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章 見山見水(3 / 3)

好一個圓融的世界。

附:大偉《萬事隨緣》

有些事,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心情會忽好忽壞。這些天,又有結,有些鬱悶。

先去日月經天先生的博客,正好看到他的新文章《安頓此心:素讀〈菜根譚〉之三》,心裏反複讀著:屋暗推窗,即是明月。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其實人生窮盡複通,關鍵在於不滯於一時,滯於一處,要學會知命,學會轉化,學會移情,學會融通。

人在不同的需求、不同的心情時,看這樣的有著禪機的文字,感受是不一樣的,感受一次深過一次。

死黨之間,無論誰遇到問題,一定會第一時間見麵。好在我們三家的物理距離很近,相隔總共不過千米,一條線上。也是一種緣吧。沒有去茶樓,省錢。地點在老大家。

最近每個人都有些或工作或思想上的事情,需要私聊。現象說完之後,我們開始不靠譜地感慨起人生。

宋代禪宗大師青原行思提出參禪的三重境界。參禪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禪有悟時: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禪中徹悟:看山仍然山,看水仍然是水。

其實,人生的痛苦應該都是停留在第二種境界裏。似懂非懂,似通非通。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紅塵之中有太多的誘惑,真實的麵具後隱藏著太多的潛規則。認可和欣賞的人,缺點也是優點,足夠的包容,足夠的感性。討厭的人,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自己的情緒常常會被外界幹擾,此一時,彼一時也。以自己的意誌看待周圍,要求別人,常常會自以為是。而其實,看到的並不一定是真實的。一切如霧裏看花,似真似幻,似真還假;山不是山,水不是水,很容易在現實裏迷失了方向,隨之而來的是迷惑、彷徨、痛苦與掙紮。

相互批評和自我批評並自動對號。同時,我也給三人傳達了從經天文章中學到的感悟,都似有所悟,尤其是我。這兩天一直想著如何能做到“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這般坦然、從容的出世狀態。

回到經天文章中的一段文字:在曆史上,始終能做到牢牢安頓心靈的,莫過於蘇東坡。蘇身負不世之才,懷抱天下之誌,一輩子宦海波瀾,起落沉浮,萬裏投荒,最後死於從貶地歸途。他當過兵部尚書這樣的大官,也曾經被貶到團練副使這樣的小吏;他有過高中皇榜、縱橫文壇的得意,也有身陷囹圄、九死一生的大難;他有兄友弟恭的親切敦倫,也有割親失愛的悲傷苦痛。但無論是處於什麼樣的境地,都沒有使他那顆活潑的心靈消沉過,絕望過。他受政敵迫害,一貶再貶,從黃州到嶺南,從嶺南到海南,每到一處,都能將心安住,與命運和解。無論什麼境地,他總能找到生趣,開荒,種菜,釀酒,做東坡肉,樂此不疲;無論什麼境地,無論受到什麼欺騙,都能做到對朋友誠篤,對家人友愛;無論什麼境地,他都能保持細膩活潑的心靈,將周邊的一切化為詩料,陶冶玲瓏詩心。這應該就是朱光潛先生曾說過的“以入世之心做事,以出世之心做人”的典範吧。

晚上,獨坐書房。想著自己不能豁然的理由,想著身邊的人和事,好像有漸悟的感覺了。又反複體會著開篇那個小故事。萬事隨緣。這個大師的萬事隨緣,便是一種超脫的智慧的人生狀態吧。所謂萬事隨緣,隨不是跟隨,是順其自然,不怨尤,不躁進,不強求;隨不是隨便,是把握機緣,不悲觀,不刻意,不慌亂。

古人造字時,所謂的“悟”就是我要麵對著自己的心。我多年來的習慣,當自己遇到重大問題不能解決時,除了多聽別人的意見,最後,也一定會一個人靜靜地麵對自己的內心,跟那個本我,也跟那個超我對話。今天亦是。

仍然是那些事,仍然是那些人,原本也是那要的態度;所不同的是,原本的態度是刻意的,是自我控製所為。這樣的情緒長久不了,忽好忽糟,因為不是發自內心的,因此更多地時候是自己為難自己。而今天再去看待這些,突然,從心裏真的認為一切都原本就是這樣,每個人、每件事都在自然而然地存在著,我有什麼理由不去認可,有什麼理由要求按照自己的方式存在呢?

“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世本是世,無須精心去處世。”這就是萬事隨緣的境界吧。山還是山,水還是水。如釋重負。

古往今來一切聖賢,一切有成就的智者,都是在探求真理的過程中,不同程度地見道得道,隻因個人程度深淺不同,因時、因地的不同,所傳化的方式有所不同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