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造想象是根據某一具體的事物在頭腦中產生關於這一事物的新形象,其特點是重複的、複製的、不帶創造性成分。例如,給別人複述聽過的故事。
孩子最初的創造性想象是一種無意的自由聯想,它沒有預定目標,通常因幼兒興趣所至而隨時出現,其主題往往是任意的,但其中包含有最初的創造性成分。隨著想象的有意性增強,幼兒的再造想象開始出現,由此為以後孩子創造想象的發展奠定了基礎。例如,在講故事時加入原故事沒有的情節;孩子創造想象已較為明顯和普遍。
兒童心理學家曾對不同年齡層的孩子的圖畫進行了研究,結果表明,孩子的創造想象的發展有六個層次。
第一層次:即最低層次,孩子不會利用原有的圖形進行想象,隻是任意幻想。
第二層次:孩子能在圖片上加工,畫出圖畫,但畫出的隻是輪廓,沒有細節。
第三層次:能夠畫出各種事物,已有細節。
第四層次:所畫的物體包含某種想象的情節。
第五層次:根據想象情節,畫出幾個物體,它們之間有情節聯係。
第六層次:按照新的方式運用所提供的圖形。不再把原來的圖形作為圖畫的主要部分,而把它們作為想象形象的次要部分。
創造想象是孩子創造力的最主要部分,孩子創造想象的發展水平基本反映了孩子創造力的發展情況。孩子正是借助於創造想象才在藝術活動和遊戲活動中表現出創造來的。
4.創造力與家庭
家庭是孩子接受教育的第一所學校,父母則是第一任啟蒙老師。由於創造力的發展受環境和教育的影響極大,因此,家庭環境以及家庭教育的好與壞對孩子創造力的發展影響非常大。
首先,創造力的發展有賴於環境的刺激,從孩子出生開始,家長就應為孩子提供豐富而有意義的環境刺激,以激發孩子的創造潛能。研究表明,我國具有創造型孩子的家庭大多是知識分子家庭,父母比較重視對孩子的早期教育,也就提高了環境刺激的質量。另外,家長還應善於采取各種方法,讓孩子更多地接受啟蒙教育,並且注意培養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以促進其創造力的正常發展。
其次,家庭的管教方式對創造力的影響不容忽視。家庭的管教方式一般分為三種,壓製型和溺愛型的管教方式容易使孩子養成依賴、思維懶惰,創造力水平低。民主型的教育方式,則是讓孩子積極參與家庭中的各種事情,使孩子感到自己是家庭中的重要一員,發展了他們的獨立思考能力。同時,創造力的發展需要無拘無束的言行和自由的想象空間。這種氛圍隻有在民主型的家庭中才會出現,所以這對孩子創造力的發展十分重要。
有證據表明,出生順序與個體創造力的發展有一定關係。傑出科學家大多數是長子或長女,父母總是想通過自己的長子或長女來實現自己未實現的願望,因此,當家長具有較高的期望時,即使孩子表現較差,家長依然會提供各種機會並加以支持與鼓勵,肯定孩子的每一點進步,這就有助於個體創造力的充分發揮。
5.孩子的創造力無法以智商評斷
智力測驗隻能測出一個人智商的高低,不能測出一個人的創造力。
創造力是能提出新的問題、創造新事物、幫助人適應環境的能力。智商高並不一定就等於創造力高,並不是較聰明的人就一定有較高的創造力。事實上有很多人,本身智商不一定有多高,也不一定是書讀萬卷,但就是因為他們點子多、創造力高,所以就取得了較好的成就、解決問題的能力也高於一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