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投機的人具有強烈的責任感,不管處在什麼樣的崗位上,都要有效地履行崗位職責,並把自己的工作與企業的整體工作聯係起來,主動地承擔起應有的責任。
一個人要想成功,不能每天都想著走捷徑,要知道,投機隻能得到短暫的輝煌,隻有真本領才能打動成功女神,得到榮譽的桂冠。
懷才不遇的苦悶——關鍵時刻顯身手
相信很多人都遇到朋友抱怨自己懷才不遇,或者說,大多數人的內心中,都對自己的現狀不甚滿意,都渴望有一天,能夠一鳴驚人。當然,有的人成功了,有的人卻還在抱怨命運的不公。
大多懷才不遇的人,都有一個特點,整天處在一個消極的工作態度中,一種不被重視的不公平感使他們的心中充滿了不滿、抱怨,甚至憤怒。其實懷才不遇這段過程很重要。因為在這段過程中的表現,直接決定了你以後“遇”了的時候,能夠“遇”多大,能夠“遇”多久。懷才不遇是一種常態,每一個人都要去經曆。那麼在這個時候最關鍵的是心態的調整,如何把自己心態調整到一個最平和的最佳狀態。
有這麼個笑話,有一次,一隻大老鼠和一隻小老鼠在洞外散步。突然,一隻貓堵住洞口,張牙舞爪地撲來。老鼠拚命跑,貓就使勁追。就在山窮水盡時,小老鼠回過頭,衝著貓大叫一聲:“汪汪。”貓被嚇跑了。大老鼠誇道:“行啊,還會一手,厲害!”小老鼠一抹汗,感歎說:“這年頭,掌握一門外語,真的很重要!”
笑話確實很搞笑,也經常作為聊天中的笑料被抖出來。但是寓意確實很深刻。
在中國人看來,“槍打出頭鳥”的觀念一直都支配著自己的一舉一動,“出頭鳥”由此也成為一個貶義詞——形容那些狂妄自大、目中無人、愛出風頭的人。“低調”、“逆來順受”漸漸成為“職場聖經”的關鍵詞。日漸缺少敢於表達自己的想法、敢於去實踐自己想法的人,放眼望去,好像每個人都差不多,沒有哪一個能讓領導“眼前一亮”的。
如果你也想有機會展示自己,贏得別人的認同,就請修煉一門過硬的本領吧,在關鍵時刻,表現出自己的實力,獲得大家的肯定。
職場猶如戰場,這個比喻似乎有些殘忍,但是這卻也是一個不爭的事實,雖然這裏沒有硝煙彌漫,也沒有廝殺連天。在如此激烈的競爭之中,誰才是真正的贏家?又由誰來主宰職場的沉浮?誰將在這場戰爭中被淘汰出局,誰將在這場戰爭中取得勝利?沒有人會願意在還沒有到達終點之時便提前出局,沒有人會願意在各種明爭暗鬥中敗下陣來。但是,現實卻總是殘忍的。有些事由不得你願不願意。而如果想要立於不敗之地,則需要在關鍵時刻,有拿得出手的本領。
《史記·孟嚐君列傳》載:戰國時候,齊國的孟嚐君喜歡招納各種人做門客,號稱賓客三千。他對賓客是來者不拒,有才能的讓他們各盡其能,沒有才能的也提供食宿。有幾個人,一直都默默無聞,看起來沒有什麼特殊的本領,經常受到其他賓客的嘲諷。
有一次,孟嚐君率領眾賓客出使秦國。秦昭王將他留下,想讓他當相國。孟嚐君不敢得罪秦昭王,隻好留下來。不久,大臣們勸秦昭王說:“留下孟嚐君對秦國是不利的,他出身王族,在齊國有封地,有家人,怎麼會真心為秦國辦事呢?”秦昭王覺得有理,便改變了主意,把孟嚐君和他的手下人軟禁起來,隻等找個借口殺掉。
秦昭王有個最受寵愛的妃子,隻要妃子說一,昭王絕不說二。孟嚐君派人去求她救助。妃子答應了,條件是拿齊國那一件天下無雙的狐白裘(用白色狐腋的皮毛做成的皮衣)做報酬。這可叫孟嚐君為難了,因為剛到秦國,他便把這件狐白裘獻給了秦昭王。就在這時候,有一個門客說:“我能把狐白裘找來!”說完就走了。
