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看來,莊子還是“知行合一”的。老莊隨順自然、不喜不懼對待生死的態度,大大地影響了後來魏晉南北朝的風流名士以及後世的一些知識分子,比如陶淵明、阮籍、嵇康、劉伶等人,他們都以達觀著稱,視死如歸。陶淵明在《挽歌詩》中寫到:“親戚或餘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體同山阿。”劉伶喜歡喝酒,每次出去喝酒,都帶一個童子,說:死便埋我。嵇康更絕,他被人陷害受刑,臨死之前居然瀟瀟灑灑地彈了曲《廣陵散》,還搖頭歎氣:自此廣陵絕響矣。
道家的方案,如果要安一個名字的話,我們可以稱之為自然主義方案。道家的方案,個人的感覺是比儒家的具體一些,但還是有些玄。老子的幽玄之語,莊子的悠謬之言,隻有知識分子能聽懂一些,普通老百姓還是不明就裏。所以,中國的民間還是以信鬼神的居多,認為人死後,福德大的,成神;普通的,都做了鬼。所以清明節,七月半,都要給祖先們燒些紙錢,供應些糧草,杜牧詩雲:“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看來全世界的人都在試圖尋找某種蘊涵在死亡和個人困擾背後的事物,一種持續、真實、永恒的事物,他將其稱為是上帝或是許多其他的名字,並且盡管大多數人並沒有親身體驗,他們仍然能夠信仰那種事物。”(吉多·克裏希納穆提)中國人在探索生命的解脫,外國人也沒有“坐以待斃”。我們再來考察世界上的基督教、伊斯蘭教的方案。
相對東方先哲的玄之又玄,西方開的藥方,邏輯明晰,比較易懂。基督教認為,死是生命中的一個必然過程。對於基督信徒來說,死不是關上了的門,而是敞開另一道門,通向永生之門。他們相信一個人隻要誠心懺悔,承認自己所犯的一切罪愆,虔誠依靠耶穌基督,死了之後,就會與主親近,與主同在、同行、同住,所以,死亡不會斷滅,“不至滅亡,反得永生”。
基督教認為,死是另一個全新的開始,是期盼的兌現,是歸回的門戶,是通向永生的橋梁。《聖經》上講,人的死是土(身體)歸於土,靈歸於賜靈的上帝。人身體的本質是土,來自土必須歸土,這是塵世肉身的回歸;靈魂來自上帝卻要歸回到賜靈的上帝,這是靈魂的返鄉。人活著時,靈魂拘於肉體枷鎖,是不自由的。死後,從此活在純粹的精神世界裏,也就是主的天堂,靈魂得到解脫。因此,死亡並不可怕,反而要全身心擁抱它。基督教視死為“新生”,這種“生”不是佛教所講的輪回式的再生,而是從此生過渡到天國,從暫時過渡到永恒,從異土過渡到故鄉的“生”。新生,必須要經曆死;死亡,卻充滿歸鄉的喜樂和溫馨。保羅說:“情願離世與基督同在,因為這是好得無比的。”所以,基督教的喪禮某種意義上是一個慶典,是憂傷話別,更是莊嚴相送。
基督徒有“三生有幸,一死安穩”的說法。哭哭啼啼來到世界謂之“一生”,因耶穌而經曆重生謂之“二生”,將來到天堂裏永生謂之“三生”。獲得生命是榮幸,生命的重生是榮耀,永生更是生命的永恒安頓,故曰:“三生有幸。”死,是對人類罪孽的懲罰,是所有亞當的子孫都必須承受的,必須勇敢麵對它。死有三種,一種是肉體生命的死,一種是靈魂生命的死(和上帝斷絕了關係),一種是將來死後審判下的永死或曰第二次的死。然而基督徒隻用經曆肉身的死,《聖經》以溫馨之語來形容,是在主的懷抱裏“睡”了,安穩無比,是“安息”。因為在主的懷抱裏死的人,脫去塵世的勞苦,卸下俗世的重擔,去除肉身的枷鎖,斬斷世務的纏縛,生命以全新的姿態在永恒中安憩,此所謂“一死安穩”。基督徒視死亡如歸,就不奇怪了。宗教改革家馬丁·路德臨死時,連說三次:“我把我的靈魂交在你手裏!真理之神啊,你已救贖了我。”約翰·彌爾頓(《失樂園》作者)臨死留言:“死亡是開啟永恒之宮的偉大鑰匙。”
