事,心裏還是不免感到窩火。

“受人一飯之恩,當以湧泉相報。”“我有功於人不可念,而過則不可不念;人有恩於我不可忘,而怨則不可不忘。”儒家講敬天法祖,講忠孝仁義;佛家講報佛恩、天地恩、父母恩、眾生恩四重恩。對中國人來說,有恩必報,這是頂重要的傳統美德;受恩不知報,或者恩將仇報,這在中國人的品行結構中,是有缺陷的,或者說,是要受譴責的。

但是作為施恩者一方來說,如果說總是記著自己是個施恩者,總在等待著受恩者哪天來回報自己,這也是不地道的。佛教講六度萬行,六度指的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這六度是菩薩要修的六種般若密,布施居於六般若密之首,可見布施在大乘佛教中的重要性。布施,一般的理解是,施舍錢財,做好事,幫助別人等。但嚴格意義上的布施有三種: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財布施,又分外財布施,給人錢財與人消災,內財布施,用自己的行動去幫助別人;法布施,給人家智慧,度人家解脫;而在眾生身心不安、恐懼、害怕的時候,能夠幫助他,消除他的恐懼,這一類的布施則叫做無畏布施。

佛家又將布施分為有相布施和無相布施。簡單一點來說,抱著有所求的心而作布施,就叫有相布施;布施時沒有布施的我,沒有受施的對象,沒有所施的物,這種布施叫無相布施,也叫“三輪體空”。其中施空,指的是施者體達我空,布施時便無希求福報之心;受空,指的是體達受者本來皆空,故對受者不起慢心;施物空,指體達資財珍寶一切所施本來皆空,對所施物品不起貪惜心。《法界次第》雲:“三輪之相有粗細,即施者於自身起慢心,對受者懷愛憎之念,對施物生惜心,是為粗三輪相;未達萬法如幻之理,執有實我法而布施者,此為細三輪相。”施恩者因施恩而起驕慢心,對受者起憎愛心,對所施之物起不舍之心,不算“三輪體空”。

從福德果報的角度來講,無相布施遠勝於有相布施。《金剛經》妙行無住分:“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須菩提,菩薩應如是布施,不住於相,何以故,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佛教還認為法布施,特別是無相法布施,福德更大。《金剛經》福智無比分:“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諸須彌山王,如是等七寶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羅蜜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為他人說,於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萬億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相傳南北朝梁武帝的前生是一個樵夫,有一天他打完柴在回家的路上,天下起毛毛細雨。他見路邊有一尊泥塑的菩薩,怕雨水將泥塑的菩薩淋壞了,就將自己頭上的草帽戴在泥塑的菩薩頭上,自己冒雨回家。此一無心善舉,福德不淺,贏得了下一輩子投生到帝王家做了皇帝的果報(開個玩笑,所以各位有緣,以後去廟裏投錢,可千萬不要許什麼願呀,許願越大所得越小)。

三輪體空、無相布施深刻地影響了古代中國人傳統的道德結構。做人不刻意求施恩,但一旦碰到了,則不能回避,施時自然而然地施,去時自然而然地去,行雲流水,心無掛礙,才是真正的好人君子。古代有很多這方麵的例子和記載。中國的這一道德結構很有意思,一方麵,知恩不報,是小人,要譴責;另一方麵,施恩圖報,也不是君子,也會遭物議。“施恩者,內不見己,外不見人,則鬥粟可當萬鍾之惠。”《菜根譚》這句話,說的就是佛家的三輪體空、無相功德。如果你是無心布施,善念純一,哪怕是你布施一鬥粟,福報也是大得嚇人。“計己之私,責人之報,雖百鎰難成一文之功。”如果你以得失心計較心去布施,就是黃金萬兩也達不到無相布施一文錢的福德。更有一種說法是,“為善而急人知,善處即是惡根”,“有心向善,雖善不賞,無心造惡,雖惡不罰”。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你這是下誘餌,本質是貪,以施圖得,是偽,貪偽雙全,所以說是“惡”之根源,做了好事也不賞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