原來這個門客最善於鑽狗洞偷東西。他輕易地鑽進貯藏室把狐裘偷出來。妃子見到狐白裘高興極了,想方設法說服秦昭王放棄了殺孟嚐君的念頭,並準備過兩天為他餞行,送他回齊國。
孟嚐君可不敢再等兩天,立即率領手下人連夜偷偷騎馬向東快奔。到了函穀關(在現在河南省靈寶市,當時是秦國的東大門)正是半夜,按秦國法規,函穀關每天雞叫才開門,半夜時候,雞怎麼能叫呢?大家正犯愁時,隻聽見幾聲“喔喔喔”的雄雞啼鳴,接著,城關外的雄雞都打鳴了。原來,孟嚐君的另一個門客會學雞叫,而雞是隻要聽到第一聲啼叫就立刻會跟著叫起來的。怎麼還沒睡踏實雞就叫了呢?守關的士兵雖然覺得奇怪,但也隻得起來打開關門,放他們出去。
而那兩個立功的門客,也受到了嘉獎和賞賜,贏得了尊重。職場很多人也是如此,別老是抱怨工作崗位上沒有機會,其實機會處處都有,能不能在緊要關頭勇敢地抓住機會才最重要,才有機會脫穎而出。
沒有真正的懷才不遇。如果你是匹千裏馬,早晚都能遇到你的伯樂。或許你現在還沒有遇到,那隻是因為時機未到。因為你的才能是一種現實的存在,你現在的老板或許能忽略它的存在性,卻無法磨滅它的存在性。但在將來的某一天或許你的才能將被他們認同,現在隻是能讓你顯身手的時機未到。
一個人會在什麼位置上,一定有它的原因。如果你在抱怨自己的懷才不遇,抱怨你的薪水不夠多,抱怨你很長一段時間沒有升職,那麼極有可能是因為你還沒有打造出自己的不可替代性,沒有成為公司的關鍵員工,不具備“金飯碗”所需要的核心競爭力。因此,你應該做的是用行動代替你的抱怨,隻有付諸行動,真正擁有了才華,才能懷才而遇。從現在開始,打造你的不可替代性,這不像你想象中那樣艱難,你隻需要比別人多付出一點兒,總有一天,你會成為別人不可取代的出色人物。
保持樂觀、積極的心境;不要再為自己的懷才不遇去怨天尤人;而是學會堅持和等待,更好地完善自己。這樣的信念會讓你在機遇到來的時候更有“懷才能遇”的可能性。
想必都聽說過“是金子總會發光的”這句話。我們都知道,黃金在人類心目中具有崇高的地位,被視為財富的象征。人類曾使用貝殼充當貨幣,後來又用銅幣、鐵幣取代它。近代以來,隨著紙幣的通行,銅幣、鐵幣也逐漸隱退。紙幣的作用,又逐漸被所謂的“電子貨幣”削弱。但是,直到今天,黃金仍是世界各國公認的國際性貨幣。著名經濟學家凱恩斯曾經說過:黃金在我們的製度中具有重要作用,它作為最後的衛兵和緊急需要時的儲備金,還沒有任何其他的東西可以替代它。也就是說,黃金之所以地位高,是因為它不可替代。
文藝複興時期,畫家米開朗琪羅在一次修建大理石石碑時,同他的讚助人教皇朱裏十二世發生激烈的爭吵,米開朗琪羅感到非常憤怒,甚至揚言要離開羅馬。當時所有人都認為朱裏十二世會怪罪他,但出乎意料的是,教皇不但沒有責罰,反而極力挽留他。這是因為教皇知道米開朗琪羅一定可以找到新的讚助人,但他永遠無法找到另一個米開朗琪羅。米開朗琪羅在教皇眼中是一個不可替代的人。
想要成功的人,就要學會在關鍵時刻展示出自己的過人本領。在關鍵時刻做一個不可替代之人。職場上的事情很多,如果你的工作別人無法替你完成,那麼你就成功了一多半。所謂“一招鮮,吃遍天”,把自己的特長發揮到極致,能在關鍵時刻發揮作用的員工,當然是老板最喜歡留住的人,也必然會得到老板的讚賞和重用。
一直在付出——奉獻收獲快樂