源自阿拉伯民族的伊斯蘭教,透過阿拉伯半島的先知穆罕默德及其門徒、波斯人與土耳其人的發揚光大,形成廣布五大洲的三大世界宗教之一。伊斯蘭教義的主體是創世論和末世論。和基督教一樣,伊斯蘭教主張唯一真神創造宇宙萬物,最後並創造所有生命中最尊貴的人類,來代理真神掌理萬物。這個唯一的真神就是真主安拉。末世論則認為,宇宙終將毀滅,死亡隻是從今生過渡到後世的一個階段。在世界末日,真主將以其大能使所有逝去的人類從墳墓中複活,並接受最終的審判。審判以每人在此世時所作的善惡為標準:如果某人信仰正確並且行善積德,他就能得到救贖,進入永生天國,並得到天園的賞賜;如果某人不信真主且幹盡壞事,結果將是打入地獄接受火刑的懲罰。伊斯蘭教導人們信仰後世,遇到任何艱難困苦,都必須克服,因為生命是真主賜予的,因此要好好利用生命,侍奉其主,執行真主代理者的職務,所以伊斯蘭教的人生觀積極有為。對伊斯蘭教徒來說,死亡隻是通往永生的過渡,今世隻是人生旅途的客棧,真主才是生命的最終歸宿,今世的功修隻是為來世天堂永生及真主無限恩賜做準備,而今世所獲得的榮華富貴隻是身外之物。當最後審判來臨,真主判斷一個人的善惡果報之獎懲是不考慮這些的。死亡除了是一個休止符外,更是一項真主所賜予的救贖契機,使人看破世俗得失毀譽之虛幻性,以積極追求永恒真理。從這一點來說,頗類似於東方的佛教。
(注:本節未注明出處的引文基本出自《老子》、《莊子》)
伊人若茶:生與死的思考,鑄就了人類哲學的恢弘與博大。中國古代哲學中關於生死之論,不乏智者和睿者。比較起來,偶更喜歡道家先哲們以“齊同萬物”的開闊視野來看待生死。
大偉:基督教視死為“新生”,是從此生過渡到天國,從暫時過渡到永恒,從異土過渡到故鄉的“生”。新生,必須要經曆死;死亡,卻充滿歸鄉的喜樂和溫馨。保羅說:“情願離世與基督同在,因為這是好得無比的。”所以,基督教的喪禮某種意義上是一個慶典,是憂傷話別,更是莊嚴相送。所以生也好,死也罷,都是一種存在方式,無足懼也。
大音希聲:“天地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我不貪生,也不怕死。
絕處逢生:人生一世,如駒過隙。所以,珍愛生命,不辜負!
淡飯粗茶:幸福據說就是生得好(健康)、活得老(快樂)、死得快(到該死的年齡),所以……
佛教認為有形的世間萬象包括人本身本質是空,人的念頭和思維本質也是空,是有生滅的,而那不生不滅的、無形無相的、能化能作的、究竟圓滿的,就是真如、佛性,就是本來麵目,就是修行者所要追求的彼岸。
佛教的生死觀,有助於人們不斷審思自己、調整自己、淨化自己,去尋找一種平衡點,既讓此生更有意義,又促使自己在有生之年行善積德,自利利他,為社會作貢獻,使自己百年之後有一個更好的生命流向。
步入佛家門檻前先聽個故事:有一老員外晚年得子,人們紛紛到他家去祝賀,一位禪師也去了,但他沒有祝賀的意思,反而憂戚滿麵。員外不解,問道:“禪師啊,有什麼傷心事呀?”禪師答曰:“我是傷心你家多了一個死人。”生就是死,死就是生,這個故事隱含了佛家的生死觀。
在兩千五百多年前的古印度,佛祖釋迦牟尼在尼連禪河邊的菩提樹下趺坐四十八天,證得無上正等正覺,大徹大悟,獲得了生命的大解脫。在禪定中,佛祖徹知宇宙的本然、生命的真相。隨即在鹿野苑初轉法輪,度了陳如等五人,此後住世說法四十五年,開創佛教,度人無數。佛教關於生死的基本思想是輪回觀、苦空觀和解脫觀。
首先看輪回觀。
與基督教、伊斯蘭教一次性轉換不同的是,佛教認為生命的流轉是無始無終的,生而有死,死而有生;生是死之始,死是生之初。佛教否認造物主,不認為生命是由上帝或神造出來的,而認為生命因緣而起,因緣而滅,是謂緣起。“此有則彼有,此生則彼生,此無則彼無,此滅則彼滅。”(《阿含經》)任何現象都是依一定的因緣集合而生滅相續、生死相續、因果相續的不斷連續的過程。佛教以“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之“十二因緣”來描述生死的輪回相狀:有情生命與生俱來就有“無明”煩惱;無明是生死的根本,為多生累劫所造的因,遇緣投胎轉世的過程是“行”;生命輪回的主體,是“阿賴耶識”;阿賴耶識在母體子宮裏漸漸孕育成生命體是為“名色”;名是生命體的精神部分,色則指物質部分,數月之後,生命體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成熟,稱為“六入”。胎兒脫離母體後開始接觸外界,在嬰兒的階段都屬於“觸”;長大以後,漸漸對外界有許多苦樂感“受”,從而對苦境、樂境產生“愛”與“不愛”,並且努力去求“取”所愛。生命體身、口、意的行為造作,又種下了後“有”生命體的因。根據愛、取、有三支苦因,依因感果,又出世投生,生而又死,如是不斷輪回。十二因緣中,生死猶如連環鉤鎖,相續不斷。
