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 生死綸音(1 / 3)

生死是大事。古往今來,從帝王將相到普通草民,有幾人能在無常迫促、大限來臨時做到真正的從容鎮定?生死,是人類最大的恐懼,是人類最大的心結,人生代代無窮已。這種心結,伴隨著生命的逝川,千年又千年,頓不去,掙不脫。

到現在為止,我至親的親人已經有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叔叔、姨媽、親表妹等相繼離開人世。我奶奶是在我十歲時去世的,沒有活到花甲之年。那時鄉村醫療條件差,我奶奶是在公社醫院簡陋的病房溘然逝去,一襲破棉絮把奶奶的遺體卷回老家,因為不是在家裏走的,所以隻能在生產隊的倉庫旁邊搭了一個簡易的棚子安置棺木,供親友憑吊。我還記得十歲心靈裏淒風苦雨般的感受,以及失去至親至愛的人(奶奶最疼我)的苦痛和對無常的恐怖。我爺爺承良公在七十一歲那年離開,我至今仍記得他在彌留前見人就說:“曾外孫女才一歲,太可憐了,讓我把她帶到三歲好不好?”外公是在一次車禍中去世的。在他去世前一兩個月,他因腸癌手術不是很成功,以為不治,交代了後事,但奇跡般地卻病好了。沒想到不久就出車禍,終究沒有逃得過去。外婆是在九十歲高齡時離世的,離世前交代子孫千萬不要將她火化。我二叔是四十七歲那年患惡疾去世的,親友們說他死前一直在念叨著我,怕是指望我這個在外麵吃工資飯的侄子有辦法救他一命。我唯一的姨媽也是在四十六歲左右患膽管癌去世的,這個病平常根本沒有什麼征兆,但一發現基本上就是晚期。親友們紛紛去醫院看她,她總是絕望地搖頭:你們來有什麼用呢?還有我一個表妹,從小到大心髒病纏身,三十歲就離世,留下一雙小兒女,讓親友哀慟不已。

古人雲: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我不厭其煩地舉自己親身經曆的事件,想表達的一個意思是,人生在世,不管是誰,都免不了麵對無常苦痛。人們見慣了大限來臨前的絕望驚恐,看慣了失親去愛的哀慟號啕,在這個最大的苦痛麵前,活著的人和即將離去的人誰都無法太上忘情。

日常生活中,人們通過拚搏奮鬥無以複加地強化生的熱鬧和生的質感,對“死”這個與生同樣概率的事件,卻總是諱莫如深,竭力淡化。人們恐懼這個字眼,回避這個字眼,盡量讓自己活在陽光當中,盡量不去碰觸無常的陰焰。但無奈的是,急急流年,滔滔逝水,到頭這一身,難逃那一日,不管你是麵對還是回避,生關死劫麵前,對誰都公平。不管你在世如何叱吒風雲、如何富貴逼人、如何傾國傾城,都逃不脫無常歸命的結局。正如宋代釋法泉《北邙行》所寫的那樣:

前山後山高峨峨,喪車轔轔日日過。

哀歌幽怨滿岩穀,聞者潛悲薤露歌。

哀歌一聲千載別,孝子順孫徒泣血。

世間何物得堅牢,大海須彌竟磨滅。

人生還如露易晞,從來有會終別離。

苦樂哀感不暫輟,況複百年驚夢馳。

……

洛陽城裏千萬人,終為北邙山下塵。

沉迷不記歸時路,為君孤坐長悲辛。

昔日送人哭長道,今為孤墳臥芳草。

妖狐穿穴藏子孫,耕夫撥骨尋珠寶。

老木蕭蕭生野風,東西壞塚連晴空。

寒食已過誰享祀,塚畔餘花寂寞紅。

日月相催若浪矢,富貴賢愚盡如此……

在生死麵前,人是那樣的渺小,但人又是那樣不甘。在古埃及,人們把遺體做成木乃伊,指望著有朝一日能夠重生於世;古代帝王把陵墓修得與現實中的的宮殿同樣美輪美奐,指望把人間榮華富貴、烜赫威勢延續到地下;一統天下的秦始皇,曾派方士和五百童男童女漂洋過海去尋不死之藥;無數道家子弟遠避塵囂,辟穀食氣,煉丹燒汞,以求長生不老,羽化登仙。在科學高度發達、宇宙飛船都已上天的今天,我們會對他們的所作所為不以為然,甚至感到可笑。但是我們不能否認,可笑的行為背後隱含著人類對無常歸命的掙紮,隱含著趨生避死主題的嚴肅性。