記得有句格言說:如果一個人僅僅想到自己,那麼在他一生裏,傷心的事情一定比快樂的事情來得多。這個世界上需要每個人的奉獻,沒有不求任何回報的付出,當你要求這個世界有所回報的同時,你是否想過你付出了多少呢?所以當我們對這個世界,對自己的生活有所求有所得的時候,請先將你的愛獻出來。如果你希望得到別人的幫助,那就先幫助別人;如果你希望別人以微笑對你,那就先給別人一個甜蜜的微笑。生命是一種奉獻和付出,因為隻有在奉獻與付出中,生命才能彰顯它的使命和意義,奉獻過後才能收獲快樂,贏得尊重。
一個年紀很大的木匠就要退休了,他告訴他的老板:他想要離開建築業,然後跟妻子及家人享受一下輕鬆自在的生活。雖然他也會惦記這段時間裏還算不錯的薪水,不過他還是覺得需要退休了,生活上沒有這筆錢,也是過得去的!老板實在有點舍不得這樣好的木匠離去,所以希望他能在離開前,再蓋一棟具有個人風格的房子。木匠雖然答應了,不過可以發現這一次他並沒有很用心地蓋房子。他草草地用了劣質的材料,就把這間屋子蓋好了。落成時,老板來了,順便也檢查了一下房子,然後把大門的鑰匙交給這個木匠說:“這間就是你的房子了,這是我送給你的一個禮物!”木匠實在是太驚訝了!也有點感到丟臉!因為如果他知道這間房子是他自己的,他一定會用最好的建材,用最精致的技術來把它蓋好。然而,現在他卻為自己造成了一個無法彌補的遺憾。木匠最後雖然付出了勞動,但是收獲的卻是遺憾。
俗話說: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這是自然規律,用在做人方麵,也是真理。
對人來說,最大的歡樂,最大的幸福是把自己的精神力量奉獻給他人。竭力履行你的義務,你應該就會知道,你到底有多大價值。
在美國,據說有一位帶有傳奇色彩的出租車司機,他的名字叫做沃利。
沃利的車,幹幹淨淨,明亮照人。沃利本人穿戴整齊,白襯衫、黑長褲、黑皮鞋,黑領帶,英姿煥發,彬彬有禮。每次拉載客人的時候,沃利都會走下車,打開後座車門,用手擋住車門上框,請客人上車。
等乘客坐定後,他會遞給乘客一張名片,說:“我叫沃利,很高興為你服務。名片上寫有我的服務宗旨,在我為你把行李放進後備箱時,你可以看一看。”名片背麵寫著“沃利的服務宗旨:用最快的速度,走最經濟的路線,在一路友好的氛圍中平安地將顧客送達目的地。”
每個乘客都暗自驚歎,看到車裏麵和車表麵一樣一塵不染時,對這個司機更是刮目相看。沃利一般會問客人說:“要喝一杯咖啡嗎?我的保溫瓶裏有熱咖啡。”
如果你想故意開玩笑:“咖啡就算了,不過如果有軟飲料的話,不妨來一杯。”沃利就會立即笑著回答道:“行呀,我這裏有可樂、礦泉水和橘子汁。”這時,你是不是驚訝得說話都有點結巴了:“那就……就……就來一杯可樂吧。”沃利的車上提供一些報紙和雜誌,他會對你說:“如果你想閱讀的話,這裏有《華爾街雜誌》、《華爾街時報》、《體育畫報》和《今日美國》。”
沃利的服務還沒有結束,他會遞給你一張紙。“這是電台的節目表,如果你想聽哪一個頻道,告訴我一聲。”他又補充說,車上的空調溫度可以按照顧客的要求進行調節。然後,他提出了這個時段抵達目的地的最佳路線的建議,請乘客定奪。他還告訴乘客,他可以介紹沿路的景色,也可以不說話讓乘客安靜,但這全憑乘客的選擇。
有的乘客問:“你是不是總是這樣服務你的顧客?”沃利回答說:“事實上,我隻是近兩年才這樣做的。在此之前,我已經開了五年車,和許多出租車司機一樣,也經常牢騷滿腹怨天尤人。但是,有一天,我看到一本書,書中說,如果你早晨起床,心中擔心這一天會是糟糕的一天,結果多半就會如此。我曾經看過一本書, 書的作者建議我們:“不要抱怨自己運氣不好,絕大部分的機會都是你自己爭取來的。與其把精力花在抱怨和發牢騷上,還不如把心思花在工作上,隻要認真去做,就能在競爭中脫穎而出!”
