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 銅元素:銅和鐵一樣參與造血,對構成心髒、動脈的結締組織和維護心血管健康有重要作用。缺銅易使血中膽固醇、甘油三酯和尿酸水平升高。豬肉、動物肝髒、蝦、大豆、菠菜、柿子、粳米、芝麻等富含銅元素。
5.8 鎂元素:鎂對蛋白質合成,肌肉收縮和體溫調節,維持心腦血管生理功能正常,特別是鎂對血壓、心肌的傳導性與節律、心肌舒縮有關。缺鎂易引起供應心髒的血液和氧氣的動脈痙攣,導致心髒病猝死。大米、粳米、小米、豆類、菠菜、芝麻、蘿卜葉、芥菜、土豆、黃花菜、紫花、海帶、香蕉、菠菜等富含鎂元素。
5.9 碘元素:成人體內含碘50毫克,主要存在於肌肉和甲狀腺中,用以調節人體的基礎代謝,維持生長和促進發育。缺碘會產生甲狀腺腫大。海帶、紫菜、海魚、海蝦等富含碘元素。
5.10 磷元素:成人體內含磷近800克,約80%在骨骼內,是構成骨骼、牙齒的主要成分,其餘在軟組織和血漿中。缺磷會產生骨骼、牙齒功能不正常,骨質疏鬆、骨質軟化和骨折。穀類、大豆、花生、李子、葡萄、粟子、土豆、雞、蛋黃、酵母、蝦等富含磷元素。
5.11 錳元素:錳是多種酶的激活劑,能保護機體組織細胞免受臭氧基和其他環境汙染氧化劑的損害,並能促進正常成骨作用。缺錳易引發皮膚瘙癢和癲癇病。大豆、粳米、小麥、芝麻、豆腐、牛肝、蘿卜等富含錳元素。
5.12 鈷元素:鈷對造血有重要作用,缺鈷易貧血。動物肝、牡蠣、沙丁魚、蝦、茶等含鈷元素。
5.13 鉻元素:鉻對激活胰島素,隨之從血中攝取糖分運入體細胞起重要作用。缺鉻過多會導致近視和糖尿病。酗酒會消耗鉻元素。牛肉、豬肉、雞肉、雞蛋、豆類、小麥等含鉻元素。
5.14 鉬元素:鉬在人體內含量不足9毫克,但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對心血管病的發生有一定影響。體內鉬過量會造成動脈硬化,缺鉬會發生克山病。鉬與腫瘤病關係密切。動物肝腎、穀類、有葉蔬菜和豆莢等富含鉬元素。
5.15 氟元素:氟是形成牙釉質和硬骨的主要成分,常飲含有氟元素的水有益於防治骨質疏鬆症。氟攝取不足,氟則轉變為牙釉質而發生障礙,造成齲洞擴大。
6、膳食纖維:膳食纖維是指一般不易被消化的食物營養素,主要來自於植物細胞,包含纖維素、半纖維素、樹脂、果膠及木質素等。穀皮、麥皮、豆皮和蔬菜的莖、葉及水果、硬果中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纖維食物能防結腸癌、便秘。增加粗糧、蔬菜、水果、豆類等食物中的纖維素,能改善血糖代謝,減輕肥胖。一般認為,成年人每天攝入400克的糧食和500克蔬菜,即可滿足人體對膳食纖維的生理需要。
五、水分
水是生命之源,沒有水,物質與物質之間就無法相互融合,無法循環再生。水是生命之本,人體各物質中水的含量最多,胎兒體內水分占90%以上,嬰兒80%,青壯年70%,中老年65%左右。人的衰老過程也是水分不斷丟失的過程。人體對水的需要量隨年齡、體重、環境和勞作強度而定,正常成人每日需水2500~4000毫升。
水由2個氫原子和1個氧原子組成,人體內的一切化學反應都是有水參與,如果沒有水,吃進的食物不能消化,氧氣不能到達組織中的細胞,養料、激素、微量元素、維生素均不能到達身體的各部位,各種新陳代謝將無法進行。水還參與蛋白質、核酸、碳水化合物的結構,構成生命質量,共同完成生命的能量、物質和信息等生命活動。
水的電解能力可使體內的水溶解物質,以溶解狀態和離子狀態存在。水分流動性在人體消化、吸收、內分泌、循環、排泄過程中,可以加速廢物的排泄和營養物質的運輸,促使體內新陳代謝的化學反應順利進行。水能調節體溫,人體各種組織產生的熱量通過水的調節、消耗、蒸發、導熱以維持各種組織的溫度,以保持恒溫。如外界環境溫度高時,體熱可隨水分經皮膚蒸發而散發,使體溫達到恒定。水是細胞和體液的主要組成部分,人體的各種生理功能都要在水的參與下才能完成。水是人體內含量最多的一種組織成分,是維持人體健康不可缺少的物質。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代謝、利用、輸送、排泄和呼吸活動等都要有水參與。水是關節、肌肉、體腔和各種器官的潤滑劑,是保持血容量和血液循環的恒定器。因為有水,血液才能流向全身直至進入微循環毛細血管,以維持生命功能正常進行。水對人體的重要性超過食物,人沒有食物能生存幾周,而不飲水隻能生存幾天。
