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以待人,容人小過,別人就會寬以待我,容我之過。其結果,雙方就會互謙互讓,互敬互幫,形成了團結和諧的局麵。
俗話說“宰相肚裏能撐船”,這是容人的最高境界是非常有道理的。那麼,領導容人究竟要容些什麼?
1.容人個性
由於人們的社會出身、經曆、文化程度和思想修養各不相同。所以人的性格各異。因此從根本上來說容人就是能夠接納各種不同個性的人,這不僅是一種道德修養,更是一門領導藝術。容人個性,才能善於團結各種不同個性的人共同協調工作,從而充分發揮個人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推動事業的不斷發展壯大。
2.容人之長
人各有所長,取人之長、補己之短,才能相互促進,事業才能發展。劉邦在總結自己的成功經驗時講過一段發人深省的話:“運籌帷幄之中,決勝於千裏之外,吾不如子房;安國家,撫百姓、給餉銀,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統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所以取天下也!”善於用人之長,首當其衝是容人之長。蕭何月下追韓信、徐庶走馬薦諸葛,這些容人之長的典故早已成為千古美談。然而,有的人卻十分嫉妒別人的長處,生怕同事和下屬超過自己。甚至想方設法進行壓製,其實這種做法是很愚蠢的。
3.容人之短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用一般眼光看來,在某一個方麵越有突出才能的人,往往在其他方麵的缺點也越明顯,正所謂:“有高山,始有低穀。”人的短處是客觀存在的,容不得別人的短處勢必難以成事。“管鮑分金”的故事就很耐人尋味。春秋時期,鮑叔牙與管仲合夥做生意,鮑叔牙本錢出得多,管仲出得少,但在分配時卻總是管仲多要,鮑叔牙少要。鮑叔牙並沒有覺得管仲貪財,而是認為管仲家裏窮,多分點沒關係。後來鮑叔牙還把管仲推薦給齊桓公,輔佐其成就霸業,管仲也由此成為著名的政治家。
4.容人之功
下屬有了功勞,做領導的應該感到高興,千萬不要心胸狹窄,害怕別人功勞大會對自己構成威脅。要知道有功之人,既對企業、社會做出貢獻,也是領導的光榮。隻有做一個能容人、識人、用人的富有遠見卓識的高素質的現代企業領導,才能籠絡到下屬們的心,讓他們為己所用。
5.容人之過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隻要我們寬容下屬的過錯,激勵他改過自新,他就會迸發出無限的創造力,一心一意為企業、為社會拚搏努力,做出自己的貢獻。
6.容私人之仇
這是容人的極致,是一種高尚的品德。齊桓公不計管仲一箭之仇,任用管仲為大夫管理國政,進而成就霸業。魏征曾勸李建成早日殺掉秦王李世民,後來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當了皇帝,不計前嫌,重用魏征。魏征為報答李世民出了不少治國安邦的良策。
對領導來說,寬容不僅是一種“海量”,更是一種修養促成的智慧,事實上隻有那些胸襟開闊的人才會自然而然地運用寬容。寬容對於管理下屬,對於激勵,都有著不容忽視的作用。作為一個領導,如果想要有所成就,想讓自己的組織發展壯大,就必須學會寬容這種掌控下屬心理的手段。
不要總把目光盯著下屬的錯誤
孔子說:“小不忍則亂大謀。”一個人要做大事,需縱觀全局,不可糾纏在小事之中,擺脫不出。
《鬱離子》中講了這樣一個故事:趙國有個人家中老鼠成患,就到中山國去討了一隻貓回來。中山國的人給他的這隻貓很會捕老鼠,但也愛咬雞。過了一段時間趙國人家中的老鼠被捕盡了,不再有鼠害,但家中的雞也被那隻貓全咬死了。趙國人的兒子於是問他的父親:“為什麼不把這隻貓趕走呢?”言外之意是說他有功但也有過。趙國人回答說:“這你就不懂了,我們家最大的禍害在於有老鼠,不在於沒有雞。有了老鼠,它們偷吃咱家的糧食,咬壞了我們的衣服,穿通了我們房子的牆壁,毀壞了我們的家具器皿,我們就得挨餓受凍,不除老鼠怎麼行呢?沒有雞最多不吃雞肉,而趕走了貓,老鼠又會作亂,為什麼要趕貓走呢?”
這個故事包含了這樣一個簡單的道理,任何事情有其好的一麵,自然也有存在問題的一麵,但是我們應該看其主流。趙人深知貓的作用遠遠超過貓所造成的損失,所以他不趕貓走。日常生活之中確實有像趙國人家的貓那樣的人,他們的貢獻是主要的,比起他們身上的毛病和他們所做的錯事來,要大得多。如果隻是盯住別人的缺點和錯誤不放,那麼怎麼去團結人,充分發揮人才的積極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