“這本書給了我很大的觸動,我感到作者好像就是針對我這樣的人而寫的。我不能再像鴨子一樣呱呱地抱怨了,我要改變我的生活態度,像雄鷹一樣高高地在藍天上飛翔。我認真觀察了那些喜歡抱怨的出租車司機,他們的車子大多很髒,他們的服務態度大多不很友好,顧客不是十分滿意。我決定有所改變,多為顧客著想,竭誠為他們服務。”
“我想你會有所回報的。”乘客說。“是的,”沃利答道,“第一年,我的收入就翻了一番。今年,將會增加得更多。今天,你很幸運,坐上了我的車,因為我現在一般不會空車,我的活兒不斷,用過我的車的顧客,下次用車,還會想到我,他們給我打電話,或發短信預約。我不方便時,會推薦那些服務同樣周到的司機,我從中收取一定的中介費。”
作為一名出租車司機,當沃利把溫暖的服務送給客戶,並看到了客戶反饋給自己滿意的微笑時,沃利的心是暖的,客戶的微笑就是對沃利服務的回報,是沃利得到的最大的收獲。
我們在努力付出的同時,也在收獲。我們每個人的能力在工作過程中得到發揚光大,我們的個人生活也在自己的辛勤工作中不斷改變著模樣。人生的重要意義主要體現在一個人的工作過程之中。
所以我們在為他人付出的同時,也在為自己工作。這個樸素的人生理念,教育我們要負有責任,要廉潔敬業。敬業鑄成完美人生,每個人都該讓自己在平凡的工作中創造不平凡,隻有勤奮努力、自強不息,才會成功。要知道我們不隻是在為他人工作,更不單純為了賺錢,我們是在為自己的理想而工作。隻有積極主動地幹好工作中的每一件事,才能更好地從中獲得發展的機遇。永遠記住,我們是在為自己工作,同時也在為他人工作。
你付出什麼,就會得到什麼回報。如果你一開始給予公司忠誠,關鍵時刻,你就會得到公司信任;如果你以積極的態度對待它,你也會得到公司積極的評價;如果你肯為公司搖旗呐喊,積極擁護公司,公司也會支持你的努力與願望,這就是其中的秘密,不但生意場上如此,生活之中亦是如此。
一個人最大的價值不是創造了什麼,而是給予了什麼,生命如何短暫也不能停止愛的腳步,即使隻能在蒼穹中一閃即逝,也會竭盡全力劃過一道最最美麗的弧線。
19世紀的法國,一位紳士不慎落水,農夫拚命將其救出,紳士欲報答農夫,農夫卻什麼也不要,於是紳士便懇切地對他說:“我會讓你的小兒子接受最好的教育!”果然,二十年後,農夫的小兒子成了著名的醫學家,而紳士的兒子卻得了不治之症,還好有了青黴素,紳士的兒子得救了,而青黴素就是農夫的兒子發明的特效藥。
