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寬容是學問:快樂工作源自寬容(2)(3 / 3)

武則天不計較上官婉兒的以往過錯,原諒了她以往的過錯,最終以自己的力量感化了她,令其為己所用,不得不說她是一個高明的領導者。

美國人鮑勃·胡佛是個有名的試飛駕駛員,時常表演空中特技。一次,他從聖地亞哥表演完後,準備飛回洛杉磯。倒黴的是,飛行時剛好有兩個引擎同時出現故障,幸虧他反應靈敏,控製得當,飛機才得以降落。雖然無人傷亡,飛機卻已麵目全非。

胡佛在緊急降落以後,第一個工作就是檢查飛機用油。不出所料,那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用過的螺旋槳飛機,裝的是噴射機用油。回到機場,胡佛見到那位負責保養的機械工。年輕的機械工早已為自己犯下的錯誤而痛苦不堪,眼淚沿著麵頰流下。你可以想象胡佛當時的憤怒,一定會對這個機械工大發雷霆,痛責一番。

但是,胡佛並沒有責備那個機械工人,隻是伸出手臂,圍了圍工人的肩膀說:“為了證明你不會再犯錯,我要你明天幫我修護飛機。”麵對如此寬容,如此寬恕,那位年輕的機械工淚流滿麵。後來,這位機械工人在美國飛行界對飛機的修護和保養達到了一流的水平。

雨果說過:“世界上最寬闊的東西是海洋,比海洋更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闊的是人的胸懷。”真正的寬容,是不計個人恩怨的。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沒有誰能保證一輩子都不做錯事。因此,對待有過錯的人要有寬容的胸襟,不要因為對他們的期望值過高而求全責備。

實際上,你放手讓優秀人才去做的事情都是比較重要的,相對而言,也比較容易出現閃失,因此,你就應當以一顆平常心去對待有可能出現的過錯。對於那些過錯,你應當對各種情況進行分析,在此基礎上去理解和原諒員工。作為管理者,應當認識到,再優秀人才也都會犯錯,包括自己恐怕也難以避免。

俗話說得好,不犯錯的人是不完美的,所以,哪怕是對方個人的原因導致犯錯,你也要盡可能采取一種寬容的態度,畢竟不能因為有過錯就否定整個人。給犯錯者一個改錯的機會,你將會收到一個意想不到的結果。

用人之長,容其所短

作為19世紀70年代中國商界名人,胡雪岩充滿了傳奇色彩:他通過結交權貴顯要,納粟助賑,為朝廷效犬馬之勞;洋務運動,他用洋匠、引設備,頗有勞績;左宗棠出關西征,他籌糧械、借洋款,功匹前敵。幾經折騰,他便由錢莊夥計一躍成為顯赫一時的“紅項商人”。後來,他構築了以錢莊、當鋪為依托的金融網。胡氏的成功,很重要的一條原因就是他善於“用人”。他說:“一個人最大的本事,就是用人的本事。”

胡雪岩身邊的許多人,在別人眼中都是“敗家子”。但是他們在胡雪岩的手下,一個個都是具有特殊作用的不可多得的人才。這正是胡雪岩“用人之長,容人之短,不求完人,但求能人”用人觀的最好體現。

陳世龍原是一個整天混跡於賭場的“混混”,胡雪岩卻把他帶在身邊。胡雪岩看到了他的長處:一是這個小夥子靈活,與人結交從不露怯,打得開場麵;二是這個小夥子不吃裏扒外,不出賣朋友;三是這個小夥子說話算數,有血性。因為胡雪岩從這個人身上發現了這些優點,才將他調教成為自己經商跑江湖的得力助手。

古代有這樣一個人,早晨有晚起的習慣。因此,早晨哪隻公雞起來報曉,天亮後,就被他提出來殺了。

鄰居不解,問:“報曉是公雞的天職,你幹什麼把它們殺了?”

那人說:“這個我不管,我需要的是和母雞交配的公雞,而不是報曉的公雞。”

鄰居說:“可公雞是不能不報曉的,你難道不能用另一種方式來解決問題嗎?”

“這個很難,”那人說,“我曾想割掉它們的嗓子,後來又想紮它們的嘴,可這樣太麻煩,所以我認為殺了它比較省事。”

“那你為什麼不改變一下睡覺的習慣呢?”鄰居疑惑地問。

“改變我的生活習慣,這怎麼可能呢?”那人說,“我這個習慣已幾十年了,怎能為幾隻公雞而改變呢?再說我是主人,它們應該符合我的需求,它們的行為與我發生矛盾時,受損失的隻能是它們,怎麼會是我呢?”於是那人一直保持著殺雞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