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讓學習和記憶更有效的法則(4)(3 / 3)

上麵的故事說明了,閱讀對孩子的好處。書麵語言(文字)是保存和發展人類文化的重要形式,從閱讀角度看,書麵語言可以反複閱讀和推敲,這有利於讀者理解。書麵語言有時比口頭語言具有更強的直觀性,它對信息的獲得也具有特殊意義。因而幫助兒童盡早學習和掌握書麵語言是每個家長培養兒童的重要任務。而要做到這一點,首先要使兒童對書麵語言產生興趣。在上麵的故事中,小明的爸爸根據小明的興趣加以引導,自然會使小明喜愛上了讀書。

怎樣引導孩子讀書呢?

(1)將求知欲與文字要求結合起來

孩子都有旺盛的求知欲,當家長適時地告訴孩子,他想知道的事情在書本裏有很好的解答時,孩子就會產生接近書本的強烈興趣。

(2)循序漸進的原則

讓孩子先從一些兒童作品看起,慢慢地向更深、更廣的範圍擴大。

(3)趣味性原則

可從孩子感興趣的書籍入手,如兒童對童話、寓言比較感興趣,父母在講完一個有趣的故事後,可以對兒童講這個故事在某本童話書裏可以看到,讓兒童自己看書,兒童慢慢就會對書產生興趣。

(4)一起討論的原則

孩子愛看書固然是好的,但是孩子從書中究竟學到了什麼,孩子有沒有不理解或是誤解書中內容,這些都是父母必須了解的,要了解這些,父母應事先看過這些書,並和孩子討論書中的內容及心得。

在討論的過程中,父母用一些話語去引導孩子去說,去思考,擴大孩子的知識領域及想象空問。具體來講,有以下幾個重點:

①和孩子討論書中情節或讓孩子複述書中大意。假如孩子能夠清楚、正確地敘述大意,表示他已正確吸收了書中的內容。

②就書中某一角色進行討論,讓孩子說出自己的看法。讓孩子說說讀書的心得、感想;對已上學的孩子還可鼓勵他寫下感想。這對孩子表達思想能力和寫作能力都有很大幫助。

③培養孩子的移情能力。就書中某一情節或角色,讓孩子說說如果由他來做會有什麼更好的辦法。讓孩子做這種角色扮演的練習可以使兒童站在他人的立場、角度來看待問題,體驗他人的情感和想法。

④對於不同的書籍,應采用不同的教育手段和方法。如為曆史故事或曆史書籍,可以結合百科全書或為孩子講些曆史人物的故事來加深印象。至於生活類及科學類圖書,則可以在看完後,帶著孩子實際操作,使這些知識成為孩子自己的經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