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寬容是學問:快樂工作源自寬容(3)(2 / 3)

先看其長的另一方麵是容其所短。人各有所短,這是無可爭議的。領導者要想充分發揮下屬人才的長處,就要善於容忍他的短處、缺點,就像林肯總統容忍格蘭特將軍的嗜酒貪杯一樣。自然,這種容忍是有一定條件一定限度的。這種條件,就是以不影響充分發揮其長處,實現上級製定的目標為前提;這種限度,就是以不激起周圍群眾的反感和不滋長下屬人才的驕傲自滿情緒為界限。一旦下屬人才的弱點日趨嚴重,超越了上述條件和限度時,作為上級領導者,就不能一味遷就和容忍了。

用其所長,還應抑其所短。護短的同時,還要抑短。這就是使用人才的辯證法。

評價和估計一個人,首先應該把重點放在哪裏呢?是他的優點還是他的缺點?是他的成功之處還是他的失敗之處?自然是前者,而不是後者。

眾所周知,世上沒有盡善盡美的人。重要的是你所要尋找的人才的優點,必須是公司所欠缺的也是最急需的那種優點。隻要所選擇的人具備了我們所需要的優點,即使有其他缺點,也不應影響對他的任用。在使用過程中,要使人盡其所長。我們選用一個人,主要是使他發揮自己的優點;至於他的缺點,隻要不影響到工作,不影響到別人發揮積極性,就不必求之過嚴。

一個人的優點和缺點是相對的,是發展變化的。這就是說,一個人的優點和缺點,要發生作用,必須具備一定的條件。企業管理組織的宗旨就是要創造條件,發揮各級管理人員的優點,並盡可能地抑製其缺點。切不可不要對別人的小毛病斤斤計較,耿耿於懷,以免人心離散。優秀的管理者,不要隻盯住這個人的缺點不放,有時候視而不見,充耳不聞,假裝糊塗才是明智之舉。

大人不計小人過

在公司裏麵,經常可以看到一些剛剛步入社會,年輕氣盛的下屬們,會有意無意地衝撞到自己的領導。而有些領導在遇到他們的衝撞時,總會忍不住的大發脾氣,破口大罵,甚至想置之死地而後快。氣量如此小的人,怎麼可能掌控住自己的下屬們呢?又如何才能籠絡到人心呢?

實際上,有許多下屬們都擁有著優厚的潛質,隻是在性格上有些缺點;如果身為領導的你能適當地安排,使他的缺點變成優點,就可以充分發揮他的潛質。做領導的可以在許多方麵偷懶,但在了解下屬的性格這一方麵,在做出適當的調配時絕不能馬虎。

忽略下屬的感受,勉強他們做不適合的差事,結果受挫折的將是領導。有些領導以為定下的規則,如鋼鐵般不容下屬破壞,更不容許他們以任何理由拒絕所委派的差事。這實屬愚昧的做法,規則是死的,人卻是活的。因此作為領導的大家必須牢記一句話,那就是:當麵怕你的人,背後一定恨你。你想想你最怕看見誰,就知道你其實非常厭惡他。因此,不要使下屬怕你,這是身為領導必須要注意的。

如果一個領導經常對自己的下屬求全責備,對有缺點和過失的同事吹毛求疵,就難免被一些無原則的糾紛所困擾,在一些枝節問題上與別人把關係搞僵,使得自己舉目無友,常受“夾板氣”。不苛求於人,就是說對下屬們的某些做法雖然不滿意,也要強加克製,不可做出傻事來,避免搞得人心渙散。

現實中不少領導常常對下屬的缺點或不足“明察秋毫”,並把它作為一種談資,什麼某某性情急躁,太不穩重;某某為人圓滑,不可深交;某某驕傲自大,瞧不起人;某某不好學習,沒啥發展等,言語之中不無貶斥或挖苦,甚至有時把別人說得一無是處。

在禪宗公案裏,有這樣一則故事:

金禪師喜歡養蘭花,對自己悉心栽種的一架子蘭花,他簡直愛逾生命。有一次,他要外出弘法,囑咐弟子小心照顧那些蘭花,然而其中一名弟子不小心踢翻了金禪師的一架蘭花,這嚇壞了寺院中的所有人,大家都害怕金禪師回來時會大發雷霆。後來,金禪師回到寺院,聽到弟子的喧嘩聲,便跑到後園看個究竟,赫然驚見自己心愛的蘭花全都摔壞了,弟子們都戰戰兢兢地等候師父懲處,然而,金禪師不僅沒有動怒,還和顏悅色地告訴子弟:“我種蘭花,是為了怡情養性,可不是為了生氣而種蘭啊!”金禪師這番說話,語重心長,發人深省!其實,我們生活若為雞毛蒜皮的小事便勃然動怒,實在太不劃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