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3章 簡約思維法則:用戶喜歡你隻需要一個理由(4)(2 / 3)

雷軍互聯網思維的第四口訣是“快”。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雷軍對這句出自武俠電影裏的話深以為然。小米從成立至今,僅用了不到4年就暴漲為行業巨頭。但雷軍仍然希望小米的發展再快一些。他的觀點與眾不同,企業快速發展時的風險往往是最小的,反而是速度放慢時,會暴露所有的問題。所以,雷軍強調在互聯網經濟時代,企業應當加快發展速度。

傾聽用戶的聲音,快速試錯,快速換代,快速解決用戶反饋的問題——這是小米模式的關鍵。

以前的手機上市後,任何毛病隻能推給下一版手機解決。蘋果和穀歌加快了手機換代的速度,蘋果的iOS係統每年有一次較大的升級,穀歌的Android係統更是半年升級一次。而小米的MIUI係統創造了新紀錄,每周升級一次。這是全世界第一個實現每周升級的手機操作係統。

小米的周升級速度,得益於獨特的研發模式。MIUI團隊沒有在實驗室裏閉關,而是經常泡論壇收集“米粉”的反饋意見,再根據這些意見來推動MIUI的升級。除此之外,MIUI還邀請120多名小米發燒友加入“榮譽開發組”,協助研發團隊進行新版本調試。

這種完全靠用戶需求驅動的模式,充分體現了互聯網思維的特點。正是借助新研發模式的力量,小米公司才能把“專注、極致、口碑、快”的企業文化發揮得淋漓盡致。

雷軍致力於把小米手機打造成中國首個互聯網手機品牌。小米手機采用互聯網模式來研發,利用互聯網來宣傳和銷售。整個商業模式從頭到尾都高度“互聯網化”。人們一直在爭論小米模式到底更像哪個企業,事實上,小米身上有許多企業的影子。在開放的互聯網經濟時代,每個人都可以借鑒別人的成功模式。但小米在借鑒他人長處的同時,始終堅持走自己的道路。

專注地做極致產品,樹立粉絲口碑,快速試錯與更新。大道原本簡約,小米模式可以被更多企業借鑒。這也是雷軍的心願,但他也坦言:“小米對用戶的尊重,小米的粉絲文化,小米追求極致產品的熱忱,並不是那麼好學的。”

2﹒蔣雅芬:80後為何能月賺近10萬元

快節奏的生活讓人們拚命朝前趕。等回過神來時,周圍的一切都已經變樣了。80後的年輕人正在逐漸成為社會的中堅力量。他們既有展望未來的夢想,又有濃濃的懷舊情結。80年代出生的人恰好處於改革開放之初的轉型期,新舊時代生活交替的劇烈變化,給他們的童年留下了不同於後代人的烙印。於是,80後網民們紛紛在網上發懷舊帖,紀念今天的孩子吃不到的食品,曆數快要絕種的遊戲。懷舊情結的蔓延,激發了許多人的創意,也催生了新的商機。

淘寶網上有一家賣化妝品與護膚品的店叫“唐寄奴”。唐寄奴不僅名字古香古色,而且主打懷舊牌,讓80後心目中老字號的國貨重新回歸了市場。

香香、百雀羚、宮燈杏仁蜜、友誼雪花膏、蛤蜊油,這些國貨護膚品中的“老奶奶”產品,差點真的永遠成為記憶。盡管物美價廉,但老牌國貨護膚品的銷售渠道一直不暢。外國名牌與新興國內品牌迅速搶占市場,讓利潤微薄的老牌國貨瀕臨死亡。但電子商務的興起,卻意外地給老牌國貨們帶來了轉機。

唐寄奴的創始人蔣雅芬,是一位個性十足的80後女子。在大學時代曾經頗為叛逆的她,因為在淘寶上開國貨護膚品專營店而名聲大噪。淘寶不止一家國貨護膚品專營店,但唐寄奴打出了獨具特色的懷舊牌。開店之初,唐寄奴的銷售成績慘不忍睹,三個月下來,僅僅盈利300元。但經營4年多後,唐寄奴一個月的流水額就高達50餘萬元。要知道,這個成績是在國貨利潤微薄的前提下實現的。如今,唐寄奴已經通過了淘寶金牌買家認證,業務也從護膚品擴展到了養生食材等產品。

但“國貨女王”蔣雅芬的創業之路也充滿了曲折與艱辛。

在創立唐寄奴之前,蔣雅芬是某雜誌的時尚編輯,工作相對輕鬆,業餘時間充裕。當時淘寶網的交易額和注冊用戶數量增長均達到110%以上。酷愛挑戰新鮮事物的蔣雅芬,也加入了浩浩蕩蕩的淘寶大軍。她在業餘時間把自己的二手物品掛在網上出售。她身上有著80後濃厚的懷舊情結,特別鍾愛的是那些“老奶奶”級別的國貨護膚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