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章 吐槽化傳播:用戶體驗下的口碑傳播(1)(2 / 3)

豆瓣會把所有新上映的電影掛在首頁,並顯示用戶評分。雖然觀眾們通常會根據題材與演員來選擇電影,但如果電影評分太低的話,他們可能就不願意花錢去電影院了,而是等著幾個月後的網上免費視頻。盡管都能出現在推薦首頁,但評分的高低將極大地影響電影的票房成績。

例如,徐崢和王寶強主演的《人再囧途之泰囧》,是小成本贏得大票房的成功典範。這部電影的火爆就離不開豆瓣等網絡影評的推動。

《人再囧途之泰囧》最初在豆瓣上的評分在8.9分左右徘徊,到了數年後的今天(2014年6月3日),評分下降到了7.6分。這部小成本的電影在當時得到了許多好評。不少觀眾表示,徐崢和王寶強製造出的笑點讓人肚子都笑痛了,甚至一直從片頭笑到片尾。

豆瓣網友“和菜頭”給《泰囧》打了4星評分,他說:“終於有一部真正的賀歲片了……”

麵對質疑的聲音,和菜頭在影評中說:“我知道很多人又要說我是幫人營銷,拿錢吹捧。但我可以負責任地說,這個分析完全是正確的。在這個故事裏,徐崢從2000萬的製作費裏艱難地劃出來一筆錢給我,要求我幫他做營銷。如果票房大賣,他承諾我可以和範冰冰晚餐。關於這個故事,我還有第二個版本。在這個版本裏,我根本不認識徐崢,純粹是看完電影之後因為喜歡而義務寫這篇東西,以此紀念我的朋友們當年在看完《瘋狂的石頭》之後,自己掏錢買票在街上發給路人以此支持寧浩的壯舉。前後兩個故事,你更願意相信哪一個?”

豆瓣網友“無限逸散”隻給《泰囧》打了3星,她點評道:“本來去看泰囧就是圖一個樂,我從來沒有在此之上的要求,從沒有想過看到內涵或是什麼其他的。但是現實就是我沒有樂!”

豆瓣網友“隔壁家的山田君”對《泰囧》的評價很具有代表性。他說:“這是一部既沒有什麼文化藝術內涵,也不代表行業頂尖水平,但是至少做到了紮實穩健,忠於類型的合格喜劇片。結合國情來看,它很符合最廣大勞動人民群眾的幽默及審美趣味。對這樣一部主流賀歲片,你喜歡,可以;不喜歡,也可以。不管你看完這個片子是什麼反應都合情合理。但是不管你自己態度如何,隻憑主觀臆斷就說意見不同的人是水軍,糊你熊臉。”

豆瓣網友“麻繩”評論說:“遺憾的是,我看完以後,並沒有找到這部電影受到如此追捧的必然性,它合格,但並不優秀;它值得鼓勵,成功卻難以複製,因為內在的決定性因素不夠。這也可說明我們以前所做的喜劇都太枉顧創作規律和觀眾體驗了,所以這不是一件多麼令人欣喜的事情,它證明了以前很多人的努力實際上是徒勞的,在這一類影片上,我們還站在起跑線上。”

上述四則影評隻是豆瓣用戶影評中的九牛一毛。我們從中不難發現,對《人再囧途之泰囧》打分高的網友,會被網民認為是收錢炒作的水軍。而對這部電影給予凶猛吐槽並打低分的網友,也會遭到同樣多的質疑聲。

吐槽者被吐槽,是互聯網上的常見現象。我們很難弄清楚豆瓣網上那些寫下長篇影評的網友,誰是普通觀眾,誰是拿錢造勢的水軍。但可以肯定的是,質量本身太爛的電影,靠水軍造勢也是扶不上牆的。不同的影評人,在吐槽《泰囧》並吐槽對方意見時,已經在客觀上為這部電影製造了聲勢。

在互聯網經濟時代,流量代表著影響力。吐槽越多的東西不一定越好,但知名度一定比沒“槽點”的東西更高。沒人願意吐槽,也就沒人願意評分。沒有評分,產品就不會形成口碑,也就沒有知名度和影響力。

想要樹立更具影響力的口碑,就應該設法引起大家吐槽。特別是那些對產品不離不棄的粉絲用戶的吐槽,將成為企業完善自己的動力。讓用戶盡情吐槽,然後根據反饋意見改進自己的產品和服務,贏得用戶的好評。利用吐槽和評分來吸引更多消費者的關注,是玩轉互聯網經濟的重要手段。可以說,誰能培養出一批勤於吐槽且願意給你高評分的忠實用戶,誰就能在市場競爭中長盛不衰。

2﹒吐槽也能做營銷——產品營銷要學會“逆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