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開發孩子的創造力(2)(2 / 3)

第二,回答孩子的問題要對孩子有啟發性,對那些簡單的問題可以直接給予簡單明了的回答;對於那些有較複雜的邏輯關係的問題,要引導孩子注意事物之間的聯係,鼓勵孩子用自己已有的知識經驗,通過觀察和思考找出答案。

第三,如果孩子的問題家長確實不知道,就要如實告訴孩子:“這個問題我也不清楚,等我查查書或問問別人再告訴你”或“你提的這些問題那本書裏都有,你可以自己去查一查。”可以增加孩子對書的興趣。

上述做法不僅是對孩子求知欲的一種鼓勵與滿足,而且也塑造了孩子熱愛書籍、不恥下問、尊重科學知識等優良的品質。相反,如果父母對自己不甚了解的問題因為怕自己不會回答而丟麵子,就責罵孩子“亂問什麼”,這不僅扼殺了孩子的好奇心,而且會使家長失去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

10.培養孩子的創造力

培養孩子的創造力,還要從多方麵著手:

(1)營造想象的家庭氣氛

學齡前兒童非常富於幻想,但進入小學以後孩子的幻想能力表現逐漸減少。創造力是在生活中逐漸發展起來的,以固定的模式看待孩子的想象,在不自覺中限製了孩子自由想象的發揮。所以家長要讓孩子處於一種自由、安全的心理狀態中,馳騁想象、任意表達。家長應該為孩子提供一種無拘無束的家庭環境和氣氛。父母或教師應保證有一部分的時間、空間、材料在集體交往活動之外讓孩子能夠自由活動,如到戶外輕鬆地散步、嬉戲。為了讓孩子感受到自由的創造氣氛,父母應及時鼓勵孩子表露創造性想象,如孩子能自己嚐試解決疑問,孩子自由地遊戲、繪畫、表演等都應受父母的鼓勵和稱讚。對創造性活動較少的孩子,應允許他們按自己的方式活動,如果一次不成功,父母要不斷地鼓勵他們再作嚐試。父母切不可認為隻有認真學習、守規矩、不亂動的孩子才是好孩子。

(2)啟發誘導孩子自己解決

好奇心強的孩子自信心也非常強,保護好孩子的好奇心就能使孩子始終充滿自信,促進其創造力的發展。對於一些具有極強好奇心的兒童來說,在新奇多變的環境中,蘊藏著無數的奧秘。他們十分喜愛擺弄新物體,探索新環境。要保護孩子好奇心應做到消除孩子對外界的否定、敵意和害怕的情感;家長與孩子一起參與活動,使其好奇心得到獎勵;注意孩子提出的不尋常的問題和一些奇疑的想法及表現;信任孩子,為其提供發現的機會,讓他們鍛煉直覺的判斷;取消繪畫或作品的複製品,提倡孩子自由創作,如積木不一定按樣圖來拚;重視孩子的提問,不要表現出厭煩,而應通俗易懂的解答,減少不必要的專業解說。在可能的情況下,盡量啟發誘導孩子自己一步一步解決提出的問題;把孩子創造出的作品專門陳列起來,讓孩子體會到收獲的喜悅。

(3)發散思維對創造起重要的作用

集中思維是人們習慣於一個問題有一個答案。有些問題可以有多種答案,發散思維是超脫常規、尋求變異、獨特新穎、有多種途徑的思維活動。它是創造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盡早培養孩子的發散思維。父母一方麵對兒童提出的讓大人覺得好笑的問題給以耐心啟發和解答。另一方麵,可利用多種遊戲、作業、競賽等活動向孩子提出發散性問題,鼓勵孩子尋找多種不同的答案。多樣化的訓練若能長期堅持,必能開闊孩子的思路。

家長要引導兒童如何去創造,因兒童思考和解決問題的方法是有限的。例如,讓孩子學習類比的方法。許多創造都是類比的結果,飛機是鳥的類比物,機器人是人的類比物,孩子可以從“它像什麼”的遊戲中學習類比。創造的另一重要因素是善於發現問題,家長可利用“找出錯誤”之類的遊戲激勵兒童在情趣中發現錯誤,如講一個前後顛倒的故事、展示一篇有錯別字的文章,讓孩子加以改正,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教育孩子留心小問題。孩子在開始理解事物之間的聯係時,可以教他們預測事物發展的後果,主要是引導孩子覺察事物之間的關係,如季節與景觀、受力與變形、燃燒與灰燼、罵人與批評等。可以假設一些條件,讓孩子設想其發展的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