佛教認為,整個宇宙有十法界,即佛、菩薩、聲聞、緣覺、天、人、阿修羅、畜生、餓鬼、地獄。佛界即涅槃境界,徹底了脫生死,斷除煩惱;菩薩是悟了道的,但還有微細煩惱未除;聲聞,緣覺證得了空性,解決了生死,但還沒有完全悟道。這四個法界是了脫生死的境界,是超凡入聖的,所以叫“四聖”;天、人、阿修羅、畜生、餓鬼、地獄六道都是眾生,即便是天上的神仙,天福享盡,還是要下墮輪回,所以這六道又叫“六凡”。眾生就因著“十二因緣”,在六道中生生死死,像車輪一樣轉動不停,輪回不息,“始終相成,生滅相繼生死死生,生生死死,如旋火輪,未有休息”(《大佛頂首楞嚴經》)。佛教認為,眾生輪回到哪一道上去,是到天上去享天福,是在人間繼續做人,還是下地獄受罪,完全看你前生的行為,也就是所造的業(身、口、意三業)、所積下的因,來決定你此生的去向。行善業,積善因,可入天、人、阿修羅三善道;如行惡業,積惡果,便會墮入三惡道。
其次看苦空觀。
佛教認為,眾生依存的這個世界,是有缺陷的娑婆世界,是五濁惡世,有生皆苦,有受皆苦。佛教有“八苦”之說:一是生苦,人受胎、出胎都要受到極大的苦痛;二是老苦,齒搖發落,耳聾目盲;三是病苦,一病就了無生趣;死苦,四大分離,如烏龜脫殼;怨憎會苦,討厭的人總晃來晃去;愛別離苦,喜歡的人一年到頭見不到;求不得苦,想得到的東西總是不能如願;五陰熾盛苦(色、受、想、行、識)。那麼,造成苦的原因是什麼?是因為“集”,即人們對外物有欲望,欲望得不到滿足,就產生痛苦,因痛苦產生種種行為和煩惱,使生命處於輪回之中。“滅”就是要滅除欲望,證得空性,滅煩惱,了生死,這就是佛教所說的“滅”。“道”即實現滅“苦”的法門。這就是佛教所說的苦、集、滅、道“四諦”。
佛說,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一切有為法,如露亦如電,如夢幻泡影,應作如是觀。宇宙有成住壞空,自然有寒暑冷熱;生命有生老病死,山河大地及一切現象都有毀壞的一天,一切皆流,一切皆幻,一切無常。佛經雲:“須彌雖高廣,終歸於消滅;大海雖淵曠,時至還枯竭;日月雖明朗,不久則西沒;大地雖堅固,能負荷一切;劫盡業火燃,亦複歸無常。”生命無常變滅,刹那不停地變化著。所謂“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金剛經》)。佛教認為有形的世間萬象包括人本身本質是空,人的念頭和思維本質也是空,是有生滅的,而那不生不滅的、無形無相的、能化能作的、究竟圓滿的,就是真如、佛性,就是本來麵目,就是修行者所追求的彼岸。
再看解脫觀。
人可以解脫生死嗎?人人都能解脫生死嗎?第一個問題,佛祖釋迦牟尼本人在菩提樹下證道了生死,這是無疑的。但是人人都有佛祖這樣的可能嗎?佛祖證道後在菩提樹下歎曰:“奇哉,一切眾生都具如來智慧德相,皆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在這裏,佛祖鄭重地昭告眾生:任何眾生都有佛性,隻要去除妄念,證得本性,都能得到解脫。
佛家的解脫可分幾個層次:一是佛菩薩層次。即見性成佛,證悟大道,徹底解決生死煩惱,然後回到倒駕慈航,回到娑婆世界,度化眾生,這個層次是佛教的大乘境界。二是聲聞緣覺層次。這一層次解決了生死,但還沒有完全悟道,還有煩惱,不能去度化眾生,被稱之為“自了漢”。“五百羅漢”就是這一層次,這個層次是佛教的小乘境界。三是人天層次。這一層雖然沒有脫離六道輪回,但是能夠進入比較好的天道和人道。這一層次相對來說是一個不是解脫的解脫,畢竟免於墮入三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