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遺傳素質與想象力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遺傳是指從上代的生物特,征繼承給下一代,它是孩子身心發展的自然前提,也是決定孩子天賦的重要因素。如果沒有這樣的自然基礎條件,孩子的發展就無法實現。一個先天愚笨的人,即使對他進行培養,他也不會成長為智力正常的人。
唯物主義者承認遺傳因素,承認人的天賦有差異,而且在某些人身上這種差異表現得非常明顯。
由於人的想象能力與智力發展密切相關,所以天賦優異的孩子,對開發想象力有良好的基礎條件。他們才會對未來有著美好的向往和憧憬。
一個人能否成才,或者向何處發展,遺傳素質雖然提供了發展的前提性,但是卻常常不能單向的決定青少年的發展水平。個人所受的社會環境影響、所受教育和努力程度等因素也起著一定的作用。有人說聰明是先天和後天的合成體就是這個道理。想象力是人的綜合能力之一。隻有早期進行合理的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才能使孩子的智力得到不斷提高。
5.開發想象力的意義
想象是形象思維的過程,想象力是指個體形象思維的能力,是一種認識能力。二者既相互聯係,又相互區別。
能力是個體順利完成某種活動應具備的心理條件和實力,也可以認為想象力就是心理條件和實力。開發孩子的想象力,對於培養新時代的新人才具有重要意義。
第一,現代社會文明建設和科學技術的發展需要人有豐富的想象力。現代社會需要人類潛能的開發,而想象力正是人類智力潛能的重要組成部分。豐富的想象可以幫助人們預測未來,用新觀念取代陳舊的觀念,因此,可以說想象力是現代文明高度發展的征象。
第二,想象力是孩子從事學習活動成功的重要心理素質。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並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想象力不是那些藝術家、科學家們的“專利”,孩子的想象力水平是不可低估的。那就需要後天的開發。使孩子的想象力可以滲透到今後學習、生活的每個環節之中。
第三,想象力是開發孩子創造潛能的重要心理因素。教育者認為,每個孩子都潛藏著一定的創造力和想象力,需要人們去開發這種潛能。一旦得到良好的開發,他們豐富的想象力是可以產生發明創造的,這就體現了想象力的作用。
對於孩子來說,創造想象成就的高低,取決於孩子的創造力和創造個性兩方麵要素。創造力是孩子求新、求異的能力,創造個性主要指孩子的性格特征。許多事例證實,凡是創造想象能力發達的孩子,大都有強烈的好奇心,有學習研究的熱情,而且有勤奮樂觀的態度,也表現出較強的獨立性和自製力。
6.培養創造想象的個性品質
心理學家認為,有些孩子確實與眾不同,他們有不同於其他人的興趣、思維模式,他們能夠想象到別人想象不到的事物,敢做別人不敢做的事情。其實,這正是他們想象力豐富、有強烈的求知欲和愛幻想的表現,而這常常被成人們誤解。在現實生活裏,尤其是好問好動的孩子,父母誤以為是有意識淘氣的行為,由於父母不理解青少年的心理特點,因而錯誤地責備他們,這會使孩子的內心世界發生變化,有可能扼殺了孩子想象才能的發展。
孩子的想象多以幻想活動表現出來。創造想象的動力支配著他們去探索周圍的事物,一旦心中有了設想,他們就會嚐試性地做。隻要這些行為完全出於他的想象和興趣,而且從他的自信的心理來看,他已經具有一定的“競爭實力”。創造性想象是孩子探索學習的動力,直接促使他們產生探索性行動,使其有意識地接觸設想的內容,使想象逐漸轉化成良好的學習行為,甚至取得較大的成功。父母應當對此理解、鼓勵和支持。
孩子創造想象的發展,要受自身各種個性心理特征的影響和製約。如包括創造想象的動機,創造想象的興趣,創造想象的信念和成就感等。當然,孩子的心理發展是具有可塑性的,因而就可能向好的方向發展,也可能向壞的方向發展或受到阻礙。家長要了解孩子的心理發展,隻有把握好內心素質的良好發展,才能有利於優良心理品質的形成。
創造想象的動機是創造想象的直接動力。
動機在創造想象賦予實踐中表現出三種作用:
第一,激活功能。
第二,指向創造想象的目標,既指向功能。
第三,調整功能。主體進行創造想象時,能否成功,維持整個程序,取得成果,都依靠動機的調整功能來進行調節。興趣是促成創造想象的巨大動力,興趣可以提高孩子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在自己的興趣中做事是愉快的。孩子會從中感受到成功後的喜悅和滿足。在這個孩子創造想象的過程中,興趣發揮了重要的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