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章 吐槽化傳播:用戶體驗下的口碑傳播(1)(3 / 3)

常聽朋友感歎道:“很多好片都叫好不叫座,倒是××拍的雷劇風靡熒屏。”例如,電影《大明劫》被眾多曆史劇愛好者認為是近些年來少見的“良心之作”,但這部古裝戰爭片的票房卻頗為慘淡。反觀被千夫所指、萬人唾棄的雷劇《天機·富春山居圖》,卻贏得了不俗的票房,成為“叫座不叫好”的典型案例。吐槽反而讓雷劇更火爆,如此毀人“三觀”的現象,恰恰說明了吐槽天生就是一把營銷利器。

《天機·富春山居圖》是由香港影星劉德華、台灣美女藝人林誌玲、內地演員佟大為等人聯合出演的商業片。該片在豆瓣網上的評分目前僅有2.9分。這個慘不忍睹的評分,完全無法抹殺其“逆營銷”的成功。

這部“千夫所指”的電影到底爛在哪裏呢?

豆瓣網友“桃桃淘電影”吐槽道:“年度超級混搭大片:綜合了科幻、特工、動作、奪寶、農村題材、國產警匪劇、古裝、抗日神劇,還有點恐怖片戲份,並有SM、戀母元素,輔以魔術、雜技及藝術體操。偶爾還有幾個離奇的笑點,超好笑的那種。敘事一塌糊塗,人物關係莫名其妙,轉變也亂碼七糟,故事講得東一句西一句,看得稀裏糊塗,一星半鼓勵下。”

網友“月下離·百花殺”說:“我清楚地記得,在電影開始後15分鍾,我第一次看了表。然後每隔半小時要看一次表。看到一半時,我問自己,是什麼支撐著我看到現在……看完時,我很清楚。回家的路上,我在想,怎麼說呢。其實很簡單,這是一部你不知道爛在哪裏的片子,真的……我敢說,我這一生到現在,沒有一部電影給我如此獨特而又無法描述的感受。所以一星送給這部無法描述的影片。”

網友“蘆哲峰”說:“整體不倫不類,細節不清不楚;感情不明不白,劇情不管不顧;人物不三不四,動作不上不下;一星不多不少,雷劇不折不扣。”

網友“小ZTM”說:“五流導演四流劇情三流特效二流演員一流雷劇下流思想,如果此生我還能和誰再看一遍《富春山居圖》,那隻能說明我是真心喜歡這個人。不!是真愛!我想和她享受一起吃苦的幸福!”

從上述觀眾吐槽中不難發現,《天機·富春山居圖》的確是一部口碑不好的電影。然而消費者的好奇心總是出乎人們預料。已經看過這部雷劇的觀眾,在社交網絡上不遺餘力地吐槽著該片的不靠譜程度。這些帶有強烈感情色彩的吐槽,湧現出不少令人拍案驚奇的犀利妙語。各種精彩的吐槽,讓那些還沒進電影院的觀眾們越來越好奇這部雷劇到底有多爛?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很多原本不打算看此片的觀眾,也忍不住掏錢去電影院,親自驗證各種吐槽的真實性……

也許是因為心裏不抱希望,部分去影院驗證吐槽的觀眾,反而覺得此片沒爛到令人發指。這又進一步勾起了其他潛在觀眾的好奇心。於是,大家紛紛不惜花錢買票去驗證此起彼伏的“差評”。盡管大多數人最終還是將此片定為“雷劇”或者“比較爛的片”,但他們對票房的實際貢獻卻是不折不扣的。

雷劇引發吐槽,吐槽導致圍觀,圍觀產生好奇,好奇促成消費,消費成就票房。

到頭來,全民吐槽風波反倒讓《天機·富春山居圖》實現了“逆營銷”,用票房狠狠地逆襲了糟糕的口碑。這在過去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在全國人民用微博、微信等網絡平台不斷吐槽、彰顯個性的今天,奇跡就這樣出乎意料地產生了。

《大明劫》在豆瓣上的評分為7.7分,遠遠高於《天機·富春山居圖》。但它與後者最大的差距,就是無法形成吸引人關注的話題。

如果要挑刺的話,《大明劫》絕非完美無缺。這部電影的節奏太過平緩,故事的主人公對大多數非明朝曆史愛好者來說太陌生。激烈的戰爭場麵較少,全片氣氛壓抑凝重。故事雖有深刻寓意,但情節太過平淡。

《大明劫》算是一部比較優秀的曆史劇,隻是過於乏味,難以挑起大家吐槽的欲望。

在這個自媒體高度發達的年代,沒有吐槽就沒有爭論,沒有爭論就不會有互動,沒有互動就無法炒作成熱門話題。而在互聯網經濟中,製造不出熱門話題就等同於產品缺乏“賣點”。

現在的觀眾口味挑剔,欣賞視角多變。無論是喜歡還是討厭,都能挑出作品的毛病進行吐槽。但問題是,能吐槽不等於想吐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