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此外,美國估計攻占朝鮮將付出重大代價,因而想把攻占朝鮮的戰役連同“可能遭到的重大傷亡”留給蘇聯去承擔,自己則坐收漁利。因此,美國雖然知道蘇聯將於8月8日對日宣戰,但並未準備近期內在朝鮮實施登陸作戰。因此,美、蘇兩國隻劃定了空中和海上對日作戰的分界線,而沒有劃定地麵部隊作戰的分界線。
美國萬萬沒有料到,蘇聯於8月8日對日宣戰後,立即於9日就對日本關東軍發起了進攻,並且發展很快。10日,日本內閣決定投降,並通知了美國等有關國家。這時美國人才有點著急了。美國距離朝鮮最近的地麵部隊,尚在600公裏以外的衝繩島,無論如何不會很快趕到朝鮮,倘若日本宣布投降,整個朝鮮豈不都被蘇軍占領了?美國不甘心這個結果。於是,迫不及待,要同蘇聯在朝鮮劃出一條接受日軍投降的分界線。
在地圖上,北緯38°線(下稱“三八線”)恰好位於朝鮮半島南北中央。於是美國陸軍部建議以三八線為界,該線以北為蘇軍對日受降區,該線以南為美軍對日受降區。這個建議立即得到美國軍方和國務院的同意,8月14日獲得了總統的批準。然而,這不是美國單方麵一廂情願的事,必須征得蘇聯的同意。根據當時的軍事態勢,蘇軍完全可能全部占領朝鮮。但是,8月16日,斯大林得到了這個提議,同美國作了妥協,未表示反對意見。斯大林的態度,甚至使美國人都感到驚異。於是三八線的問題就這樣定下來了。
三八線本來是美蘇兩國為接受日軍投降而臨時劃分的界線,但從此,朝鮮便以此線為界,形成了南北分裂對立的狀態。
這時,全部朝鮮共有3000萬人口,三八線以北900萬,占30%,土地麵積占57%,三八線以南人口為2100萬,占70%,土地麵積占43%。統一的半島被人為地分割為天各一方的兩個部分。
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蘇軍已於8月10日解放朝鮮的雄基,12、13日又解放了羅津和清津,16日占領元山,19日進入平壤,在金日成領導下的朝鮮人民革命軍(朝鮮人民軍前身)的配合下,迅速解放朝鮮三八線以北全部領土,23日,一部並進至三八線以南。根據美、蘇兩國以三八線為界,分區接受日軍投降的默契,蘇軍全部撤至三八線以北。
美國對於朝鮮的解放沒有任何貢獻,9月2日,日本在投降書上簽字,美軍於9月8日和9日,才遲遲從朝鮮的仁川和釜山港登陸,開始占領朝鮮三八線以南地區。
由於美、蘇兩國在朝鮮問題上的妥協,以三八線為界分區受降和占領,使朝鮮人民剛剛掙脫日本的奴役,又開始陷入南北分裂的狀態。從此埋下了朝鮮戰爭爆發的禍根。
美國和蘇聯本來就是社會製度和意識形態完全不同的兩個國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為了反法西斯的共同利益,臨時結成了同盟。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後,共同利益消失,兩國便立即轉為尖銳對立和鬥爭。並在國際上形成了以蘇聯為代表的民主陣營和以美國為代表的帝國主義陣營。兩大陣營的對立和鬥爭左右著世界政治形勢的發展變化。朝鮮是這兩大陣營在東方對立鬥爭的主要陣地。不言而喻,它們必然推行各自的政策,按照自己的意識形態管理所占領的朝鮮南方或北方。
1946年6月,美國總統特使埃德溫?保萊在巡視朝鮮之後,於22日在給杜魯門的報告中曾說,“盡管朝鮮是一個小國,從我們的整個軍事力量來看,我們在這裏擔負的責任並不大,但是,這個地方卻是一個進行思想鬥爭的戰場,而我們在亞洲的整個勝利就決定於這場鬥爭。就在這個地方將測驗出來,究竟民主競爭製度是不是適宜於用來代替失敗了的封建主義,或者其他某種製度――共產主義,還更強些。”
I這段話反映了蘇美兩國軍隊占領朝鮮後,在朝鮮問題上鬥爭的性質。
美軍進入南朝鮮以後,立即解散了那裏已經建立起來的人民政權――各級人民委員會,重新啟用日本的殖民統治機構來維護美國的新的殖民統治。為朝鮮人民所痛恨的日本警察,居然戴上美國“軍政府”的臂章招搖過市、橫行不法。這些激起了南朝鮮人民的憤怒。美國占領軍司令官約翰?霍奇,在占領南朝鮮3個月後給參謀長聯席會議的報告中說:“在南朝鮮,人們把分裂的局麵歸罪於美國,這個地區的人民越來越憎恨一切美國人。”杜魯門在回憶錄中也承認說:“大多數朝鮮人既不希望美國士兵,也不希望俄國士兵留在自己的國土上,1946年秋季,在我們占領的地區,曾發生過幾起騷亂和示威運動,在少數情況下,我們的軍隊還不能不向進行示威的群眾開槍射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