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章 改變思維模式:怎樣抓住人們的固定思維去賺錢(1)(3 / 3)

便捷服務改善了用戶體驗,優越的用戶體驗贏得了粉絲,粉絲樹立了品牌的口碑,品牌的口碑為“一嗨租車”帶來了巨大的效益。2012年3月,世界上最大的租車集團企業號控股集團向“一嗨租車”注資。2013年12月,中國最大的在線旅遊服務公司攜程成為“一嗨租車”的第二大戰略合作夥伴。這家全程電子商務化的企業,將繼續領跑中國的汽車租賃行業。

互聯網之所以能對傳統行業產生如此大的衝擊,是因為其便捷性空前的強大。而傳統行業要想在新的市場環境中生存發展,也必須借助電子商務的便捷性——便捷就是價值。隻要能讓用戶在最便捷的渠道獲得產品和服務,老樹也可以開新花,傳統行業也能迎來第二個春天。

2﹒用戶產生內容,用戶產生價值

百度百科、維基百科、知乎、果殼網等知識傳播平台,是廣大網民查閱資料、解答疑惑的常用網站。這些網絡平台的最大特點是由用戶來產生網站的內容。注冊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學識來編輯資料或者解答他人的疑問。如果出現不同觀點,反對者也可以自己編輯文章以正視聽。學院派壟斷學術知識的格局遭到了互聯網的挑戰。“用戶產生內容”的模式也改變了人們的傳統觀念。過去是企業來產生內容,用戶隻能接受內容。而如今是讓用戶來產生內容,企業隻是進行整理分類。在無形中,生產者與消費者的界限越來越模糊了,用戶產生的價值越來越突出了。

互聯網經濟讓用戶的力量空前強大,更注重用戶互動作用的Web2.0時代已經到來。在這個時代裏,用戶既是網站內容的瀏覽者,也是網站內容的創造者。美國作家詹姆士·索羅維基把Web2.0的精髓解讀為“利用網絡來發掘大眾智慧”!然而,大多數互聯網平台依然在采取“建立品牌——擴展規模——吸引廣告”的運作模式,沒有充分開發用戶帶來的價值。

知識的普及讓用戶能通過各種途徑創造出有價值的產品,譬如小說、畫冊、動漫、視頻、微電影等。時至今日,互聯網經濟不能隻滿足於用戶參與,而應該和他們共同創造新內容,產生新價值,甚至開創新時代的合作共贏模式。

前麵說過,互聯網經濟注重用戶的參與感和體驗感。但單純讓用戶參與和體驗,並不能挖掘他們身上蘊藏的潛在創造力。隻有讓用戶來創造內容,才能讓他們獲得更高的參與感和體驗感,並為企業創造更多的價值。時下有不少新興的網絡平台,就是靠用戶創造內容建設而成的。平台創建者隻是為廣大用戶提供一個參與創造的規則與流程。

2013年4月23日公測上線的簡書,就是一個典型的“用戶產生內容,用戶產生價值”的互聯網平台。

簡書分為簡書筆記和簡書社兩個組成部分。簡書筆記的功能類似於博客,專供用戶進行寫作。簡書社是一個采用筆記本架構和多文集管理的中文閱讀社區,其首頁有管理員推薦的文章、文集以及作者。簡書社的所有內容,幾乎都來自簡書的用戶。為寫作者打造最好的寫作軟件,把他們創造的文章(產品)提供給閱讀者,將寫作與閱讀整合在一起,是簡書的運作模式。

自從博客、維客、播客等互聯網平台出現後,讓用戶創造內容就成了不少新興網站的運營機製。通過讓用戶創造並共享內容,這些新興企業很快在市場中形成了自己的品牌。相比那些隻讓用戶參與體驗的傳統網絡平台,這種頗具Web2.0特色的網站更容易借助互動在短時間內積累巨大的人氣。比起方興未艾的簡書,著名原創社區豆瓣網是更典型的案例。

在豆瓣網上,用戶能自由發表關於圖書、電影、音樂的評論文章。此外,用戶還能搜索別人的推薦。豆瓣網的一切內容、分類、篩選、排序,都是用戶創造的。什麼內容出現在豆瓣主頁,在相當程度上取決於你的選擇。

通常讓用戶參與檢測的網站,都有後台內容編輯坐鎮管理。豆瓣網卻把內容的審查權也交給了用戶,由普通會員決定產生哪些內容並進行分類、篩選、排序。例如,給評論一個“有用”,該內容的網站排位就會自動上升;給某部作品貼一個標簽,它就會在整個網站的標簽分類中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