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章 粉絲贏天下:記住!沒有粉絲的品牌都會消亡(4)(1 / 2)

之所以打特色牌和品質牌,是因為雕爺牛腩將目標客戶群體鎖定為優質白領。

優質白領的月收入普遍較高,但又不足以每周到五星級酒店消費。這個群體的消費觀念是追求“賞心悅目”的藝術享受。高端大氣上檔次,而且價位不算太高的“輕奢餐”,正好符合其需求。正是為了培養穩定的優質白領客戶群,雕爺牛腩才不斷地精益求精,花血本進行封測,以求正式開業後能迅速贏得顧客的青睞。

在半年封測期中按兵不動,並不代表雕爺牛腩放棄了為營銷造勢。

封測邀請的名人、美食家、小明星們經常發微博點評雕爺牛腩。粉絲們看到偶像曬菜品時,也對雕爺牛腩產生了濃厚的好奇心。據說封測期內出現過一個小插曲。作家韓寒因為沒有預約,被餐廳的服務員拒之門外,他後來打電話托朋友幫忙,才得以進店用餐。

雕爺牛腩一邊邀請名人大V試吃,一邊故意玩神秘,使得粉絲們紛紛猜測這是一個什麼樣的餐廳。果然,正式開業才兩個月,雕爺牛腩就成了商場裏翻台率最高的餐廳。

朝陽大悅城和頤堤港的雕爺牛腩餐廳,都處於商場比較偏的位置。但雕爺充分運用微博與微信等互聯網工具,改變了不利條件。

在開業前夕,雕爺邀請了日本藝人蒼井空等明星光臨自己的餐廳。這一幕被微博大V發到微博上。隨後蒼井空發微博證實此事,這條微博的轉發量瞬間高達4.5萬次,很快上了當天的熱門話題榜。

除了正麵消息外,雕爺還通過爭議話題來進行炒作。很多網友批評雕爺牛腩那條“不讓12歲以下兒童進入”的規定。雕爺不斷轉發這些抨擊自己的微博,化爭議為流量,進一步擴大了雕爺牛腩的知名度。

雕爺深諳互聯網上的粉絲文化。一個產品品牌做好了,就能得到一批鐵杆粉絲。越是有人罵,鐵杆粉絲對品牌就越死忠。粉絲與反對者之間的罵戰,能在很大程度上炒熱話題,客觀上增加傳播流量,最終受益的還是品牌。通過微博互動,雕爺牛腩培養出了自己的粉絲團,將粉絲經濟的效益發揮到了極致。

為了經營好粉絲,雕爺每天都盯著微博、微信,一旦發現用戶對菜品或服務有什麼不滿意,就立即回複交流,並根據反饋意見來改善餐廳的經營。

雕爺牛腩每個月都會調整菜單。每道菜的去留,都以粉絲的評價為依據。也就是說,粉絲認為某道菜不好吃,這道菜就可能會被剔除出菜單。此外,雕爺牛腩還宣稱:如果粉絲在用餐時有何不滿,可憑官方微博回複獲得贈菜或者免單等優惠。每次雕爺牛腩推出新菜品,都會給老客戶發微信,介紹新菜的圖片、口味。

這些充滿“誠意”的舉措讓雕爺牛腩的粉絲團越來越死忠,而其餐廳也在粉絲的支持下越來越紅火。

2﹒飛躍鞋:老國貨也能賣出新思路

自從改革開放以來,不少老國貨紛紛淡出市場,給幾代中國消費者留下無盡的回憶與感慨。曾經風靡大江南北的飛躍鞋,也險些淪為時代的棄兒。但它還是頑強地融入了互聯網經濟,逐漸煥發出新的生命力。

1959年,被稱為“民用解放鞋”的飛躍鞋在上海大孚橡膠廠誕生。飛躍鞋堪稱當時最暢銷的品牌之一,僅在問世首年就生產了161.6萬雙。此後,“飛躍FEIYUE”這款經典膠鞋屢次獲得上海和全國大獎,並在1980年注冊成為商標。80年代是飛躍鞋的鼎盛時期。在那時,飛躍鞋也是有錢人的象征之一。

1993年,大孚橡膠廠授權上海大博文鞋業有限公司使用飛躍鞋的商標。2007年,大博文鞋業把FEIYUE的商標口頭授權給了法國“球鞋怪人”派特斯·巴斯坦。結果,法國人注冊了FEIYUE的國際商標,讓飛躍鞋的品牌問題出現了分歧。

法國飛躍官方網站描述道:“FEIYUE這個商標發源於上海,這種運動鞋最早出現在1920年,這種輕便鞋受到中國各個階層的歡迎,並且在2006年跨越國界來到歐洲,然後被一群對運動和都市文化著迷的人挖掘出來。”絲毫不提上海大博文鞋業有限公司。

於是乎,大博文生產的飛躍鞋繼續麵向中國市場,法國的FEIYUE鞋則致力於占領海外市場。

憑實而論,飛躍鞋在國內早已不複當年盛況。孰料法國設計師重新設計了飛躍鞋,並將其擺在了巴黎大型時尚賣場最顯眼的櫃台。

派特斯改良了製鞋工藝,將原版飛躍的寬大鞋型改成瘦削型,造型凸顯流暢的線條感;增厚帆布和襯裏,讓鞋子更堅固耐用;增加鞋底與鞋墊的厚度,使之更具舒適感。原版飛躍鞋隻有單一的白色。派特斯團隊則開發出幾十個色調款式,調整了膠水、膠皮、鞋帶金屬孔,而且采用精美鞋盒包裝,內附說明小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