難道這道生死方程式永遠無解嗎?千百年來,人類一直不斷冥思、觀察、辯難,人們從哲學的認知上、從宗教的實踐上來探索生死、來抗拒生死,試圖取下這柄懸在人類頭頂上的無常之劍,斬斷這個糾纏人類心魂的宿命之結。一代又一代的先賢智者們的窮思冥想、思辨生發或者直覺觀照。他們發現,生命並不是人死燈滅那麼簡單、那麼令人絕望,生命是一個普通的現象,又是一個神秘的現象。先哲們或斷言人的肉體生命是有盡的,但精神靈知是永恒不滅的;或斷言人的生命是流轉不息,此生彼死,此死彼生;或斷言人的死亡不隻是關上了一扇的門,更是打開另外一扇永生之門;等等。生命的歸宿是福是罪,是凶是吉,是苦是樂,要看在世時候的倫理道德,所行善惡。隻要人們願意去努力,去追求,人是可以在此生結束後獲得更加圓滿的存在,獲得更加圓滿的歸宿,因而完全是可以從容對待生死,就像佛教的高僧一樣,坐脫立亡,來去無礙,生死自如。先哲們或宗教家提供了怎樣的解決方案?下麵讓我們出入古今中外,出入哲學宗教,看看先哲們給我們開了一些怎樣的藥方。

先來看看屬於我國純粹本土的儒家、道家方案,再來看西方的基督教和伊斯蘭教方案,然後回到我本人認為思辨最精微、體悟最究竟、法門最殊勝的佛家方案。最後我們來探討,作為凡人,我們如何來安頓生命,從容看待生死問題。

先說儒家。關於生死這個問題,儒家基本采取了重視生、回避死的態度。孔子並不否認死後的生命如神鬼現象,對周朝時期的事鬼敬神之製,還是儼然維護的,“祭如在,祭神如神在”,“獲罪於天,無所禱也”,強調要敬畏鬼神,敬畏天神,隻不過依照周代的原則,“敬鬼神而遠之”,“未知生,焉知死”,“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子不語怪力亂神”。六合之外,存而不論,孔子認為死生幽冥之事,既然杳不可知,就不必要花太多的時間和精力去關注它,應更多地把精力放在實實在在的人生問題的解決上。但對不可知的生死問題,盡管不去追究它,還是要在現實人生中來解決它,所以呢,基本上采取了三種手段來抗拒死亡,求得不朽。

一是要在現實人生的積極進取中創造不朽。《左傳》載叔孫豹雲:“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不朽。”徐幹《中論》載後漢人荀爽雲:“其身歿矣,其道猶存,故謂之不朽。”太上立德,指以“內聖外王之道”,實現道德的圓成,以精神誌不朽超越生死,留給後世以永遠的人格楷模,如孔子、王陽明等;其次立功,指的是在世間做出輝煌業績,功垂天地,惠及後世,比如李冰建都江堰,比如曾左彭胡力挽狂瀾匡扶清室等;再次立言,指的是著書立說,給後人留下精神財富,比如司馬遷著《史記》等。二是要通過子孫、家族的綿綿嗣續以達到不朽。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以子孫後代的生命延續來實現自身生命的不朽是比較容易實現的一種方式了。儒家強調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終極的意義還是在於生命的另一種延續。“斷子絕孫”被中國人視為惡毒的詛咒。在計劃生育時代,不少農民傾家蕩產,罰光奪盡,也要生個兒子。子孫成群,數世同堂,家族發達,綿綿萬世被一般人視為人生不朽的最好的載體。三是“重生安死”。“有生者必有死,有始者必有終,自然之道也。”(《揚雄·法言》)儒家認為生死是不可逆轉的自然規律,天命不可違,應聽天由命,生則樂生,死則樂死,也就是說,活著要好好地活著,活完了就要安安靜靜地離去。

如果要用一個什麼主義的話,儒家是功利主義生死觀。儒家的這個方案,雖說是抗拒死,不如說是看重生,所以說,這是一個指東打西的不是方案的方案。

伊人若茶:小時候懼怕死。現在覺得“生則樂生,死則樂死”這話有道理。生與死,似乎僅一念之差。但結果卻迥然有異。現在不再想這麼深遠的問題,感覺順其自然,活好當下便好。

大偉:我是不怕死卻有些怕老。不過自然規律不可違逆。所以,盡量讓自己的心態更加年輕。

大音希聲:聽天由命,生則樂生,死則樂死—活在當下。

絕處逢生:生死由天定,我們無法把握。人生苦短,樂天知命。該吃吃,該喝喝,遇事別往心裏擱。

荷素:濟慈有詩雲:生若是夢,那麼死,將隻是從夢中醒來。

老子的哲學核心是“道”,道是永恒的,是宇宙之母;一個人欲實現不朽,必須與道同體,與道相應。那不死或死而不亡的東西,是虛靈不昧的精神,像母性一樣,是化育萬物的根本。

