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言談話語中的識人讀心之道(2)(2 / 3)

7.談話中愛講細節的人

如果一個人在談話的時候非常注重過程中的某個具體的細節問題,對局部的關心要多於對整體的關注,則表明這個人適合從事某項比較具體的工作。這一類型的人記憶力較強,對細節的關注也優於他人,並且這類人支配他人的欲望不是特別強烈,可能會順從於他人的領導,所以是企業非常歡迎的執行型人才。

8.談話的時候總會扯到錢上的人

有這樣一種人,他們不論談什麼話題都會不自覺地將金錢扯入話題中。如有人讚美說:“這套房子真豪華啊!”他則會接話道:“是嗎?那你想它大概值多少錢?”這種類型的人,往往是缺乏夢想的人,而這個缺乏夢想的缺點很有可能會成為其人格上的致命傷。因為他太過於現實,隻認為賺大錢才是人生唯一的夢想,因此對於別人的事情、心情和生活狀態就會漠不關心。

這類人之所以隻看到錢,其實是因為他的內心缺乏安全感。認為隻有得到足夠的金錢才能保證他的一切,又沒有從現實中奮起的精神,也沒有賺大錢的能力。正是受到這種不安全感的驅使,即使讓他累積到再多的財富,他還是不能滿足,所以這類人想要快樂起來很難。

9.談話的時候喜歡加感情色彩的人

當一個人在敘述某一件事的時候,加入很多帶感情色彩的話,並特別注意某個細節,則說明這個人感情比較細膩,遇事可能會一觸即發。但如果一個人在敘述某一件事情的時候,隻是單純地敘述,不加入過多的自我感情色彩,或是將自己置於事外,則表明這個人比較客觀、理智,情感比較沉著和穩定,一般不會有過激的行為。

10.談話的時候喜歡推理評價的人

如果一個人在說話時,習慣進行因果和邏輯關係的推理,凡事都給予一定的判斷和評價,那說明這個人有很強的邏輯思維能力,比較客觀和注重實際,對事物有著過人的洞察力,自信心和主觀意識比較強,並且常會將自己的思想和觀點強加在他人身上,因為這類人見識過人,故養成了一種愛支配他人的習慣。

言談細節解讀人心

語言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幾乎每一個人都離不開語言,都要說話,平時的交談中,我們時常會詫異為什麼同樣一句話從不同的人嘴裏說出來,聽起來的感覺不一樣,關鍵就是說話者說話的方式不同,細心的人從一個人的說話方式中就可以把握他的心理活動。前麵講了幾類從話語中讀懂人心的方式方法,下麵我們再分條目來看一下如何通過言談捕捉他人的心理心態,以及心中所思所想吧。

1.很健談的人

我們身邊總能發現有些能說會道的人,這類人大多思維敏捷,反應速度快,隨機應變能力強。他們不但健談,而且喜歡講大道理來彰顯自己的聰明。這一類型的人往往圓滑世故,處理各種問題相當老練,他們在絕大多數時候會很招他人喜歡,所以人際關係也很好,但這樣的人多有些自私心理,與人交往時一般不會吃虧的。

2.談論中很活潑的人

有的人在談話中經常說一些滑稽搞笑的話以活躍氣氛,這類人待人大多比較熱情和親切,而且富有同情心,能夠顧及到他人。另外還有一種很善於自嘲的人,在與人談話中也很活潑,這種自嘲是談話的最高境界,他們一般都是比較豁達、樂觀、超脫的人,他們在與別人交往的時候喜歡用調侃的心態和胸懷,讓人感覺到他們很親切,很容易接近。

3.談話中喜歡旁敲側擊的人

有一些人在談話中善於旁敲側擊,說話多是一語雙關,很能夠聽出一些弦外之音,他們處事比較圓滑和世故,這樣的人大都心胸狹窄,不能容人,但有些事又不好明說,或者不敢明說,於是便在說話中對人旁敲側擊。

4.談話中喜歡達成自己目的的人

有的人在談話時喜歡一直問,打破砂鍋問到底,和人軟磨硬泡,這樣的人有的有些小孩子脾氣,一直等到對方實在沒有辦法,不得不答應才罷休;有的則是有較頑強的性格,有一股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精神,非要搞清楚某些事才罷

5.說話妙語連珠的人

有的人談話時舌綻蓮花,妙語連珠,有的還比較風趣詼諧,這類人大多是比較聰明和有智慧的,有一定的幽默感,並且常會給他人帶來歡聲笑語,很招他人的喜歡而且隨機應變能力比較強,多是能控製談話局麵的人。