水的作用關係到人的生命和健康。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發展,現在市場上出現了負離子水飲水機,其主要功能是將自來水外加電場電解水,或利用異種金屬接觸電勢產生電解離子水,不用外加電場製造出來的水更安全,符合健康標準,氧化電位還原呈負值,這種水不含有毒、有害等物質,沒有異味,含有人體所需的礦物質和微量元素,pH值7.45~8.5左右,水中溶解氧和二氧化碳適度,小分子團(水的締合分子含6~7個水分子),水的滲透力、溶解力、代謝力強。
現在大多數人喝的是大分子團水,這種水滲透力、溶解力差,不能很快送到細胞。常喝大分子團水易得動脈硬化,動脈內脂質沉積物逐漸增多,器官功能下降,血流阻力增大,伴隨高血壓、高血黏、高血糖、高血脂,從而引發心腦血管疾病。
俗話說:“藥補不如食補,食補不如水補”,“水是生命之本,百藥之王”。根據科學研究,現代健康飲水標準:
1、不含有菌、有毒、有害、有異味的水;
2、水硬度適中,水的滲透力、溶解力和代謝力強;
3、含人體所需的礦物質;
4、pH值呈弱堿性;
5、水中溶解氧和二氧化碳適中;
6、水分子團小,適於人體細胞吸收利用;
7、水的營養生理功能好,容易進出細胞膜運送養料,帶走廢物,淨化血液,活化細胞,電導率適中,氧化還原電位低。
水汙染對健康的影響:
一是水受化學有毒物質如各種化學物質和農藥等汙染後,通過飲水和食物鏈引起急性和慢性中毒;
二是水中的砷、鉻、鎳、鈹、苯、胺等可在懸浮物、底泥和水生物體內蓄積,可能誘發癌症;
三是由於人畜糞便等生物性汙染物汙染水質,可能引起細菌性腸道炎類疾病;
四是如水質產生異味、異色、異臭,呈現泡沫或油膜等,常可引發人體感官器官疾病。
據調查,目前多數人喝的是大分子團水,這種水結構生物化學反應差,脂質代謝差。人的脂質隨著年齡增大逐漸增多,血流阻力大,血流量減小,而中老年人大多都有動脈粥樣硬化,同時伴有高血壓、高血黏、高血糖、高尿酸,致使生命質量受到影響。動脈內脂質沉積逐漸增多,導致器官功能障礙,造成人的自然壽命縮短。據研究,長期飲用大分子團水,是使人類逐漸形成動脈粥樣硬化而提前致病、致殘、致死的主要原因。
水療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呼吸,消除疲勞,增加肌肉力量,發揮交感神經功能,治療各種神經官能症,消除細菌、病毒和保護皮膚。冷熱浴可使汗腺分泌加強,汗液大量排出,使血液濃縮,組織內的水分進入血管,並將有害代謝物和毒素排出體外。
水是維持人體生理、生化活動的重要營養素,人的體溫調節,血液循環,維持人體代謝,保持體液的壓力都離不開水。水能使礦物質在體內離子化,促使細胞代謝的產生,促進人體內分泌,促進酶的催化作用,沒有水的介質作用,一切代謝活動會停止。
水有保健、免疫、助消化、激活酶等生理功能,經常飲優質健康水能調動、激活整體生命物質的生理活性功能。人們的日常生活變數很多,平時多飲水是預防疾病和保持健康的有效途徑。空腹、半空腹飲水最佳。早晨、上午、下午、晚上什麼時候飲水,根據每個人的具體情況而定,但飯後一小時內一般不要飲水。
國以人為本,人以健康為本,健康以血液為本,血液以細胞為本。健康是生命存在的根基,是人生立身處世的資本,是創造財富與謀求幸福的物質基礎。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展,越來越多的人,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關心和重視身體健康,大家都渴望著生命質量的提高,期望著生命歲月的延長。
國際醫學專家對全球疾病現象進行研究後提出:在致病因素和疾病的防治中,遺傳因素占15%,社會因素占10%,醫療因素占8%,氣候地理等自然因素占7%,而個人的行為、生活方式因素占60%。現代醫學研究有80%的疾病可以靠自身因素來解決。大量事實證明,要保持身體健康,隻有自己重視從思想行為、飲食營養、體質鍛煉、睡眠休息、生活保健、疾病防治等方麵認真做好,未雨綢繆,防微杜漸,就一定會有健康的身體。
人生健康內容可以比作一棟房屋結構來形容,保持精神健康比作為房屋的梁柱,如果房屋的梁柱歪斜,房屋就無法支撐,有倒塌的可能;合理安排飲食比作為房屋的基礎,房屋基礎不堅實牢固,房屋就無法立存,就不能長久展現在地麵上;長期適度運動比作為房屋的磚牆,房屋沒有磚牆圍隔就無法居住,風沙、灰塵、汙氣就會隨時侵蝕人體;充足有效睡眠比作為房屋的門窗,房屋沒有門窗,房屋就無法防盜通風,有了門窗還需要按時關開;堅持常態保健比作為房屋室內的地麵、門窗、桌椅、床櫃和炊具要經常清理打掃灰塵、汙物,否則房屋就無法幹淨整潔;注意防治疾病比作為房屋的頂蓋,房屋沒有頂蓋,房屋就無法遮擋自然災害,居住的人們將不能躲避風雨和陽光的侵襲。健康麵前人人平等,如果人的身體不健康,不管有多大權利、多少金錢、多高地位都無濟於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