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國第一戰 第一章(6)(1 / 1)

第一、我對於民族平等、自由的思想,向來認為是天經地義的事,隻要其民族有獨立自主的能力,我們應該予以獨立自主的。

第二、外蒙所謂“蒙古人民共和國”,自民國十年設立以來,事實上為俄帝所控製,我們政府對於外蒙領土,實已名存實亡了。

第三、隻要我們國家能夠自立自強起來,外蒙這些民族,終久必會歸到其祖國懷抱裏來的,與其此時為虛名而蹈實禍,不如忍痛割棄一時,而換得國家二十年休養生息的機會。那是值得的;因為割棄外蒙寒凍不毛之地,不是我們建國的致命傷,如果我們因為保存這一個外蒙的虛名,而使內外更加不安,則國家更無和平建設之望了。

我主張放棄外蒙的的決心,實基於此。這在現在看起來,實在是一個幼稚的幻想,決非謀國之道;但我在當時,對外蒙問題惟有如此決策,或有確保戰果,爭取建國的機會。這是我的責任,亦是我的罪愆,所以我不能不向大會報告的。

蔣先生這番言語倒確是挺由衷的,很有點像李鴻章在簽署“馬關條約”時所發的那一番議論。

賣國的罵名,誰也不敢背!

的確,要說蔣先生是痛痛快快地就把外蒙給賣了,那是冤枉。

那會兒,蔣介石也派兒子蔣經國跟斯大林爭執過理論過,言來語去也還算有種,可回頭一看,山姆大叔在一旁冷眼旁觀,裝聾作啞,底氣頓時就泄了一半。加上一門心思想讓老毛子保證不支持自己的對頭冤家**,最後還是捏著鼻子硬著頭皮忍氣吞聲認了栽。

後來外蒙要加入聯合國,蔣先生本來也是橫眉立目準備當回順風好漢,乘著有常任理事國那一票否決權在手,讓外蒙斷了參加國際社會大家庭的念想。

沒想美國總統肯尼迪冷冰冰來了句:

“要那樣你中華民國得準備退出聯合國,而我們美國卻無法準備退出聯合國。”

一句話,就把“中華民國”嚇得變了臉色,把那一張否決票換成了棄權票。

說來說去,還是骨子裏含鈣量低了點兒。

甲午那會兒李鴻章是戰敗求和,你蔣先生呢?

可憐的蔣介石給**扔下了一個可憐的中國。

比中國更可憐的國家是朝鮮。

朝鮮在1910年完全淪為日本的殖民地後,就跌入了水深火熱之中,成為牛馬不如的亡國奴。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整個就是日本的一座軍營和戰略基地,大批的朝鮮青年被送上戰場為日本帝國充當炮灰。

如今,鬼子眼瞅著就要被打垮了,朝鮮該有指望成為一個獨立自主的國家了吧?

可是不!

1943年12月,他們確實得到過令人鼓舞的消息——中美英三國《開羅宣言》宣布:“三大國軫念朝鮮人民所受之奴隸待遇,決定在恰當的時間內使朝鮮自由獨立。”

可如果他們能聽到美蘇首腦在雅爾塔秘密交易中的悄悄話,他們將被兜頭澆上一盆涼水。

在雅爾塔會議討論戰後托管朝鮮的可能性時,羅斯福宣布,日本戰敗後,“朝鮮要由一個蘇聯代表,一個美國代表和一個中國代表實行托管”。

他認為朝鮮作好實現獨立的準備,需要20年到30年的時間。

而斯大林呢,竟然莫名其妙地也同意了羅斯福的主張。

不過,此時此刻,他們並沒有商定托管的具體事項。

因為他們誰都沒有估計到,戰爭會那麼快結束。

這時的朝鮮,還是三巨頭手上的籌碼,還得等著他們最後決定把這個籌碼向哪裏拋。