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孩子創造力的自發表現
孩子創造力的最早表現是剛剛降生時的一些無條件反射。其中,定向反射是孩子創造力最初發展的。它表現為感官對刺激物的關注。通過定向反射,嬰兒可以建立新的暫時性神經反射,進而形成新的動作,推動嬰兒心理各個方麵逐漸走向成熟。與此同時,定向反射本身也在不斷發展著,好奇心、求知欲、興趣等在很大程度上是孩子在個體知識經驗和心理水平達到一定程度的表現和深化。因此,從某些意義上可以說,定向反射為人類發揮創造力打下堅實的基礎。
隨著嬰兒感知經驗的逐漸積累和動作的逐漸熟練,他們由最初完全被動地受環境刺激的影響,發展到開始主動地行為。他們開始做一些自己認為有趣的動作,如喜歡玩弄新玩具。生活中常常可以見到,父母反複把玩具拾起來,但緊接著它又被扔了出來。由此可見,此時的嬰兒已有了一定的自主性,孩子開始萌發解決問題的能力。這還主要表現在他們開始運用簡單技能來完成周圍環境的事情,運用一些新的手段達到某一目的。例如,有的小孩會自己想辦法取沙發下的玩具等。
由此可見,在嬰兒期,孩子的創造力已有了自發性的表現。這時候的創造力是直接的、自發的,直接創作與先天反射和初步的感知活動有關,而沒有運用生活中的事物作為參照物。
2.孩子創造力的發展條件
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的創造力也在逐漸地發展,這種發展的表現就是孩子的動作、語言、感覺、知覺、想象、思維等。
(1)動作方麵
孩子由於對以前的動作不斷重複。如通過抓握動作,手的動作由最初的不隨意性向隨意性轉變,同時還有助於形成眼和手的協調運動,進而發展了孩子對事物進行分析、綜合的能力,發展了孩子的知覺和具體思維能力;行走動作的掌握為孩子形成空間知覺和初步思維活動奠定了基礎,為最初的遊戲活動準備了條件;孩子使用物體的動作,不但使孩子可以掌握使用物體的方法,而且可以使他們認識各類物體的共同特征,並為概念的產生準備了條件。
(2)感知方麵
感知過程逐漸形成係統化,感知過程的主動性不斷加強;注意力已經逐步形成和完善;記憶的範圍、持久性和精確性也有了較大的發展。
(3)語言方麵
3~4歲這一時期,孩子發展最為活躍的是外部言語。詞和語言的豐富使得孩子逐步能夠與他人交流感情和認識,使孩子的認識逐步具有概括性和一般性。言語的發展直接導致了孩子的一些創造行為。
(4)思維與想象方麵
孩子的思維方式由直覺動作思維發展到具體形象思維。表現為以自我為中心,從自身出發理解事物。
孩子的創造性想象也由最初無意的自由聯想逐漸發展成了有意性行為,出現了再造想象。孩子創造性想象的發展有三個階段:低創造性階段;具有了一定的創造成分,在再造想象中加入了自己的內容的創造階段;創造想象較為明顯和普遍階段。
(5)個性方麵
創造力與個性心理品質都是孩子良好創造力的必備條件。孩子有好的個性,可以對事物產生濃厚的興趣和強烈的創造力。並且具有頑強的意誌,穩定的情緒、好勝心和自信心,以及良好的獨立性,這些都是發展創造力的基礎。
3.孩子的好奇心:創造性想象的發展
孩子創造力形成和發展的重要表現是孩子的好奇心和創造性想象的發展。孩子的創造行為主要來自他們的好奇心。這種好奇心在幼兒很早的時候就已出現。即使很小的孩子他們一旦發現新奇的事物,就會用手去觸摸或用嘴去吃。幼兒期的好奇心則更加明顯和強烈,人們不難發現,幼兒變得特別愛動愛問,並且常常刨根問底。這一時期最讓父母煩惱的莫過於回答孩子的問題了,盡管如此父母也不要扼殺孩子對事物的興趣。
認識心理學認為,當個體原有的認知結構與外界環境中的新事物有不一致時,個體就會出現“疑問”、“迷惑”和“矛盾”,從而激發個體去探究。孩子雖然已初步具有感知思維能力,但周圍許多事物對他們來說仍然是陌生的、新奇的,並且隨著活動能力和感知能力的進一步發展,孩子接觸到他不太懂的新事物,就大大激發了孩子的好奇心。正是在這種好奇心的驅使下,孩子特別喜歡玩新的遊戲,嚐試著去做以前沒做過的事,並從中體現出他們的創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