贈人玫瑰,手有餘香;種下美好,長出芬芳,奉獻與收獲是一種相伴相隨的因果關係。
朋友,你還在抱怨上天不公嗎?不要這樣,真的不要這樣,生活給予我們每個人的甜蜜與痛苦都是均等的。當我們麵對艱難心坦然,麵對榮譽心泰然,麵對情感心怡然的時候,一切都顯得那麼海闊天空了。似乎所有的付出都會有相應的回報,那麼當我們的付出與回報不成正比的時候我們應該怎樣自我調控呢?我喜歡用這樣一句話來安慰自己:收獲是美麗的,付出是更加美麗的。
在我們的生活當中,總是會有很多很多的無奈,特別是一個人想幹出一番事業,想能夠有所成就,都會遇到無情的阻力。其實也很簡單,想成功,想要過上好的生活你就要比別人多付出,也驗證了那句話“付出才會有所收獲”。天上不會掉餡餅,讓我們快樂地付出吧,相信在我們身上會發生奇跡。
不順心的事情太多了——做一個打不倒的人
人生在世,注定要遭受許多不順心的事情,有的不順心的事情很小,有的不順心的事情很大。應該說,一個人越是成功,他所遭受的大大小小的不順心的事情也就會越多。在成功的道路上,總是曲曲折折,荊棘遍地,在困難中鍛煉成為一個打不倒的人 ,最終定能取得成功。
相信開車的朋友都有體會,在高速路上,每隔一段路就會有轉彎。設計師在設計路線的時候,逢山打隧道,遇水架橋梁,因為,兩點之間,直線距離最短。但是,路不一定是越直越好。有時候,某段路太直了,還得人為地拐點彎。路太直了,隨著路程增長,潛在的危險也會增加。那段人為設計的彎路,姑且就叫必要的彎路。
太多的彎路,肯定不宜高速行駛。而高速公路直得像一條有始無終的射線,也是不可取的。車速太快,交通事故頻發,欲速則不達了。所以,要在高速公路上人為地設計出一些彎路,讓司機明白,高速路不等於筆直路,也有彎道,得謹慎駕駛,頭腦中始終繃緊安全的弦,從而有效地降低行車風險。這些必要的彎路,雖然增加了裏程,但確保了高速公路的暢達,總體上路途反而“短”了。
人生也是如此,太平坦的直路,於我們的成長,不一定是好事。有時候,我們需要一種危機,來激發我們的潛能,喚醒我們內心深處掩藏已久的人生激情,來實現人生的最大價值。人的平庸,多數不是因為自身能力不夠,而是因為安於現狀、不思進取,沒有激發自己的潛能,在平淡機械的生活中埋沒了自己。不要總羨慕別人頭上的光環,其實你也有能力為自己加冕!
