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辰雖已過午,可山上還濛濛的蘊著霧氣,樹木隱在霧裏,像蒙著白紗,淡淡的綠色朦朦朧朧直連入天。越朝上,空氣越濕,漸漸衣服也沾了霧,有些潮意。
濃密的雲霧遮去了樹梢,樹尖伸到了望不盡的天上去了,最令人驚歎的是樹幹之直,刀削般的筆直,像一根根氣度軒昂的通天石柱,支撐著綠屋的蒼穹。褐色樹皮一片片如鱷魚的鱗片。我們一步一停,時而流連看峰,時而倚石休息,心下隻覺得說不出的暢快。
“小莊哥哥,你倒是快點兒,九曲溪快到了,你磨磨蹭蹭的,萱兒都不好走快了。”走在前麵的玉英忽然喊起來。
我聽見她說,再仔細看時,原來我已成最慢的,小妹和玉英早不知什麼時候走到我前邊去了。這時被玉英清靈的目光一盯,我也覺得赧然,便加快幾步,笑道:“王獻之行山**上目不暇接,我對著武夷山色亦覺忘情,慢一點又何妨?”
“酸秀才掉文,不羞。不理你,我跟萱兒先去九曲溪邊歇息,留你在這兒忘情可好?”玉英笑道。
我也笑起來,其實山景如此,慢一點多好。可拗不過她們,我隻好拉一拉宛柔跟上去。
行不多會兒,九曲溪便映在眼前了,宛烈和軒蝶看到溪水,撒一個歡兒,便躍入溪中。溪水清極了,仿佛是一塊巨大的天然翡翠靜靜地躺在這綿延青山之間。
抬頭望去,天空非常明亮,隻有用手一扭,好像就會出水似的。白雲像潔白絲絨,一根一根緊貼著湛藍的天空。陽光從樹冠縫隙之間投射下來,風帶了陣陣茶香,當真是美極了。
玉英十分開心,已經被這湖邊的景色吸引了,頓時露出了神往之色。這裏每個人看過,就會立刻傾心的。雖然每日功課枯燥,但能在這麼美的景色之間流連,當真是人生樂事。
“這茶香是那傳來的啊,這附近有茶園嗎?”玉英問道。
“離此不遠就有一處茶園,那就是咱這著名的岩茶產地啊,據說好像還是皇家禦貢呢。”我解釋說道,畢竟我對這裏最了解。
“哥哥,玉英姐,你們有沒有覺得口渴了,不如咱喝點茶吧。我們還帶著茶具和今早茶農送來的岩茶呢。”小妹看上去真的渴了。也對,走了這麼久的路,我都渴了。茶是我們這裏很重要的“飲料”,這裏自唐朝開始就開始產茶,就像是君子之交淡如水,這裏的人也被茶香陶冶。茶稅也是衙門的主要收入,我們出門也會備上很多。
我馬上從宛柔的行囊裏,取出茶具茶葉。“玉英妹妹可記得這煮茶的用水講究嗎?”我想試試很久沒煮茶的玉英是否還記得煮茶的用水。
“這自然了,怎麼也不能忘了這些。《茶經》上說過,煮茶應先燒水,在煮。水有三等:一等為山水,二等為江水,三等井中水。燒水與煮茶、烤茶一樣要掌握火候。憑經驗掌握煮茶過程中的三沸,小莊哥哥可知道嗎?”玉英說到這兒,一轉語氣反難起我來。
“三沸麼,就是:第一沸時,水沸時如魚眼,並伴隨著輕微的聲音,這時應該加適量的鹽。第二沸時,水從周圍湧起,這時應該舀出一瓢水,並用竹夾將水轉成水渦狀,然後量出一定的茶放入水中。”
“接下來煮到第三沸,茶湯會翻滾沸騰,此時將茶湯表麵的那層水膜用勺舀掉扔掉,並舀出一瓢茶湯,等茶湯沸騰到極點時,將第一次舀出的水倒回去,於是茶湯冷卻,止住沸騰。茶煮好後,將第二次的水,放入碗中。如果火候絕佳,那當真是好茶,這裏正好九曲溪的山水,一定會很好的。”多虧尹老先生曾經給我們示範過這個過程,要不然真被玉英難住了。
茶很快煮好了,用這裏的自然之水煮出的茶真是絕佳的上品。湯色淺黃,香氣純正,讓人迫不及待地想喝。
我們剛要喝的時候,小妹突然一個箭步越了過來。我都還明白過來呢,我和玉英手中的茶都被小妹打翻了。軒蝶一旁猛烈地嘶鳴,狂踏著地麵,那樣子好像如臨大敵。
“怎麼了,萱兒?這麼好的茶竟然打碎了,不是很可惜嗎?”玉英疑惑地問道。
隻見剛剛被萱兒打翻的茶水在地上瘋狂地沸騰著,強酸腐液似的將地麵腐蝕得烏黑烏黑的。這場景不禁讓我們咋舌,“這……這是……怎麼回事?”我看到玉英的嘴唇都在發抖,我心情也難以平靜,真是太險了,要是喝下這個,現在我們……
“真丟臉,要不是剛才軒蝶有異動,恐怕我也不會察覺啊!我竟然沒有察覺……”小妹邊說著邊帶上淩紫師傅送給她的識毒手套,薄薄的,和絲一樣薄。撿起了茶杯的碎片,仔細地研究著,突然臉上凝重,眉毛深深纏在一起。
“這……這是‘聖蟾金磷’,是**的**,顆粒很小,下毒的時候很難被人察覺。從氣味上很容易可以辨認出來,氣味偏臭,有腥味。一旦進出體內,毒素會立即融入血液,比五步蛇的毒還要劇烈,身體馬上就會化作腐屍,然後……”
“然後會……會怎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