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互聯網思維:用戶思維是互聯網致富的核心思維(1)(3 / 3)

2﹒互聯網不是免費,但做互聯網要學會免費思維

互聯網之所以能做免費,目的是為了獲取流量。互聯網的產品往往不向用戶直接收取費用,而是利用免費策略將用戶牢牢地鎖在自己的手中。很多人以為互聯網就是免費模式,其實不然,做互聯網不是免費,而是要在做互聯網中學會免費思維。

互聯網產品和服務都屬於數字化。比如說,你做一個東西花了1萬元錢,如果有1萬個人使用,那麼成本攤開後就是每個人1元錢,如果有1億個人在使用你的東西,那麼每個人承擔的成本幾乎就可以忽略不計。但是,有了1億個用戶之後,是做增值服務也好,還是做廣告也好,每個人就是一個ARPU值,相當於每個使用你產品的用戶都會給你貢獻收入,於是收入就會超過每個人分攤的成本。QQ、360等互聯網大戶都是依靠免費起家的。其實免費這個商業模式並不是互聯網的獨創,但互聯網卻把這個模式做到了難以超越的極致。

互聯網的免費模式是讓消費者完全不用自己掏腰包,但是隻要消費者習慣了使用它的產品以後,就會在它的產品上進行內容創造,而消費者在產品上麵創造的內容遠比產品本身更吸引其他消費者,這就是Web2.0的商業模式,也是很多大型網站的核心競爭力。

與互聯網的免費策略相比,消費者對傳統行業的免費模式卻有著天然的免疫力。為什麼同是免費模式,消費者卻有著兩種不同的態度呢?那是因為互聯網免費模式的野蠻時代已經成為過去式,一些暗扣、釣魚網站、流氓軟件越來越少,網絡生態變得越來越安全。

想要做好互聯網,或者想要將互聯網的免費思維應用到自己所從事的工作中,最狠的一招就是在別人收費的地方你免費,在別人賺錢的地方你虧錢。這樣的免費策略雖然完全顛覆了現有的商業模式,但卻是一個非常行之有效的辦法。當年,360的崛起靠的就是這一招,別的殺毒軟件都要收費,而360則反其道而行,全麵實施免費政策,這讓它迅速圈了大量用戶。

其實互聯網思維與收費、免費沒有太大的關係,免費不可能成為互聯網的必然因素,用戶價值才是互聯網的最明顯特征。免費不僅是給用戶創造價值的典型手段,而且是最好的一種手段。但免費在本質上是不存在的,而是將價值鏈拉長了——免費隻是實現了費用承擔者的轉移。

至於如何利用互聯網中的免費思維,這在淘寶案例中也時常見到,就如我們之前所說的淘寶茶葉賣家。

淘寶天貓賣家“藝福堂”茗茶是杭州藝福茶葉有限公司在2006年創立的自有品牌。2006年,當李曉軍看到網絡發展的大趨勢後,立刻抓住時機在淘寶上開了網店,銷售茶葉。他是首位皇冠級的淘寶茶葉賣家,並獲得了茶葉類標王的稱號。現如今,藝福堂已成為“網絡第一茶葉品牌”,茶葉銷量居淘寶同類產品第一位,每推出一款茶葉月銷量數均以百萬計。

2013年的淘寶“雙十一”當天,截止24小時整,藝福堂全線商品交易總金額突破1000萬元,包裹數量突破11萬個,平均每分鍾能產生6954元的成交額,有242107人次參與2013年藝福堂的“雙十一”搶購活動,刷新了中國互聯網茶葉“雙十一”網絡購物交易額的全新記錄。

為什麼藝福堂能獲得如此巨大的成功?這源於藝福堂CEO李曉軍將互聯網思維運用到了極致。在藝福堂創立之初,李曉軍就在淘寶店鋪上規劃出了一個付郵費試喝的版塊,買家隻要付幾塊錢的郵費就可以免費領取店內的茶葉。這個付郵費免費喝的活動很快引起了茶葉買家的關注,很多人都對這種模式感到好奇,隻需要花個郵費就可享受到好喝的茶葉,何樂而不為呢?如果好喝買家可以下次再到店內購買,如果不好喝也就是花幾塊錢郵費的事,茶葉本身又不用花錢。

許多買家在購買茶葉時都會有這樣一種心理,擔心花了大筆的錢卻買回了不好喝的茶葉,而退貨又比較麻煩。在這種心理的作用下,買家的消費熱情就會被熄滅,從而影響店鋪的銷售,而李曉軍的免費試喝模式正好打破了消費者這一心理障礙,買家的購買欲迅速被激發,從而使藝福堂的銷售量得到了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