日本水泥大王,淺野水泥公司的創建者淺野總一郎,他 23 歲時穿著破舊不整的衣服,失魂落魄地從故鄉富士山走到東京來。因身無分文,又找不到工作,有一段時期,他每天都陷於半饑餓狀態之中。“幹脆賣水算了。”他靈機一動,便在路旁擺起了賣水的攤子,生財工具大部分是撿來的,一杯水一分錢,頭一天賣得6角7分,使他不必再挨餓了。成名後的他說:“人生所遇到的危機就是一個絕好的機會,也就是說,人在困厄時,他的想法就會改變,反而給予他一個轉機,使他湧上來無比的勇氣,使他更加聰明,更能勇往直前。因此對人生的困厄不必恐慌,應該感謝才對。”
對成功的信念永遠不放棄。人生中充滿風雨坎坷,我們在努力,在拚搏,可是一路上總是有這樣那樣的困難阻攔,它們絆倒我們,想讓我們低頭,停止前進的腳步。所以,懦弱的人此時會被嚇到,他們發抖了,以為命運注定了他們是失敗者。
機遇是難求的,失去了就不會再來,把握好現有的機會,努力進取,那麼你將會得到不菲的收獲。那些在困難麵前能夠堅持到底、努力奮進的人,最終能夠戰勝一切困難,取得最後的成功。
不管目前的生活狀況多麼糟糕,不管你的薪水低得那麼難於啟齒,不管創業之路遭到多少冷遇,也不要懷疑你的信念,做一個不被困難打倒的人。有了它的指引,你才能在矛盾中擺正心態,在失落中重新定位,才能“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那些成就卓越的人,幾乎都在追求夢想的過程中表現出一種頑強的毅力。美國著名動作影星史泰龍高中時代就夢想當一名演員,他前往好萊塢找導演,找製片人,整整三年,都沒有一個人看好他,他也沒有上過一個鏡頭。不過他沒有氣餒,而是一次次分析失敗的原因,在自我反省,自我檢討中進步著。終於,一個拒絕他二十多次的導演答應給他一次拍電視劇的機會,這部電視劇第一季就創下了收視紀錄,從此,史泰龍成了家喻戶曉的明星。
人生中不順心的事情簡直是數不勝數,那些失敗的人並不應該暗自悲傷,這樣是不值得人們同情的,而應該昂首挺胸,用重新燃起的希望再次去叩開成功的大門。失敗並不可怕,隻要我們懷著一顆不服輸的心,勇往直前,那麼勝利將不會離我們太遠。隻要厄運打不垮信念,希望之光就會驅散絕望之雲。疑問是打開知識大門的鑰匙,錯誤是正確的先導。提出了正確的問題,往往等於解決了問題的大半。
麵對夢想道路上的困苦艱難坎坷,執著是最好的利刃,它會幫助一個人劈開艱難,穿越困境,抵達鋪滿鮮花的夢想。
成功就是要不怕困難,不論事情有多不順,都不能被打倒。當你有理想的時候,就要告訴自己,“我一定要堅持”。如果沒有堅持為你保駕護航,即使再好的想法,也會因為挫折與失敗讓你失去信心。困難與迷茫總是會讓我們焦頭爛額,把我們壓得喘不過氣。也許每個人所走的路不一定跟自己所想的一樣,我們就肯定會遇到難以預知的困難,那時候,該怎麼辦呢?答案是,永遠不認輸,做一個打不倒的人。輸是一個多麼刺耳的字啊,我要追求的是勝利,所以這個時候我會迎難而上,這就是我應對奮鬥生涯突發問題的策略,自始至終抱著對成功信念的執著。事實就是如此,沒有一個人,能夠隨隨便便地成功,想成功就要付出你的汗水、淚水,同時還伴有失敗、挫折,甚至有時還會付出我們最寶貴的生命。成功的代價是巨大的,但是他所創造的價值要遠遠高出我們付出的一切。
一個人成功了,他有成千上萬的經驗,而失敗可就那麼幾種。為什麼世上隻有20%的人是富人,還有80%的人是窮人?就是因為成功與失敗之間有一步之遙,那就是打不倒的精神。一個人無論是富裕還是貧窮,有無學曆,那都在於打不倒的精神。如果一個人想成功,但沒有打不倒的精神,那麼無論在哪個行業都會是失敗的,即使你有了一點點成就,那又能代表著什麼呢?什麼是成功?我們怎樣才能成功呢?想要成功的人必須避開失敗的道路,才能通向成功的未來。
人要在挫折中成長,在一次次失敗中也逐漸明白,前麵的路途將會更加艱難,等著自己的將會是各種困難與挫折,要想不被它們打倒,那隻有打倒它們,人們常說人最大的天敵是自己,所以要想戰勝它們,首先得戰勝自己,若是連自己都不能打敗,一切都隻是紙上談兵。然而戰勝自己卻不那麼容易,得用足夠的事實來告訴自己,我行!我可以!站得更高才可以看得更遠,懂得的越多就會得到的越多,所以唯有不斷的充實自己,讓自己能像巨人一樣擁有強大的體魄,像阿凡提般擁有過人的智慧,才能讓自己處於不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