6.談論中愛占據話語主動權的人

在談話中,有些人喜歡占據話語主動權,針對某些話題的討論,即便自己所知不多,也常常會以詭辯轉守為攻,這類人大多心思縝密,遇事能夠沉著冷靜地麵對,隨機應變能力強,能夠根據形勢適時地調節自己。這樣的人做事穩重,不會做沒有把握的事情,總是首先保證自己不處於劣勢,然後再追求下一步的成功。

7.善於傾聽的人

傾聽是對說話者最大的尊重,有些人就很會以到位的傾聽配合說話者的訴說,喜歡談論的人都愛找這類人交談。這類人通常都富有自己獨特的思想、縝密的思維,而又謙虛有禮、性情溫和。他們也許並不太能引起他人的注意,但通過一段時間的交往,一定會得到他人的尊重和依賴,這類人大都虛心好學,善於思考,是值得信任的。而另外有一些人,在談話中能夠運用妙語反詰,這類人不僅會說,也更會聽,當形勢對自己不利時,他們總能抓住各種機會去反擊,從而使自己處於主動地位,這類人通常很會交際,但並不一定受人喜歡。

8.談話中能適時改變自己觀點的人

有些人能夠在談話中適時改變自己的觀點,這類人頭腦靈活,能夠在很短的時間內正確地分析自己的處境,然後尋找適當的方法得以解脫。通常這樣的人思維比較縝密,又能隨機應變,所以遇事也能很好地處理。

9.談話中喜歡用論證法的人

有些人在談話中能夠以充分的論據說服對方,這類人多是非常優秀的外交型人才。他們通過自己獨特的洞察力,往往能夠對他人有非常清楚的了解,然後使自己占據主動地位,但這類人在與他人交談時喜歡牽著對方的鼻子,使對方完全根據自己的思路走,以使自己贏得最後的勝利。

10.談話中濫竽充數的人

有些在談話中唯唯諾諾、濫竽充數的人,多數是膽小怕事,遇事推卸責任,凡事隻求安穩太平,沒有什麼野心的人;而也有些濫竽充數者則會避實就虛,常會製造一些假象去欺騙、糊弄他人,一旦被揭穿,又會尋找一些小伎倆以逃避、敷衍過去。他們比較固持己見,從來聽不進別人的意見和建議。

11.說話非常幽默的人

談吐非常幽默的人,大多感覺靈敏,心理健康,胸襟豁達,他們做事很少死板地去遵循一些規則,甚至完全是不拘一格。他們非常圓滑、靈通、顯得聰明、活潑,有很多人都願意與他們交往,於是他們的朋友也會很多。

12.交談中突然話很多的人

如果是初見麵就口若懸河、大談特談的人,我們就用不著多方探求對方的心理,因為對方滔滔不絕的談話已提供了豐富的資料,足以判斷他本人。

但是有一點還須明白,有些健談的人並非事事都毫無隱藏地對他人吐露,他們仍然有不願透露的秘密。所以在談話中,他們有時閉口不言,突然卻又會變得很健談,這說明談話的內容也許觸及了他心中的秘密或者他不願談及的事,所以他先是閉口不言,突然又以岔開話題的方式來轉移別人對原先話題的關注度。

13.談話中習慣用敬語的人

在中國這樣的禮儀大國,談話時運用敬語可以彰顯一個人的品質和修養。但亦不可太過謙恭了,不然會讓人覺得不舒服。日本語言學家樺島忠夫說:“敬語顯示出人際關係的密疏、身份、勢力,一旦使用不當或錯誤,便擾亂了應有的彼此關係。”所以在不同的場合要有不同的禮儀語言。如果在交談中常常無意識地使用敬語,就表示與對方心理距離很大。過分地使用敬語,就表示有激烈的嫉妒、敵意、輕蔑和戒心。

在某種無關緊要或很熟悉的人際關係中,我們根本沒有必要使用恭敬語。不過,在很親密的人際關係群中,碰見有人突然使用恭敬語對你說話,那就得小心了。此時應想到,是否在你們之間出現了什麼障礙?所以,當一個女人對男人說話時,若使用過多的敬語,絕對不是表示對他的尊敬,反而是表示:“我對他一點意思也沒有!”或是“我根本就不想和這類男人接近。”等強烈的排斥反應。

有一些人在與人交往的時候,一般總是低聲下氣,始終用恭敬的語言、讚美的口氣說話。初交時,對方也許會有不好意思之感,但決不會對這些人產生厭惡。然而,隨著交往的日益深入,他人便會逐漸察覺這種人的態度,甚至會氣惱不已。這時對他的評價,大多變為:“那家夥原來是個口是心非、表麵恭敬的偽君子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