道家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老子和莊子。對於生死,老子《道德經》著墨不多,但從一些零星的觀點來看,他基本上采取一種自然主義態度。“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孰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人和萬物,生於天地,複歸於天地,法爾如是。老子認為,“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從事於道者,同於道”,“穀神不死,是謂玄牝”。“死而不亡”,王弼解釋為“身沒而道猶存”。老子的哲學核心是“道”,道是永恒的,是宇宙之母;一個人欲實現不朽,必須與道同體,與道相應。那不死或死而不亡的東西,是虛靈不昧的精神,像母性一樣,是化育萬物的根本。欲令“穀神”不死,當“致虛極,守靜篤”,使心體空虛靈明,恬淡寡欲,去奢去泰,如此才能與道契合,在精神上超越生死。要把自身小我看淡乃至忘舍,“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吾所以有大患,為吾有身”。

莊子基本上係統地闡述了道家的生死觀。他比較典型的觀點是“齊生死”。第一,生死是自然的。“生之來而不能卻,其去不能止”;“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有生必有死,如白天之有黑夜,這是不可逆轉的自然現象。“夫大塊載我以形,勞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我死也”,生未嚐不是苦,死未嚐不是休息,既然生為苦,死為樂,對於死亡就不必恐慌,要順其自然。第二,生死是一體的。“人之生也,氣之聚也,聚則為生,散則為死。”人是“氣”的一種存在形式,生死不過是形式的轉化。“以無有為首,以生為體,以死為尻”,生死存亡,好比人身上的脊梁與屁股,本來是一體的。“假於異物,托於同體”,就不同的人來說,是“異物”,但他們又都是由“氣”變而成的,是一個本原的展現、生化過程,所以生和死沒有本質區別。第三,生死是相對的。“物之生也,若驟若馳,無動而不變,無時而不移。”“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之過隙,忽然而已。”生命瞬息即逝,“方生方死,方死方生”,生與死的界限,是無法確定的。所以,生死是相對的。

既然生死是自然的,生死是一體的,生死是相對的,所以莊子得出了“以死生為一條,以可不可以為一貫”的“齊生死”觀點。莊子認為人不要“悅生而惡死”,理智的人生態度,就是要順其自然。“彼以生為附贅懸疣,以死為決肒潰癰,夫若然者又惡知死生先後之所在?”“明乎坦途,故生而不悅,死而不禍,知終始之不可故也。”這個肉體的生存,莊子認為並沒有什麼值得貪戀的,甚至把它看成“附贅懸疣”,死如同“決肒潰癰”,說不定是大解脫,更快活。就好比麗姬嫁給晉國,死活不肯去;等到了晉國,發現榮華富貴大大的有,因而破涕為笑。此外,莊子非常向往生命的絕對自由,強調利用“心齋”、“坐忘”等手段,“墮肢體,黜聰明,離形去知,同於大道”,獲得精神生命的絕對超越。

基於這個生死觀,莊子本人對生死很豁達。據《莊子·至樂》篇記載:莊子妻死,友人惠施前往吊唁,發現莊子他老人家坐在那裏伸長雙腿,敲著瓦缽唱著歌,悠然自得。惠施責怪道:大嫂和你一起生活了幾十年,為你生兒育女,現在死了,你不但不哭,而且還敲瓦盆唱歌,太過分了吧!莊子回答說:哪裏呀!她剛死得時候我還是挺傷心的,但後來我考察她的元始,本來就沒有生命,沒有形體,沒有精氣。有了形體,有了生命,有了精氣,終於又衍變到死亡,這就好比春夏秋冬四季的自然變化。她現在安然地長眠於天地之間,我如果此時號啕大哭,那太沒道理了!不過,後有網友開玩笑說,據考證,這莊妻是“河東獅”,這老莊是“妻管嚴”,難怪他那麼開心。

莊子病危,兒女們圍著他哭,莊子說:快走開,不要驚動了造化。旁邊的朋友問:造化要把你造成什麼呢?是鼠肝嗎,是蟲翅嗎?莊子說:我把天地當做火爐,把造物主當成鑄造師,有何不可?莊子將死,學生們打算選塊風水寶地,建一個大陵墓,上麵刻些“學術泰鬥”字樣,同時把一些金銀珠寶放在棺材裏。莊子說:我以天地為棺材,把日月作為玉環,視星星為寶珠,以萬物作為陪葬,我還缺什麼呢?學生們說:我們怕老師被烏鴉、鷂鷹吃掉呀!莊子說:在地麵上被烏鴉、鷂鷹吃,在地麵下被螻蛄、螞蟻吃,奪了這個的食物給那個,你們怎麼這麼偏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